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界有一道傳說中的靈魂拷問題:
屎味的巧克力和巧克力味的屎,
你選哪一個?
這看似是兩個正常人都不會選的奇葩選項,
在某些情況下,
或許會變成不是最糟糕的選擇,
比如說增加第三個選擇:鯡魚罐頭。
世界上臭的食物很多,
比如說臭豆腐,榴槤,寧波三臭等等,
但能像鯡魚罐頭這樣臭到世界聞名,
讓人聞之色變的存在,還真不多見。
基本上不少人在嘗試鯡魚罐頭之前,
都認為自己應該扛得住,
但結果卻證明,他們真的不行。
其實這也不怪大家承受力不夠,
而是鯡魚罐頭威力實在太強,
據研究,鯡魚罐頭的臭味,
相當於納豆的200倍,臭豆腐的20倍……
除了殺傷力大,殺傷範圍還很廣,
開罐後就能輻射方圓600米的地區,
也因此曾引發了不少「悲劇」。
1981年,德國有個房客,
將鯡魚罐頭的汁液濺在房內樓梯里,
強烈的臭味讓房東瞬間暴怒,
直接趕走了這名房客,最後雙方鬧到法院,
法官在得知是鯡魚罐頭引起的衝突後,
立刻判決房東無罪。
而在2014年,
胡迪克斯瓦爾的一間倉庫忽然起火,
隨後倉庫內數千個正在發酵的鯡魚罐頭,
發生爆炸並飛出倉庫,
一時間汁液飛濺,臭氣熏天,
給周圍的居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心理陰影。
因為這樣「聞者傷心,吃者流淚」的屬性,
從2006年開始,英國、法國等國家,
都開始禁止乘客攜帶鯡魚罐頭登機,
萬一在機艙內爆炸,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而瑞典政府也有過明文規定,
不准在住宅區內開啟鯡魚罐頭。
一時之間,
鯡魚罐頭成了世界第一黑暗料理,
順帶著讓不少人開始恐懼鯡魚。
但鯡魚卻表示很委屈,
實際上人家可沒啥味道,
鯡魚罐頭的臭味,
主要來自於腌制發酵的過程,
這期間會產生腋臭味的丁酸,
臭雞蛋味的硫化氫,刺鼻酸味的乙酸……
其實製作鯡魚罐頭的大西洋鯡魚,
肉質鮮嫩,具有豐富的蛋白質,
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
還含有豐富的鋅、硒、鈣等礦物質,
千百年來都是歐洲人餐桌上最主要的魚類。
英國和法國為了它發生了「鯡魚戰爭」,
荷蘭人為了它和英國人撕破臉皮干架,
作為一種人見人愛的美味,
鯡魚被做成極臭的黑暗料理,
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的。
古代的歐洲衛生條件差,科學技術落後,
因此對食物的保鮮手段非常有限,
而腌制就是他們常用的一種手段。
但偏偏那會不少歐洲人都是窮得叮噹響,
就連沿海的漁民在腌制魚時,
都捨不得多放食鹽,
而是常常用淡鹽水將鯡魚密封起來保存,
讓它自然發酵,結果就成了鯡魚罐頭。
基本上每年的四月到六月,
是鯡魚的產卵期,這時的鯡魚非常肥美,
漁民們就抓緊捕撈,
然後取出鯡魚的血液、頭部、內臟,
最後浸泡在淡鹽水中密封發酵至八月。
最終完成的鯡魚罐頭氣味濃烈,
味道非常咸,因此其實歐洲人是拿來下飯的,
比如放在脆麵包片或薄餅上,
再夾著煮熟的土豆片、洋蔥粒、番茄片,
上面塗抹黃油後再吃。
所以那種鯡魚罐頭挑戰,
直接吃肉和喝湯的做法,
其實是不對的哦,也不要嘗試啦。
而如果想品嘗鯡魚罐頭,
又害怕承受不住那股子臭味,
建議可以像一些歐洲人那樣,
夾住鼻子吃哦。
其實作為一種歐洲人喜愛的魚類,
鯡魚在歐洲人餐桌上的吃法可不止罐頭一種。
荷蘭人的吃法和瑞典人一樣硬核,
他們直接在腌好的鯡魚上抹上洋蔥,
然後用手拎起魚尾巴,
仰起脖子直接把魚送到嘴裡。
蘇格蘭人喜歡煙燻鯡魚,
德國人喜愛鯡魚沙拉,
斯德哥爾摩人喜歡醋汁鯡魚,
此外在英國還有一道鯡魚名菜:
仰望星空派!
主料就是沙丁魚或小號鯡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