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時,為什麼媽媽一離開他就會醒來?三個原因媽媽要弄懂

2022-03-20   飯飯媽媽育兒

原標題:寶寶睡覺時,為什麼媽媽一離開他就會醒來?三個原因媽媽要弄懂

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寶寶有一項「超能力」,就是當寶寶睡著之後,自己只要一離開,寶寶就會立馬驚醒,這簡直太神奇了。

按理來說,寶寶在睡夢中應該是無意識的,怎麼會知道家長離開自己身邊呢?

小司的寶寶已經到了吃輔食的年紀了,可以說已經到了成長的一個臨界點,無論是身體的發育還是能力的提升,亦或是飲食方面,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但是有一樣卻沒有變,就是這時候的寶寶仍舊十分粘媽媽,睡覺的時候也需要媽媽陪伴在身邊,並且只要媽媽離開,寶寶就會在第一時間醒來,這讓小司感覺十分的苦惱,畢竟自己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一直陪在寶寶的身邊。

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小司就向寶媽群求助,但是卻發現,自己的這種情況其實並不特殊,寶媽群裡面很多的寶媽都有類似的情況,這讓小司感到了一絲的幸災樂禍與同病相憐,畢竟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還有很多和自己一樣被孩子急得抓耳撓腮的寶媽們。

不過話又說回來,為什麼這麼多的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難道說孩子真的和自己的媽媽形離,神不離,就算是出生了,但是和媽媽還具有心電感應麼。其實,真實情況並沒有這麼複雜。

01寶寶睡覺時,為什麼媽媽一離開他就會醒來?

鄧肯說過:「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可見母親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所以,孩子睡覺的時候,如果母親離開,孩子自然會很敏感。

當然,導致孩子敏感的原因,並不僅限於此,還有這些。

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沒有出生的時候,一直生活在娘胎裡面,那裡的環境是孩子最為熟悉的,也是讓孩子感到最為安全的地方。

但是,在出生之後,孩子就來到了一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自己的身體並沒有被溫暖和幸福所包裹,多了很多和自己之前生活環境不同的因素,比如說聲光、氣味等,這會讓孩子對於這個陌生的世界產生非常多的不安和恐懼。

但是,媽媽還是那個媽媽,媽媽身上有孩子熟悉的各種因素,孩子能夠感覺到媽媽是自己最熟悉的因素,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給予自己安全感的因素。

所以,孩子就會對媽媽產生極大的依賴性,當媽媽離開身邊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為嫉妒而缺乏安全感變得不安,哪怕是在睡夢中,當孩子感受不到媽媽的時候,也會馬上驚醒。

環境變化引起的不適

有媽媽在的環境,和沒有媽媽在的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小時候媽媽抱著孩子睡覺的時候,在媽媽的懷抱中,寶寶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氣味、溫度、觸感、聲光等因素,這種熟悉的環境讓寶寶感覺十分的安逸舒適。

而當媽媽將孩子放下之後,孩子的睡眠環境就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寶寶熟悉的那些因素全都發生了變化,氣味、觸感、溫度、姿勢等等都不同了,這就會讓寶寶感到很大的不適。

因為寶寶不知道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萬一是對自己不利的變化呢?所以,寶寶就會很快驚醒。

而媽媽陪孩子睡覺的時候,雖說不是抱著孩子,而是和孩子都在床上躺睡,但是由於媽媽在身邊,孩子仍舊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氣味、溫度等因素,當媽媽離開的時候,同樣也會讓孩子的睡眠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孩子同樣也會因為睡眠環境的變化,而產生驚醒的情況。

孩子習慣於媽媽的「氣味」

孩子很小的時候,感覺器官發育得並不完善,就比如看不清媽媽的樣子等,但是孩子的嗅覺發育還是比較好的,所以孩子對於媽媽的辨識多來源於氣味。

媽媽的氣味對於寶寶來說就是一種熟悉,一種依賴,如果孩子探尋不到媽媽的氣味,就會產生一種分離焦慮,從而發生躁動,比如在睡覺的時候驚醒。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媽媽產生依賴是一個必經的成長階段,這種依賴在寶寶進入學齡前的時候才會逐漸消退。

02寶寶睡覺時,離不開媽媽會有哪些負面影響?

