利川毛壩鎮上榜地質文化村(鎮)

2024-08-28     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林晶、通訊員黃彬、實習生孟涵)三葉蟲化石保存完整,種類數量居全國前列。8月26日,中國地質學會公布2024年地質文化村(鎮)評選結果,利川市毛壩鎮因三葉蟲化石等41處地質遺蹟資源上榜。

三葉蟲是節肢動物門三葉蟲綱節肢動物,背上甲殼縱向分為左中右三片,是奧陶紀(距今約4.5億年前)最具代表性的遠古動物,海洋中的霸主。因其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而廣為人知,被譽為恐龍化石之外最耀眼的化石明星。

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利川文旅資源普查項目負責人陳小龍介紹,毛壩鎮已發現的三葉蟲化石、角石化石、腕足化石、棘皮動物化石等化石,大都是5億至2.5億年前的古生代生物留下的,其中以三葉蟲化石最為出名。已發現的23種三葉蟲化石以光大殼蟲化石為主,長5厘米至12厘米,寬4厘米至7厘米,主要產於出露的奧陶紀大灣組灰岩之中,以雙河村、農科村、楠木村的三葉蟲化石點最為豐富,保存完好。

「一般發現的三葉蟲化石都只保存了尾甲,但毛壩鎮發現的化石保存較為完整,眼睛、盔甲紋理等各個部位清晰可見。」陳小龍介紹,此地三葉蟲化石種類數量全省最多,在全國少見,化石種類數量多且完整的原因還有待研究。

地質研究表明,該地的山體岩層多為碳酸鹽岩和碎屑岩。億萬年前,這裡曾是汪洋大海,海底沉積的石灰岩因地殼運動逐漸上升為陸地,後經過風化改造,形成獨特的岩溶地貌、峽谷地貌和流水地貌等景觀。「毛壩鎮不僅是研究奧陶紀古地理環境演化的理想地區,還具有很好的研學旅遊開發前景。」陳小龍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169d2137ca6c935afa47c05b5127b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