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總不成功?應聘者可能都會犯的這三個錯誤,你該怎麼規避?

2019-11-21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近來,有一個做市場的朋友跳槽了。他是裸辭,所以找工作的時間比較緊。在他離職之後的第一天,他就馬上更新自己的簡歷,然後進行了一次海投。很快,就有不少企業約他面試。

本來他以為很快就可以找到工作,可是,當他面試了幾家公司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棒喝。在面試的過程中聊得好好的,可是,每次面試之後,面試官都是叫他回去等通知,最後就沒有了音訊。

時間長了,他的自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可是工作還是要繼續找的。但他也覺得越來越害怕,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出了問題。後來,他找到我諮詢,希望我能夠給他一點建議。

我試著跟他模擬了一遍面試之後,我就發現了他的問題所在。我發現,他回答面試問題的時候,總是過於謙虛。比如,我問他,你的期望工資是多少的時候,他總是回答說,我對工資沒有什麼要求,按照公司的給就可以了。

其實,這種謙虛的說法,是會給你減分的。因為求職對企業和勞動者來說,是平等的行為,你為企業做出了貢獻,那你就有資格向企業索要薪資,這沒有什麼需要卑躬屈膝的。你過於謙虛,反而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沒有什麼能力,不夠自信。

這些面試的誤區,或許就是他面試了那麼多企業,卻始終無法得到面試官認可的重要原因。

在求職的過程中,如果你有以下行為:

你投了很多簡歷,可是卻始終得不到企業的邀約面試;

你面試了很多企業,可是卻始終無法得到企業的認可;

你自我感覺能力很強,可是面試結果卻很不如意。

那你可能是踏入了求職的某些誤區。並不是你的能力不好,而是你在其他的維度,例如薪資,價值觀,或者面試等方面,和企業不符合。

在求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誤區,讓你的面試無功而返。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三種求職過程中,你可能會遭遇到的誤區,從而幫助你提升面試的成功率。

誤區一:過分重視簡歷的表面功夫

很多求職者,非常重視簡歷的修飾,所以,他們會把自己的簡歷修飾得很漂亮,例如,會給簡歷設計漂亮的封面,會給簡歷經歷羅列簡單,工作技能的單一。簡歷封面的漂亮和簡歷內容的單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會給面試造成以下假象:

第一,你的能力不足

很多能力不足的求職者,都會過於注重裝飾自己的簡歷,把自己的簡歷弄得很漂亮,試圖通過漂亮的簡歷封面,通過列印彩色的簡歷,來吸引面試官。但這恰恰給面試官造成一種印象:你的能力不足,所以用裝飾簡歷來湊。

對面試官來說,他們希望招聘到的是具有真材實料的求職者,而不是只會裝飾簡歷的求職者。因此,當他們看到看似漂亮的簡歷的時候,如果你的簡歷內容單薄,那你可能不會被邀約面試。

第二,你是個不實在的人

其實,無論是對大學生,還是對已經工作了幾年的人來說,都沒有必要太過於裝飾自己的簡歷表面,因為面試官只在乎你的簡歷內容。你故意把封面搞得很漂亮,反而會讓他們覺得你不是一個實在的人,從而影響你在面試官心中的第一印象。

第三,你是個不實用的人

一個hr,其實根本沒有時間去關注你的簡歷做得有多漂亮。比如在一場校園招聘中,可能會有上百個學生同時投簡歷,而hr需要在幾分鐘的時間裡篩選出合適的簡歷。也就是說,你的簡歷,可能只被hr看了30秒左右,就被決定是否要進入下一輪。Hr連看你的簡歷內容的時間都不夠,又怎麼會有時間去關注你的簡歷封面有多漂亮呢?

解決方案:

面對以上情況,求職者該怎麼辦呢?我有以下幾個建議給你:

第一,做好簡歷的邏輯結構

對面試官來說,他更關注簡歷的邏輯框架和內容。因此,你要做好簡歷的邏輯框架。一般來說,一份好的簡歷,需要具備這9個模塊:個人信息、求職目標、自我評價、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如果是學生,則需包括校園實踐和社會實踐)、項目經歷、榮譽經歷、工作技能、個人特長等。

把這9大模塊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設計好,那你的簡歷設計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寫好簡歷的內容