馬克·吐溫說過:「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

事實確實是這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也不乏一些負面影響。

a、影響寶媽的個人生活

如小司一般,孩子睡覺的時候離不開媽媽,對於寶媽的個人生活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小司就是因為寶寶睡覺的時候離不開自己,從而無暇去做自己的事情,嚴重的影響自己的生活。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寶媽也有類似的問題。

有一位寶媽,她的寶寶無時無刻地粘著她,不僅僅是睡覺的時候需要寶媽陪著,就連做飯、洗衣服上廁所的時候寶寶都要跟著,不能讓寶媽離開自己半步,這種情況會讓寶媽在做家務、工作等情況下受到更多的阻礙,讓本來精力和體力就消耗過度的寶媽更加的疲憊不堪。

b、不利於寶寶的睡眠習慣養成

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對於寶寶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睡眠是寶寶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段,如果睡眠不好,那麼寶寶的發育肯定會受到影響,並且這種影響是很難在以後進行彌補的。

當孩子習慣於讓媽媽陪著睡覺的時候,想要培養寶寶健康的睡眠習慣時,就需要先戒除寶寶的不良習慣,這無疑就是增加了培養難度,自然是不利於寶寶正確睡眠習慣的養成。

同時,孩子經常需要媽媽陪著睡的話,還會導致孩子對於媽媽的依賴更為嚴重,這對於寶寶自身的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發育也是不利的。

c、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需要媽媽陪著睡,大多數人只看到它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習慣,和影響寶媽的日常生活,殊不知,其實孩子經常需要寶媽陪著睡,還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

當寶媽陪著孩子睡覺的時候,有時候因為寶媽過於貼近寶寶,就可能會導致寶寶口鼻部位的空間狹小,空氣流通不暢,從而導致寶寶整個睡眠周期都在呼吸比較渾濁的空氣。

有時候寶媽的口鼻向著寶寶,這會加大寶寶口鼻周圍的空氣渾濁度,不僅干擾到寶寶的呼吸,更可能會傳播給寶寶一些致病源。

寶寶在陪著孩子睡覺的時候,肯定會對睡眠空間產生一定的影響,有時候家長睡得比較沉,阻礙了孩子的肢體伸展,卻沒有及時改正,這就會影響到寶寶的肢體發育。

另外,寶媽睡覺的時候如果有翻身等習慣,還有可能會壓到寶寶,這對寶寶的身體有嚴重威脅。

03媽媽如何讓孩子習慣單獨睡?三步走幫你改善

《幸福家庭》中提到:「自己睡覺,是讓孩子學會獨立的重要一步」。

所以,家長們要注意合理地引導孩子單獨睡覺,這不但對於寶寶的成長很有利,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一件好的事情。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建立睡前儀式

建立睡前儀式,是培養孩子獨自睡覺的一大利器,是最有效的、訓練寶寶自主睡眠的方式之一。

很多人覺得「儀式」會很複雜,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這些「儀式」其實就是一些非常普通的事情。

比如睡前給寶寶講故事、睡前調暗燈光、睡前拉上窗簾等等,慢慢地讓孩子的身體感知到這些因素都發生在睡覺之前,孩子的身體在再次接受到這些信息之後,就會覺得馬上要進入睡眠狀態了,從而讓孩子在睡前儀式的影響下能夠順利、自然入睡。

其次,及時抓住孩子的困意

孩子困的時候,更容易進入不被外界環境影響的深睡狀態,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抓住孩子的困意。

比如寶寶打哈欠的時候,就代表寶寶已經產生了困意,家長順著這種困意哄孩子睡覺,就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進入深度睡眠,這時候寶媽離開寶寶的身邊,寶寶就不太容易驚醒了。

當然,除了打哈欠,像是揉眼睛、眼睛呆滯等,其實也是寶寶的困意表現。

最後,為孩子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最後一點,就是需要給寶寶創建一個舒適愜意的睡眠環境,因為不好的睡眠環境,寶寶肯定是不喜歡的,驚醒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而舒適安逸的睡眠環境,會讓寶寶產生一種溫暖的幸福感,從而更容易安於睡眠,不會因為寶媽的離開而驚醒。

寫在最後

總體來講,如果掌握正確的方式,那麼寶寶的睡眠培養,其實並不是很難的事情。這裡也祝願廣大寶媽們能夠順利地培養孩子優良的睡眠習慣,讓寶寶健康成長,也讓寶媽更加省心。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