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架轟炸機猛轟水壩,3萬人被傾瀉而下的4億噸洪水沖走,不知所蹤

2023-05-27     雲夕客

原標題:19架轟炸機猛轟水壩,3萬人被傾瀉而下的4億噸洪水沖走,不知所蹤

從古至今,戰爭打的都是後勤。在二戰中,盟軍為了破壞德軍的後勤,多次針對德國工業區進行轟炸。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次轟炸行動,是魯爾大轟炸。在本次轟炸中,19架盟軍飛機猛轟水壩,導致4億噸洪水傾瀉而下,3萬人被水沖走不知所蹤。

魯爾水壩

魯爾地區是德國的工業中心,這裡是德國最大的煤礦、鐵礦產地。可以說一個魯爾山谷,濃縮著整個德國近代工業史。德國人為了更好的利用魯爾山谷,在這裡修建了一個巨大的水壩。水壩中蓄積的水給工廠帶來了動力,而這些工廠又使得德國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工業生產國,最終推動德國發動了二戰。

當整個德國被架上戰爭機器後,盟軍很自然地盯上了德國這個最大工業區。不過盟軍要轟炸魯爾水壩有兩個難點,第一是德國的防空系統,第二是如何摧毀這個堅固的大壩。首先,魯爾地區作為德國最大的工業區,有數百家軍工廠建立在這裡,這裡的防空力量自然不可能少。

其次,魯爾地區的水壩建設得非常牢固。而且水壩都是越低的地方越厚。如果航彈沉入水底,水壩的厚度加上水吸收動能,更不容易炸毀水壩。所以盟軍要炸毀魯爾地區的水壩,必須想辦法讓航彈留在水面上,將水壩頂部炸開一個缺口。

轟炸魯爾水壩

不過這兩個難題都被盟軍解決了。魯爾地區受到了德國空軍元帥赫爾曼·邁耶的保護,這裡有赫爾曼·邁耶元帥布置的空軍和防空系統。赫爾曼元帥曾經說過,只要有一架盟軍的飛機到達柏林,他就把姓氏改成邁耶。而經過邁耶元帥精心布置的空防系統,使盟軍受到了巨大的損失。盟軍起飛的21架轟炸機2架故障,被擊落了8架,最終只有11架將航彈丟到了魯爾水壩上。

在解決了魯爾地區的防空問題後,盟軍發明了一種「跳彈」,解決了航彈沉底的問題。這種航彈只要投放高度夠低,在落水後就會像打水漂一樣在水面上「跳來跳去」。於是這11架轟炸機攜帶的航彈全部在魯爾水壩的頂部炸開,炸出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魯爾水壩被炸毀後,有多達4億噸水傾斜而下,水壩下的發電廠一瞬間就被沖沒影了。大量河水順著下游沖毀了一切建築,包含3千公頃農田、125家軍工廠在內的設施被毀。人員方面的損失則更加嚴重,有3萬人在「洪水」中失蹤,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老練工人。而在盟軍一方,則被擊落8架飛機,陣亡56人。

懲戒行動的影響力

炸毀魯爾水壩的行動被盟軍稱為懲戒行動,是盟軍整個轟炸行動中的一部分。要說政治影響力,懲戒行動比不上盟軍對德國首都柏林的轟炸。但要說對德國戰爭能力的影響,懲戒行動在整個二戰中都無法被超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8155869e3f6120cb965bf248d5b8e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