簡歷的內容相當重要。對一份簡歷來說,以上9大模塊,每個模塊都要認真書寫。在這9大模塊中,很多應聘者最容易在「自我評價」這個模塊出現書寫的錯誤。其他模塊,只要你按照事實去羅列就好了,但是,自我評價,則需要你的總結概括和邏輯表達能力。

很多應聘者,在書寫「自我評價」的時候,只會泛泛而談,比如他寫的是「我是個做事認真負責、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其實,這樣的自我評價,對你來說,不會有任何的加分。這種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紹」,可能會讓你失去一次面試的機會。因為面試官看一份簡歷,一般都會先看「自我評價」的內容。如果你的「自我評價」沒有什麼區別於他人的地方,那你寫的內容就是沒有用的。那該如何寫「自我評價」,才能吸引面試官,從而對你的面試產生積極的作用呢?

其實,「自我評價」是一個能夠讓面試官了解你的能力、優勢、經歷的模塊,寫好了,能夠讓面試官對你刮目相看。因此,「自我評價」需要包含以下幾點:

你的基本經歷

你的個人能力和優勢

你的企業和崗位的渴望感

如果你能夠寫出以上三點,那你的這份簡歷設計就成功了一半。

舉個例子:

比如你應聘設計師,那你的自我評價可以這樣寫:

我2014年畢業一家985院校,專業是設計專業,至今已經在設計行業工作了5年。對於設計師這個崗位,我覺得我有以下的優勢:

畢業之後,一直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工作經驗豐富,能獨當一面地處理好設計的相關問題;

對設計的軟體,如PS、CAD等,非常精通;

我的創新能力、執行力非常強。

設計師是我一輩子的職業追求,希望能夠有機會進入貴司,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面試官看到你這個「自我評價」的時候,他已經下定了要約你面試的決心!

誤區二:工資期望越低,企業就越會錄用你

在面試之後,面試官一般都會問你這個問題:你的工資期望是多少?

很多人在聽到這個問題之後,可能會有以下兩種回答:

第一,不敢提出自己的工資期望。因為害怕自己的工資期望太高,從而嚇到了面試官。所以,你可能會回答說:工資方面,我的要求不高,按照企業的工資制度來定就好了。

第二,報一個比該崗位工資範圍低很多的工資。比如,你應聘人事專員,該崗位的工資範圍是「6000-8000」,但是,你可能是出於想進入這個公司的目的,覺得報低一點工資,公司就會錄用你,所以,你回答說:我的工資期望是4000。

對於以上兩種回答,可能會讓你失去一次入職的機會。

為什麼呢?因為對面試官來說,你的工資期望太低,體現了以下三個問題:

你不夠自信

一個自信的應聘者,他一定不會怕提出自己的工資期望的,因為他不怕公司拒絕他,他有很多別的選擇。因此,他要為自己爭取到更高的工資。對面試官來說,他不會覺得工資越低越好,因為他要招聘到一個適合的人才。如果你對自己不夠自信,他把你招進來後,你不能勝任崗位,對公司來說才是致命的。所以,他們寧願花更高的工資來招聘一個有能力的應聘者,也不願意招聘一個工資低但不自信的應聘者。

你對自己的認識不足

有些求職者,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不足,覺得自己的價值就是這麼大,所以,他會給自己報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價格。當然,也有一些能力強的人,會報出一個低的價格。但你這樣的行為,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對自己的認識是不足的。

你對求職市場不了解

在實際的求職市場中,其實一個崗位的工資多少是差不多的。比如一個文員崗位,工資可能在3000-5000的範圍。你報得太低或者太高,都有可能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對求職市場不了解。

解決方案:

如何回答好工資期望這個問題?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你要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

市場價值,要針對你的學歷、知識、能力、經驗、經歷來綜合了解。一般來說,這些要素,你具備越多,那你就越值錢。比如,你的學歷越高,那你的工資期望就要越高,而不是一味貶低自己。

你要了解應聘崗位的工資範圍

一個崗位的工資範圍,不僅和你自己的能力等相關,還和該公司的行業等相關。所以,你去應聘之前,一定要了解這個崗位的工資範圍,這樣在面試官問你工資範圍的時候,你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地回答。

合理提出工資期望

在面試官問你工資期望的時候,你最好不要回答你沒有工資要求,也不要只回答按照公司的薪酬制度來執行。最好的回答是你要提出你的工資期望,同時,也要讓面試官覺得你值得。既不要貶低自己,也不要漫天要價。

