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各個地區應該怎樣做?

2023-12-04     低碳新風

原標題:實現碳達峰,各個地區應該怎樣做?

日前,隨著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正式公布,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台)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碳達峰「施工圖」全部公布。查看完整版,前往公號【低碳新風】

01

各地方案不搞「齊步走」

記者梳理各地碳達峰方案發現,各地都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節點,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同時,各地也都提出了具體的減排目標和措施,包括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加快碳市場建設和碳管理、鼓勵企業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推動建立碳價格形成機制等,但在具體實現方式上區域間存在差異。

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了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等主要目標。《方案》要求將碳達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等「碳達峰十大行動」,並就開展國際合作和加強政策保障作出相應部署。

《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在全國率先建立並實施碳排放雙控制度。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4.5%。「十五五」期間,全面建立目標清晰、基礎紮實、運轉順暢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到203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在全國、全省先行示範,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該方案還提出,深圳將碳達峰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工業綠色低碳行動、交通運輸碳達峰行動等「碳達峰十大行動」。

與深圳相比,《遼寧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則明確要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7%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率確保完成國家下達指標。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率達到國家要求,並實現碳達峰目標。圍繞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推動城鄉建設碳達峰、加快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等10項重點任務,提出了33條具體措施。

中國國際碳中和經濟研究院院長蔣慶哲表示,之所以實現方式上有差異,原因在於各地能源資源稟賦不同,以及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如北京、上海等提出了更為嚴格的碳達峰目標和時間節點,而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則相對較為寬鬆。產業結構調整上,許多地方的實施方案都提出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措施,鼓勵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減少高碳排放行業的比重。但一些地區還提出了具體的產業轉型升級方案,以適應碳達峰目標的實現,結合各地實際方法路徑各有不同。能源結構優化上,各地普遍提出要加大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力度,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一些地區還提出了推動能源消費方式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改進,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減少碳排放。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國家高端智庫」研究員馬本表示,各地實施方案有顯著特點。比如各地都根據自身產業結構、能源資源稟賦等現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提出碳達峰目標,不搞「一刀切」「齊步走」,這與國務院提出的各地區梯次有序開展碳達峰行動的要求是一致的。以北京為例,北京提出「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而作為我國能源基地的山西省,其碳達峰戰略關乎我國能源安全,提出的「到2030年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達到峰值」,就留有餘地。

02

工業領域是重中之重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計下降50.8%。其中,工業領域通過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強技術創新等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持續完善綠色製造體系,助力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

近期各地公布的碳達峰方案中,工業領域也是關注重點。《江蘇省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力爭實現部分重點行業率先碳達峰。大力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重點工業行業包括鋼鐵、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碳達峰行動。《四川省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加快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淘汰落後產能,大力推進綠色製造和清潔生產,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實現節能降耗、減污降碳。《內蒙古自治區碳達峰實施方案》強調,推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推動鋼鐵行業碳達峰,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推動建材行業碳達峰,推動化工行業碳達峰,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蔣慶哲告訴記者,「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各地普遍重視工業、交通運輸和建築業碳排放,抓住了碳排放治理的「牛鼻子」。比如,在工業轉型方面,各地普遍關注工業領域的碳排放問題,提出了加強工業轉型升級、推動綠色製造等措施,以減少工業行業的碳排放;在建築節能方面,許多地區提出了加強建築節能的措施,推動綠色建築和節能改造,減少建築行業對碳排放的影響;在能源領域,各地普遍提出了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的目標,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這將對傳統能源產業帶來一定衝擊,但也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近日,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接的國內首個「光熱儲能+光伏+風電」示範工程——玉門40萬千瓦光伏發電工程項目順利竣工,具備併網發電條件。項目整體投產後,年上網發電量約17.6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52.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5.3萬噸,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我們今年累計承接核電、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合同額超200億元,將新能源業務占比從30%提升至超過75%。」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天軍介紹。

03

產業鏈轉型壓力增大

從「雙碳」進程來看,我國已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但是,碳達峰的實現仍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11月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指出,將在全國範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聚焦破解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瓶頸制約,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及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的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向綠色化和數字化轉型,通過設立碳達峰試點可吸引新的投資,轉換髮展引擎,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更有利於促進產業轉型。

在蔣慶哲看來,碳達峰實施方案將給相關產業帶來深遠影響。首先,傳統能源產業將面臨轉型和調整壓力,推動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相關產業鏈迎來更大發展機遇。其次,交通領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將推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加快電池、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此外,建築、工業和農業等領域也將面臨減排壓力,尤其是轉型中的高碳排放行業將面臨較大的壓力,如煤炭、鋼鐵等將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需要加強技術創新,推動綠色發展。

馬本分析,首先,碳達峰行動將深刻推動非化石電力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綠色低碳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截至2022年底,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7.5%,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2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2.13億千瓦。在碳達峰實施方案的持續引領和激勵下,預期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將保持快速上升趨勢。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9%,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行駛在我國。多省份的碳達峰行動方案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也作出了實際部署和具體政策安排,預計新能源汽車及其他新能源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將實現持續增長。以碳排放核算、節能管理、綠色進出口貿易、低碳生態旅遊等業務為載體的綠色低碳服務業將面臨快速上升的市場需求,由此推動該行業的蓬勃發展。

其次,碳達峰行動將引領傳統製造業行業實現低碳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嚴格的碳排放及生態保護標準約束下,化石能源、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傳統高能耗行業將面臨更大的轉型壓力,低於行業平均碳排放績效的企業低碳技術改造和升級的需求將快速提升。技術水平、碳排放績效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將憑藉綠色低碳優勢逐漸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在各地碳達峰實施方案的引領下,我國產業結構將加速實現綠色化、低碳化轉型,行業競爭格局將加速重塑。

「全國各地實施方案的出台,既體現了各地對碳達峰目標的重視,也為相關產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積極響應政策,加強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實現碳達峰目標作出積極貢獻,將是這些地區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蔣慶哲表示。

來源:經濟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d1ceb5fe1bbf54cb6de77b1f463da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