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華山,為何周伯通是天下第一?郭靖劣勢明顯,楊過只輸半籌

2024-08-18     雲夕客

常有人問金庸筆下的武俠故事為何能成為經典,那些故事優秀的原因固然有很多,筆者未必能一一列舉,但其中一大優點無疑是他能夠將配角也塑造得格外惹眼。

比如《天龍八部》中那短暫登場的掃地僧,他的出現看似「機械降神」,但細品之下,少林派不就該有這麼一位佛法精深的高人能普度眾生嗎?

(周伯通劇照)

又如《倚天屠龍記》中的黃衫女子,她的出現驚艷了武林,不僅為當時的困局解圍,也勾起了讀者對「神鵰俠侶」楊過夫婦無限回憶。

還有就是「雙鵰」中都有登場的周伯通了,比起那些曇花一現的角色而言,周伯通的戲份要多得多,而這個角色最特殊的一點在於他在《神鵰俠侶》書末的第三次華山論劍時居然力壓兩位主角奪得「五絕之首」的稱號,他真比兩位主角強嗎?

一、一團和氣的第三次論劍

根據周伯通的說法,當年的第一次華山論劍那是相當激烈。

原著道:「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於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黃藥師劇照)

當年的五絕為了爭那「天下第一」的名號是在寒冬臘月的華山之巔鏖戰了七天七夜,那種情況常人要活七天七夜怕是都難,這七人居然還要開打,可想而知他們對那「天下第一」的虛名有多執著。

然而到了第三次華山論劍,群雄直接不打了,此時立足華山之巔的這些個高手不是要不是師徒,要不是朋友,還有郭靖一家占據了大頭,所以的確是沒有開打的必要。

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郭靖和楊過順利躋身五絕之一,而周伯通則成為五絕之首。

不過儘管這次群雄沒有動手,也不能說周伯通那天下第一的位置沒有含金量,因為群雄對彼此實力都有所了解,周伯通能奪得那「中頑童」的稱號一定有他的道理,可那「道理」具體是什麼?

二、周伯通與郭靖的差距

周伯通與郭靖是亦師亦友的存在,當年他受困於桃花島上之時邂逅了郭靖,那時就傳了郭靖武功,並與郭靖結拜,所以兩人的武功是有一些共通之處的。

比如周伯通所用有空明拳、左右互搏、九陰真經,而郭靖也學了這幾招。

相對於周伯通而言,郭靖身上還有早年間江南七怪傳授的「降魔杖法」、「空手奪白刃」、「空空拳」、「分筋錯骨手」、「金龍鞭法」、「南山刀法」、「南山掌法」、「開山掌法」、「角牴之術」、「呼延槍法」、「越女劍法」等神功,儘管這些武功算不上精妙,卻也能在特定是時候發揮奇效。

郭靖最常用的武功莫過於「北丐」洪七公傳授的降龍十八掌,這掌法剛猛無比,世間的確是沒有幾門武功能與之媲美。

(郭靖、楊過劇照)

如此看來,郭靖的武功配置反倒是優於周伯通了?配置歸配置,強大與否又是另一碼事了。

根據金庸武俠體系的設定,學武功的人是比不上創武功的人的,這一點在連載版《神鵰俠侶》中就借楊過視角提及過。

原著道:「我何不綜取各派所長,自成一家?天下任何武功,均是由人所創,別人既然創得,我難道就創不得?」他想到此處,眼前頓現大光明。須知練武與治學、技藝、創業,道理並無二致,若是依旁人門戶,最高也只能到達中上的境地,一味抄襲模仿,終是難有大成。楊過理會到了這點,這才起始自二流手進入第一流之境。」

自創武功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天賦更高,也在於習武之人對自創武功的掌握程度自然是要比繼承武功的人更高的。

而楊過也有自創黯然銷魂掌之舉,唯有郭靖沒有自創神功之舉,郭靖自然是比周伯通差了一籌。

三、周伯通與楊過的差距

既然同樣都有自創神功之舉,周伯通又如何能力壓楊過成為五絕之首呢?楊過哪兒不如他?要筆者說,楊過比周伯通只差了半籌。

楊過比周伯通差的那半籌其實很明顯,那就是救世濟人的胸懷。

楊過在與小龍女分別的十六年間行俠仗義,結交了不少武林豪傑,被世人稱為「神鵰大俠」,他自然是有救世濟人的胸懷的,但書末他的退隱之舉便足以證明他在十六年間說是行俠仗義,倒不如說是「行善積德」,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十六年後能與小龍女重逢。

(楊過劇照)

楊過本來是個行事風格略帶邪氣的人,他其實沒有郭靖那種心懷天下責任感,也正因為如此,他在書末才會與小龍女選擇退隱,而沒有繼續幫郭靖守城。

還有他創出的「黯然銷魂掌」也是一門憑陰暗情緒所控的武功,整體而言,楊過的心性是不如周郭二人的。

周伯通固然也玩世不恭,但當年向郭靖說出「要有救世濟人的胸懷才能成為頂尖高手」這話的人就是周伯通。

原著道:「這道理本來明白不過,可是我總想不通。師哥當年說我學武的天資聰明,又樂此而不疲,但一來過於著迷,二來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就算畢生勤修苦練,終究達不到絕頂之境。當時我聽了不信,心想學武自管學武,那是拳腳兵刃上的功夫,跟氣度識見又有什麼干係?這十多年來,卻不由得我不信了。」

(一燈大師劇照)

當他與瑛姑、一燈大師化解了當年的誤會之後,他更有擔當了,到襄陽大戰他不顧一切的奮勇殺敵,此時的他已然成了那俠之大者,只是他心中並無名利,自己沒感受到這番變化罷了。

所以儘管楊過與周伯通一樣有自創神功之舉,卻是在胸懷上差了周伯通半籌。

如此看來,周伯通能奪得那天下第一的名號是實至名歸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72d68b238ebc78a1540968e0953de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