比如,你可以回答說:我的工資期望是6000元,當然,具體也要看公司的薪酬制度。

你這樣回答,既把你的底價講出來,也為你接下來和面試官進行薪酬談判打下基礎。

誤區三:跟著面試官的問題走就可以

對很多應聘者來說,認為面試就是面試官問問題,而他們回答問題就可以。

其實,這是很多應聘者都會陷入的誤區。對於面試官來說,他們會根據崗位要求和他們的需要,向應聘者提出問題,可是,他們更希望跟應聘者有一個良性的互動,更希望應聘者能夠主動向他們提出問題,甚至跟面試官進行深入地探討。

因為對面試官來說,面試其實就是一次深入的溝通,只有雙方都敞開自我,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對方。

因此,如果你只是跟著面試官的問題走,那你就犯了面試的幾個錯誤:

你無法讓面試官更加了解你

比如,如果你只是按部就班地回答面試官的問題,那你面試官可能只是了解了他想了解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了解的可能不夠全面,這可能會對你的面試造成影響。此時,如果你能夠和他進行更多的互動,把你更多的優勢和想法告訴他,則可以提升你面試的成功率。

你讓面試官覺得你是個被動的人

在面試中,面試官其實希望你能夠變得主動一點,主動和他溝通,而不是被動回答他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對靈活性要求很高的職位,這點就更加重要了。

你無法征服面試官

在面試的博弈中,如果你被動,那你就被面試官征服;但是如果你能夠主動,那你就可以征服面試官,從而讓你贏得面試的有利地位。

越能夠征服面試官的應聘者,其面試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那在面試的過程中,該如何跟面試官互動,才能讓你占據面試的主導地位呢?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要學會向面試官提問

比如,面試官問你:「你對加班怎麼看?」在你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後,你可以接著向面試官提問:「請問下貴公司的加班制度是怎樣的?」簡答的一個問題,就為你爭取了主動權。其實,面試官不怕你問問題,反而怕你不問問題。因為你問問題,說明你對這份工作是有慾望的。因此,下次回答面試官問題的時候,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向面試官提出你的問題。當然,提出問題不能太頻繁。

要善於見縫插針地提出你的見解

面試的過程,是讓面試官了解你的思想的過程。如何讓面試官了解你的思想呢?除了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提出你的觀點之外,最好的辦法,是見縫插針地提出你的見解。

比如,面試官問你的問題是:「你對我們公司怎麼看?」

面試官問這個問題,說明他對你是否了解他們公司,了解他們的行業是比較在意的,當你把你對他們公司的了解講出來之後,接下來,你要學會見縫插針地把你對行業的理解也講一下。

不管怎樣,只要是跟公司、崗位、行業相關的見解,都是會幫助你的面試加分的。

要學會跟面試官進行互動

面試其實就是你和面試官溝通的過程,你要學會把看似很正式的溝通,當成一次相互了解的聊天。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你面試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要做到這一點,就是要學會跟面試官進行互動。

很多應聘者可能會覺得跟面試官互動很難啊!其實,互動一點都不難。最簡答的方法,就是根據面試官的節奏,講講你的心理話就可以。

比如,在見面的時候,面試官可能會和寒暄,問你是怎麼過來公司的,對你說辛苦了!此時,你不要干傻笑,你可以說:「不辛苦啊,從家裡到公司確實遠,但是能夠得到貴公司的認可,我內心覺得很開心!」通過一些讚美和面試官進行一些互動,可以讓你們之間的關係瞬間拉近!

其實,不要把面試看得太嚴肅,如果你能夠做到和面試官輕輕鬆鬆聊天,那你的面試一定會成功的!

面試是面試官了解你,而你也必須要了解公司的一次溝通,所以,你不緊要做到了解你自己,更要了解公司,了解崗位,還要了解面試官他背後的意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你的面試成功率!規避以上三個求職誤區,我相信,在年底,你會找到一份好工作的!

作者:劉仕祥,控心演說力創始人,實戰落地演說教練,資深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著有《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遇見拚命努力的自己》《直擊人心:從0到N職場溝通術》《20歲不努力,40歲會出局》《人力資源管理從新手到高手》。

【訂閱】歡迎大家點擊頭像關注我@劉仕祥演講思維課,進入我的主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專欄!歡迎對本文轉發、評論、點贊,幫助更多的朋友提升演講口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PWHmW4BMH2_cNUgIIq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