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夫妻百事哀」,它的上半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2023-05-10     雲夕客

原標題:「貧賤夫妻百事哀」,它的上半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程,這期間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這些財富中,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是文化的財富,現如今外國人對我們的文化非常佩服。所有文化古籍中,老子的《道德經》是翻譯為種類最多的。

除了這些文化古籍之外,還有就是歷朝歷代中留下來的俗語。現如今的人們對俗語也有很多的理解,不過大部分俗語留下來,我們的理解是與老祖宗留下來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就是其中一句。

「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俗語非常熟知,日常生活中,時不時的就會聽見老人們說。那麼我們的理解和古人留下來的意思是一樣的嗎?當然不一樣,這句話其實還有上半句,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現如今的我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夫妻總會因為錢財產生問題,如果沒有經濟基礎的話,碰到什麼事都很難解決。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元稹寫給自己亡妻的一首悼亡詩,這首詩叫《遣悲懷》。

這一句詩的整句是「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整句詩的意思是:雖然我知道每個人都會死去,我們的一生肯定會經歷親人去世的事情,但是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是一起共患難的貧賤夫妻,所以離別是更加痛苦和悲傷的。

這首悼亡詩背後還有一個故事。這個事發生在元稹身上。元稹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科舉,本該在仕途上順順利利的他,由於總是仗義執言,對一些官員看不慣,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後來元稹被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遠的地方。

元稹的夫人是當時的官宦女兒,她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韋從。韋從與元稹的感情非常好,兩人非常的恩愛。元稹被流放,他的夫人也只能隨他而去。這一路之上照顧自己的丈夫,與丈夫同甘共苦。

可是韋從是一個大家閨秀,那裡受過苦,被流放的這一路上,她受盡了苦難。到了流放地之後,沒過多久韋從就香消玉殞了。於是元稹就寫下了這首悼亡詩。元稹通過詩篇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哀念之情。

元稹的妻子韋從死時剛剛27歲,這給元稹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妻子的離世,讓元稹非常悲傷,於是元稹就寫下了這首悼亡詩。這首詩中的後半句流傳度非常廣,可惜前半句沒有流傳,導致人們誤解了這句詩的意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beb9ffed61049ccf491d3dcd11ab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