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的「BB機」,你還記得嗎?如今還能不能打通傳呼台?

2023-06-21     雲夕客

原標題:上世紀90年代的「BB機」,你還記得嗎?如今還能不能打通傳呼台?

「000」-請回電;「200」-有事速歸;「333」-恭賀新禧;「400」-請按時交納服務費;「500」-祝您生日快樂;「666」-節日快樂萬事如意;「800」-天氣預報信息;「888」-恭喜發財萬事如意;「999」-請復台……

聰明的你一定已經看出這是一些有固定含義的數字代碼,每個數字後面對應的文字就是這個數字能夠表達的意思,但是要能夠想到這是應用在什麼地方的數字代碼,那需要的並不是聰明的頭腦就可以思考出來的,因為這需要一定的「年齡」。

只有經歷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尋呼時代」的人才能夠知道和辨認出這些數字代碼,正是稱霸了那個時代的數字尋呼機的常用短語代碼。

尋呼機,也叫BP機、BB機,最初的BB機只能顯示數字,於是產生了如上面那些的數字代碼,還有更為複雜的代碼會在你購買BB機時給用戶配備一個「密碼」本,後來也進步到了漢顯BB機,可以直接顯示你想表達的文字內容。

出生和成長在手機與網絡時代的90後、00後以及更年輕的朋友們很難想像,原來在手機時代之前的通訊方式竟然這樣的老土與笨拙,殊不知,在那個年代腰間能夠掛上一個BB機是要比現在使用蘋果手機更拉風的事情。

中國的Beeper

BB機靠無線電進行通信,但它只能接收無線電信號而不能發送信號進行回復,所以BB機只是單向的可移動通信工具,據說也有同時具備收發功能的雙向BB機,但中國使用的都是單向的。

最開始進入中國的BB機只能接收模擬信號,隨著技術的發展才開始能夠接收並顯示數字信息,最後發展到能夠直接接收並顯示文字信息,但始終不具備回復消息的功能。

在那個通訊還不十分發達的年代,BB機的便捷性僅限於當有人找你想與你取得聯繫或簡單傳遞一些信息時,它能夠隨時隨地的讓你知道。

1983年,隨著中國的第一家尋呼台在上海開通,BB機開始進入中國人的生活。當時第五屆全運會即將在上海舉行,為此上海開通了我國第一個模擬尋呼系統。

所以最早的也就是1983年剛剛進入中國上海的BB機還只是模擬BB機,這個類型的BB機只能接收模擬信號。

當用戶在接收到呼叫信號後BB機發出提示的響聲,然後必須打電話到尋呼台說出自己的尋呼機號碼和密碼,再由尋呼台的服務人員查詢並告知剛剛呼叫你的電話號碼或是留言,然後你才能回電話給呼叫你的人。

這聽起來似乎並不便捷,但因為在那個時候只有固定電話和公用電話,所以當你不在家裡、不在工作單位,也就是不在有能夠聯繫到你的固定電話周邊時,如果有急事找你那麼能過BB機呼叫的方式聯繫上總好過找不到人的情況。

1984年,BB機進入中國的第二年,技術有所進步,廣州用150MHZ頻段開通了我國第一個數字尋呼系統,並於1985年開辦無線尋呼業務。

BB機發展為數字尋呼機,可以將呼叫的電話號碼直接發送到BB機上,這樣BB機用戶就可以在BB機的顯示屏中看到呼叫自己的電話號碼,然後就近找到公用電話回電。

如果數字BB機只接收電話號碼,那麼功能有些單一局限,於是出現了有固定常用短語含義的數字代碼,比如「500」代表「祝您生日快樂」,如果朋友生日當天正巧不方便打電話那麼就可以呼叫並發送「500」到她的BB機上來表達對她的生日祝福。

而當時尋呼台服務人員的基本功便是記背常用短語的數字代碼和姓氏的數字代碼,以求能夠高效的完成尋呼服務工作。

BB機的使用

BB機的使用一直都離不開服務耐心周到的尋呼台,比如你使用的是數字尋呼機,此時你想找男朋友晚上陪你一起去吃火鍋,可是他常用的固定電話這個時候都聯繫不到他,於是你只能使用BB機來聯繫他。

