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上映还有几日,在中国内地的预售,已经突破了近3000万元。
这部“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番外篇,能不能在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暑假,划上圆满的句号,这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为它并非“速激“的正片,它属于独立出来的分支宇宙,在这个分支宇宙,少了唐老大。本来唐老大就是“速激”的核心人物,只有它在“速激”才能够被称为正片。
失去了唐老大的“速激”,仿佛失去了引擎的赛车,无法正常行驶上路,前面的第三部《东京漂移》的惨案都已经摆在那里了。
当初环球影业推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时候,抓住了”飙车和犯罪“的元素,试图打造全球 宇宙。
第一部,是当时整个”速度与激情“宇宙的开山之作,第二部,是为塑造布莱恩的人物形象,而确立“速度与激情”双雄的核心之作,第三部,虽是番外篇,但是实为独立形象影片,为开拓版,留下伏笔。
第四部,将前三部的人物引出并带出了新的人物,正是打造了“速激”宇宙的初始形态。第五部将前作所有的时间线统一,打造出属于“速激”宇宙的金身,制作和口碑达到了当时商业电影的极致,将《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商业价值,推向到了最高潮。
随后环球影业,不紧不慢的推出了《速度与激情6》,来开拓宇宙的未知领域,并且为后续的铺垫留下根基。众所周知,保罗的去世,让《速度与激情》系列陷入了开拓的荒野,因此后面的《速度与激情7》是一场怀念的之作,也是最后的初始版的“速度与激情”宇宙。
不过“速度与激情”宇宙还要继续拓展,于是又推出了《速度与激情8》,但是《速8》的表现到底如何,观众心里很清楚,它依旧是连续“速度与激情”宇宙的一贯作风,大动作,大场面,大制作,大家也都知道钱烧在了哪里。
但下滑的口碑,也不断的透露出“观众”陷入了审美疲劳,能不能起死回生,或者说能不能稳固金身,就得看到时候《速9》的表现了,反正《速9》的拍摄行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为什么?环球影业明知道已经没办法满足观众的期待和胃口,却还是要义无反顾的推出番外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呢?难道不要口碑了吗?
说到底还是投机。
环球影业,虽是好莱坞八大影视公司,历史悠久的巨头影视公司,但本身影视行业就不景气,八大巨头能在新的时代活下来,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在这个数据崛起的时代,那些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新贵,都对影视行业虎视眈眈,谁掌握了这些影视公司,传媒公司,电视公司,便是掌握了未来时代的话语权。
哪怕是环球影业的母公司康卡斯特,也依旧需要每天面临新贵崛起的挑战。因此环球影业,它必须出来赚钱,要盈利,要业绩。可迪士尼下面有福克斯,有漫威,而环球呢?手上的王牌却只有“速度与激情”宇宙。
它必须把自己王牌给亮出来,但是又能太过于锋芒,对于越发醒悟和崛起的全球观众而言,过早的追逐利益,会把自己招牌给砸掉。这点环球影业很清楚,于是番外篇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可进可退,还能够赚钱,到时候强森回归正片,也并不受到任何口碑影响。
本来环球就一直在筹备霍布斯(巨石强森饰演)的独立篇章电影,但因市场难开拓和制作投入的问题,一直被搁置,而强森虽在北美市场上有着很大的票房号召力,但面对大制作的成本,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市场,于是又把斯坦森请来,去号召欧洲的电影市场。这才有了,这部双雄电影。
欧美电影市场上,虽然所创造的经济要少,但“速度与激情”本身是欧美的招牌,在欧美的影响力,远远要超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力。况且最为主要的是,这是一部连环球自己都没信心的番外篇,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但这些问题来到中国内地市场后,是可以直接被忽视掉的。
因为在中国电影薄弱的制作环境下,哪怕是不那么诚心的好莱坞大片之作,来到中国票房也会大卖,就算口碑不好又怎么样,依旧会有人说,这是爆米花电影,看着爽就好了,别太认真,在内地赚大钱,豪取十几亿的票房这不是问题。
往以前看,这样的案例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