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的孩子普遍比較高,動不動就1米8,長高的秘訣在這收藏

2022-03-21   飯飯媽媽育兒

原標題:為何現在的孩子普遍比較高,動不動就1米8,長高的秘訣在這收藏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的孩子,普遍都長得比較高,比之前我們那代人的平均身高似乎要高上不少,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十幾歲就長到一米八的孩子,而我們90後在十幾歲的時候,可是鮮少有這麼高的身高的。

拿我大侄子來說,現在正在上中學,但是身高就已經竄到一米八了,並且在他們的班裡,他還不算是最高的,對於大侄子的身高,我一直都是比較羨慕的。

但是,我心中也有一個疑惑,就是我的哥哥和嫂子本身個子都不是很高,為啥大侄子的身高會這麼高呢?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孩子的身高和哪些因素有關:

先天因素

即遺傳因素,遺傳對於孩子的身高發展是存在一定影響的,但是遺傳因素對於孩子的身高並不是決定性的影響,也就是說,父母就算是個子不高,孩子也是有可能長高的。

所以,家長要知道,就算是自己的身高不佳,孩子未來也並不是一定就會是個矮個子。

後天因素

孩子出生之後,到底是長高個子,還是變得低矮,其實主要和三個因素有關:

運動:運動能夠增進新陳代謝,提高發育效果,孩子的身體狀態更好,長得就更高。

睡眠:睡眠過程中人體會 分泌生長素,它是孩子長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飲食:飲食對於孩子後天的長高影響最大,充足的營養才能夠讓孩子順利地發育,如果營養欠缺,孩子是不可能長高的。

我家大侄子就屬於典型的後天影響下的身高,因為我哥和嫂子的身高都不高,甚至還不到一米七五,但是孩子的身高卻已經突破了一米八這個界限。

而我哥在養孩子的過程中,這幾種行為,起到了極大的助高作用。

現在孩子的身高動不動就1米8,長高的秘訣在這

※積極支持孩子的運動愛好

我家大侄子是一個十分喜歡運動的孩子,在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就顯現出了他的運動神經。

還記得小時候的大侄子剛上幼兒園,那時候已經喜歡上躥下跳、打球、跑步了,但是,對於一般的家長來說,肯定會阻止孩子的行為,認為孩子這是「搗蛋」。

但是我哥卻並沒有阻止孩子,而是在保護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進行的「撒歡」,這也為孩子以後的運動奠定了基礎。

在上學之後,孩子先後參與了學校的足球隊、籃球隊等體育運動組織,平時周末和假期時,大侄子也喜歡和同學去打籃球做運動等。

而我哥對於孩子的運動行為也是非常支持,給孩子準備了合適的運動服、運動鞋和運動器械,讓大侄子能夠暢快運動。

※理解孩子「貪睡」的情況

大家可能會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貪睡的習慣,這種習慣在大部分家長看來,都覺得是「壞習慣」。

但其實我們掐指一算,孩子睡得時間並不是很長,就比如人家谷愛凌,日均睡眠時間達10小時以上,有時候還會睡12個小時,再看谷愛凌和媽媽的合照,18歲的谷愛凌是不是比媽媽高很多,她其實就是一個後天長高的典型案例。

而我哥也非常理解貪睡的情況,知道孩子這是長身體的正常現象,而不是盲目地將孩子貪睡歸為「懶」。所以,在平時都比較「縱容」孩子的睡覺時長,讓孩子能夠良好地發育。

※做一手好菜

營養是孩子長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孩子長高的基礎,沒有了營養,什麼先天因素、睡覺、運動都是白搭。

而我哥偏偏是一個廚藝愛好者,對於做飯十分感興趣,所以大侄子可就有口福了。

每天都能夠換著花樣地吃到豐富而美味的餐食,俗話說胃口好,身體就好,吃嘛嘛香,身高就倍兒棒。

至於我哥的廚藝,其實並不是憑空出現的。由於我哥本就喜歡做飯,所以經常會看一些關於廚藝的書籍,但是很多書籍講得並不實際,且屬於泛泛之談,直到我哥看到了《兒童長高食譜》這本書:

這本書中有多達近200道增高食譜,涵蓋了春、夏、秋、冬各個季節的時令鮮蔬,並且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進行了精細的食材搭配,以最適合發揮食材營養價值的烹飪方式將這些食材烹製成孩子喜歡的美味佳肴,既滿足了孩子的食慾,又非常有營養,尤其是對於孩子的身高大有裨益。

這本書中對於每道菜都有詳細的介紹,每一步驟都是細緻入微,無論是廚藝不精的,還是從沒做過飯的,都能夠很好地學會菜肴的烹飪方法。

另外,這本食譜書還搭配有視頻教程,如果你不喜歡看圖看字,可以跟著視頻一步步地做,總不可能出錯吧。

這本書中還介紹了很多關於孩子長高的知識,比如哪些食材對於孩子的長高有幫助孩子的不同階段長高的特點是什麼,孩子的身高達到多少才算是達標等等。從而讓家長對於孩子的身高和長高有更加清晰地了解。

不僅如此,這本書中還介紹了一些其它關於長高的方法,比如如何按摩能夠有助於孩子的長高,怎樣運動會讓孩子長得更高,如何睡眠才能夠達到最好的長高效果等等,讓孩子的身高發育達到全面的呵護。

寫在最後

孩子的身高是一種「失不再來」的因素,家長們可要抓住時機,在孩子發育階段給予孩子充足的營養,這樣孩子才能夠擁有理想的身高。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