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重要的理念,需要用精心設計的內容去傳達。越貴的產品,越依賴內容去成交。為什麼這麼說呢?本文對此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些重要的理念,需要用精心設計的內容去傳達。越貴的產品,越依賴內容去成交。為什麼這麼說呢?本文對此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寫銷售文案6年,我賣過最多的產品,大多是價值幾萬、十幾萬的高價產品。
賣這類產品,要麼靠精準的渠道,要麼靠老闆、銷冠級別的頂級銷售,再就是靠內容。
3種做法對比下,你會發現,靠渠道不長久,靠頂級銷售效率低,而內容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做的。
正如標題所說,越貴的產品,越依賴內容去成交。
第一,越貴的產品,賣的越不是功能,而是理念。這需要內容去傳達。
今年中旬,我接了一個新加坡遊學的產品,幫他們寫幾篇成交型文章。
對於這個產品,去看哪些企業或機構、由誰帶隊,以及參加完遊學能獲得什麼,其實都是「功能」。
而類似「出海掘金」「創新之旅」,才是「理念」。
但這2個理念,還不夠獨特。你會說,其他人也可以說。在新媒體上,不夠獨特就意味著沒有關注。
思來想去,我最終提出了一個理念:淺水區。
在前幾年的出海浪潮下,膽子大、野心大的老闆早已出海撈金。等到如今國內機會見頂,再去考慮出海的老闆,大多是比較謹慎的一群人。對他們來說,出海的風險遠大於機會。
因此,他們急需一個能試水海外市場的「淺水區」。等熟悉海外市場的「水性」,他們才需要考慮那些機會更多但風險也更大的市場,而新加波無疑是這群人當下的最好選擇。
如果你也是正想出門做生意的老闆,一旦接受了「淺水區」這個理念,報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文章發出後的結果也正是如此。
當然,這只是系列文章中的其中一個理念。在銷售高價產品時,我們要不斷的提出理念,不斷的給用戶一個購買的理由。
很多老闆天真的以為,把產品詳情頁推給用戶,他們有需要就會購買,殊不知,這些寫滿了產品功能的詳情頁,是銷售中最不重要的部分。
那些重要的理念,則需要精心設計的內容去傳達,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
第二,越貴的產品,越需要用戶的強信任,而這需要一次次的內容去建立。
上個月,我買了一個999元的社群產品,全程沒有跟對方的員工說過一句話。
只是因為在過去3個月,我一直在看他們發的內容。當他們發布這個適合我的產品後,我毫不猶豫就下單購買了。
這就是內容的魅力,它可以同時面向所有客戶,持續高質量的跟蹤3個月,這絕對不是銷售人員可以做到的。
如何保證你的內容可以持續吸引用戶,可以看我之前寫的:真正做得好的私域,都是讓人慾罷不能的
更關鍵的是,這些內容不是來自月薪幾千的文案,而是來自公司的老闆,來自銷冠。
老闆自己寫文章?當然不是。
我在幫客戶寫產品文案時,第一件事就是和公司里最懂產品、最懂客戶的人聊——這些人往往就是老闆或者銷冠。
他們把自己對業務的洞察,對產品和客戶的理解說出來後,我再將這些點結合到內容里,最終形成一系列的文章、視頻、話術。
這些內容你可以發在自己的媒體平台上,也可以讓合作渠道發,也可以一對一私聊發給客戶。
這樣做等於是老闆或者銷冠,同時在說服所有客戶。並且,可以重複使用。
實際上,好的內容就是在複製老闆或者銷冠的能力。
總而言之,越貴的產品,越需要依賴內容講清楚貴在哪裡,越需要依賴內容持續、高質量的去影響客戶,建立信任。
但是,我完全不建議你自己去做內容,或者說招人來做。
因為傳統文案更多的是對信息的整理和編排,看的是文筆、創意。但成交型內容,看的則是對產品、客戶的理解,最終是讓客戶看了會掏錢。
能寫出這樣文章的人,一定是既懂業務、又懂產品、又懂客戶、還懂私域的全才。
這樣的人,你去哪裡招?
這給了我們這樣的內容工作室機會。我們都寫過多年產品文案,更是私域的操盤手,同時,我們也自己做業務,一對一去成交客戶。
現在,你只需要把原本用來招一個普通文案的錢,省下來找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個高確定性的結果。
要麼招人,要麼請我們,要麼你自己試試,然後發到客戶面前,看他們的反應。
本文由 @蟹蟹老闆Blog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