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飲食
飲食治療對任何類型的糖尿病都是行之有效、最基本的治療措施。
對於輕型糖尿病,不少患者通過飲食治療以及運動治療往往不需用藥或僅僅需要少量降糖藥物就可以達到血糖正常值。
而對於中、重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可以減少降糖藥物的使用量並且使血糖易於控制,延緩或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飲食的目的是通過科學的飲食,供給足夠的營養素,以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需求,有利於控制體重、血糖、血脂和血壓;有利於減輕胰島細胞的負擔,糾正代謝紊亂;有利於防治出現各種併發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勞動能力並延長壽命。
3.1 飲食治療降低血糖
我已經應用降糖藥了,控不控制飲食不重要,對嗎?
不對,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如果血糖增高就增加藥物,過分依賴藥物,之後隨心所欲的進食,會加重胰島細胞的負擔,加速胰島細胞衰竭,導致體內代謝紊亂,加速病程進展,出現急性、慢性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由於存在胰島功能的缺陷以及胰島素抵抗,進食後,特別是進食過多的食物或含糖高的精製食品就不能被完全吸收,導致餐後血糖明顯升高。
因此,飲食的本身就是一種降低血糖特別是餐後血糖的有效方法。
3.2 飲食治療保護胰腺功能
人體只有少數器官的細胞不需要胰島素的作用就可以直接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而大多數器官或組織,比如體內最大的器官—骨骼肌必須在胰島素的作用下才能利用葡萄糖。
合理的飲食治療包括避免一次性進食過多、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適當進食高纖維飲食等措施可以保護胰腺的功能。
3.3 飲食治療減輕體重
引起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的罪魁禍首就是肥胖。要減輕肥胖,就要使「能量的入和出能達到負平衡」,既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增加總熱量的消耗。
3.4 飲食治療糾正血脂紊亂
血脂紊亂是引起動脈硬化、冠心病和腦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險因素,糖尿病常常合併高血脂和血腦血管疾病。控制飲食中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可以減慢動脈硬化的進程,預防和延緩糖尿病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3.5 飲食治療提供人體基本營養素
糖尿病患者必須從食物中獲取七種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水,以維持生命的正常活動和保持人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
3.6 平衡膳食提高機體抵抗力
食物所含的七種營養素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合理的攝入可以維持機體的生理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如果某些營養素物質缺乏就會導致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甚至引起某些疾病。
同時,糖尿病患者可通過合理的進餐和飲食分配,防止和糾正低血糖。
對於糖友們來說,一日三餐該怎麼安排,才合理呢?
總的來說,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的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可能快速提升血糖的,以及糖分含量高或者澱粉、脂肪含量高的的食品一定要少吃。
5大原則,要牢記
01
第一
控制總熱量,保持「收支」平衡。
02
第二
均衡營養,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熱量比例。
03
第三
飲食需定時定量、化整為零。
04
第四
儘可能吃干不吃稀,吃硬不吃軟;宜粗不宜精,在主食定量範圍內儘可能多吃些粗雜糧及豆類。
05
第五
限制飲酒、堅決戒煙!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多樣化、正確地吃飯是調治糖尿病的關鍵環節,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一定要聽從醫囑,合理膳食。
微信公眾號tnbtb8(糖尿病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