那麼你首先需要使用固定電話撥打尋呼台號碼,接通後你要告訴為你服務的尋呼台工作人員你男朋友的尋呼機號碼、你自己的姓名和用以聯繫你的固定電話號碼或是留言給男朋友的數字代碼,然後尋呼台的服務人員將前面的信息輸入到工作電腦里,在電腦的指揮與控制下信號發射機將信息發送到你男朋友的尋呼機上。

隨著你男朋友尋呼機「嗶嗶-嗶嗶」的提示音響,當他打開自己尋呼機的顯示開關便可以看到顯示螢幕上可以聯繫到你的電話號碼或是你給他留言的數字代碼。

最後,你的男朋友再就近找到公用電話就可以給你回電話了。只是作為被呼叫的男朋友們一定得運氣好一些,如果遇到找不到公用電話或是公用電話排長隊的情況,那麼讓女朋友等急了可是會有被換掉的風險。

數字尋呼機的下一代迎來了漢顯尋呼機,那時國內的通信電子企業浪潮與摩托羅拉合作,開發出了能夠顯示漢字的BB機,這就可以將要聯繫傳遞的簡單信息直接以漢字顯示在BB機的顯示螢幕上,從此漢顯BB機的用戶被呼叫後不必再滿大街的找公用電話就可以知道呼叫內容。

但是由於口音、粗心大意等一些人為的原因,在漢顯BB機使用過程中偶爾會鬧出一些笑話。

金星就曾在自己的節目《金星秀》中分享過,當時好的一個閨蜜生病住院,閨蜜想用BB機告知金星她的病房號是在醫院的地下一層十九號病房,可是由於當時尋呼台服務人員的粗心大意將信息輸入錯誤,當金星收到閨蜜的呼叫信息嚇了一跳,因為BB機上的信息顯示:我在地下十九層。

中國尋呼時代的興衰

中國的尋呼時代開始於1984年的上海,發展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中國的尋呼機用戶數量開始逐年激增,呈現出發展高峰。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從1995年到1998年這四年時間裡,我國每一年都會新增尋呼機用戶千萬人以上,那時尋呼機已經風靡大街小巷,而根據當時的發展需要,我國通信領域將尋呼業務向社會開放,新華、華旅、遠望、萬聲等尋呼台先後成立。

據一位國脈傳呼公司的員工回憶,他所經歷的傳呼業務最高峰時國脈有7000多個尋呼座席,需要2000多名尋呼服務人員三班倒來完成當時的尋呼服務工作,而當時每天的尋呼服務數量超過百萬次。

1998年,我國尋呼業發展到頂峰,全國尋呼機用戶突破六千五百萬,成為當時世界上尋呼機用戶數量最多的國家。此後,我國的尋呼業務便急轉直下,市場迅速萎縮,在幾年時間內便已銷聲匿跡。

據遠望尋呼公司的一名負責人回憶,到2005年9月底,中國的尋呼機用戶已經從頂峰時期的六千五百萬人剩下約一百萬。

2007年,中國尋呼業中最後一個大佬中國聯通公司申請停止經營其服務範圍內的北京、天津、河北等三十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無線尋呼服務,徹底退出尋呼市場。

二十四年間,尋呼機在中國經歷從開通到興盛再到退出市場生命歷程。2000年,隨著那句廣告語「媽,電話。小妹,電話。喂,小麗呀!」,我國開始步入行動電話時代,我國的尋呼時代徹底成為歷史。

小結:

2019年9月,當時日本尚存的唯一一家提供尋呼服務的運營商東京電信通信公司也正式終止尋呼服務,這不僅是日本尋呼業五十年歷史的正式結束,也意味著尋呼機和尋呼業務徹底成為歷史。

2019年9月30日下午還舉行了尋呼機限時告別活動,共有三百人參加。雖然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笨拙的BB機不可避免的退出市場成為歷史,但BB機作為第一代即時通訊工具卻開啟了此後人們對即時通訊的依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6a9cc46004733068053c158e2708e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