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麼?雞其實是真正的世界級偶像!
如果你不信,那麼仔細想一想,在座的哪一位從小到大沒有吃過一塊雞肉?世界上還有多少沒吃過雞肉的人呢?
雖然咱們現在看雞的樣子,確實少了一些天皇巨星的國際范,但是你要知道,在古時候,雞可是會唱,會跳,會battle(鬥雞)的超級偶像。
古人到底有多崇拜雞?因為雞有迎著朝陽打鳴的習慣,因此古人常常將太陽和雞聯繫在一起,出於對太陽的崇拜,順帶著對雞也心生好感。
要知道粉絲濾鏡是強大的,在古時候的雞粉眼中,雞簡直就是鳥中君子,完美的化身,具有「文武勇仁信」五種美德。
因此在中國,古人結盟的時候往往要喝雞血,估計就是想讓自己能擁有雞的幾分美德。
而在西方,早在公元前 800 年的古巴比倫,就有人將雞作為印章的圖案之一,表明自己高貴的身份。
但這還不夠,本著「你不投,我不投,雞兒何時能出頭!」的理念,東西方的雞粉幾乎同時發力,力保雞兒C位出道。
現代粉絲支持偶像會幹啥?應援啊!做海報,大橫幅,竭盡全力挖掘偶像的優點。
比如說做海報,中國古人很早就將雞作為一種圖騰進行崇拜,並且用上點古代的PS,美圖啥的,就把雞兒整成了鳳凰,這一下雞的人氣就更高了。
而在西方,早期的法國天主教會將雄雞的塑像立在教堂的屋頂上,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現如今在法國,你依舊能看到各種建築上的雞雕塑。
夠了嗎?並不!為了讓更多人愛上雞,古代雞粉們再次加大了宣傳力度。
比如說中國古人賦予了雞和雞血逢凶化吉,驅邪避禍的功能,人們相信,雞能降服五毒。
而在西方,人們更是頻頻用雞來預言,最有名的就是古羅馬人行軍打仗都要帶著一群雞,如果雞的胃口好,則此次戰鬥勝算較大;如果雞的胃口不好,這仗就先別打了。
或許有人說了,這都感覺是粉絲們在瘋狂加戲,似乎雞自個都沒做啥?或許雞粉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各種關於雞的傳說故事出現了。
聞雞起舞、愛迪生孵小雞、牛頓煮雞蛋、達文西畫雞蛋、伽利略豎雞蛋……仿佛沒有雞,世界都沒法進步了!
這真不胡說,在世界各地的創世說中,「天地混沌如雞蛋」,世界在雞蛋中誕生的故事經常出現。
當然雞能成為這樣受人喜愛的存在,也確實有著它的道理,首先就是雞的顏值,雞你太美這句話可不是假的,古人多次表示對雞顏值的迷戀,甚至連雞自己都知道。
據說曹操曾經想看一隻雞跳舞,但倒騰了半天雞都一動不動,最後還是曹沖搬來一面鏡子,雞看著鏡子裡自己的神仙顏值,忍不住扭動身體翩翩起舞。
可以說,放眼全世界,你可能都很難找出這麼一個比雞還火的世界級偶像,但與此同時,在所有的超級偶像中,雞又是混得最慘的一個。
在外國,炸雞是無數人最愛的美食之一,早在古羅馬時期,凱撒就是炸雞的忠實粉絲。
而在中國,雞們更是慘遭蹂躪,因為不同於曾經飽受歧視的豬肉,和不讓隨便吃的牛肉,雞肉幾乎是允許隨便吃的,因此中國人就煎炸煮烹烤各種花樣一起上。
在新疆,它被做成了大盤雞。
在山東,它被做成了德州扒雞。
在江蘇,它被做成了叫花雞。
在四川,它被做成了口水雞。
在湖南,它被做成了東安子雞。
在雲南,它被做成了汽鍋雞。
在海南,它被做成了椰子雞。
在廣東,它被做成了白切雞。
在東北,小雞燉蘑菇是必須的。
明明是超級偶像,為什麼要被吃呀?
但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是的,人們為了讓雞更加肥美,竟然選擇將雞給閹了!果然在美食麵前,就連偶像都得靠邊站。
曾經,雞在人類面前昂首挺胸,走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偶像氣場十足。如今見到人類,它們卻瑟瑟發抖,只想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