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像总说着国漫的崛起,但事实上国漫的崛起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容易,自《哪吒》成为现象级电影之后,后面档期的《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连续15日斩获单日票房冠军,几乎拦下了大部分的票房成绩,而我们的国产和新进口影片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新片《攀岩者》的尴尬。
在院线未正式公映之前,大众和媒体就已经将《攀岩者》的口碑吹爆了,在豆瓣上也取得了9.0的高分成绩,在此之前一直被认为将会是一批票房的黑马,但在正式上映之后,3天仅取得2000万的票房成绩,最终预测票房只有3295.7万元的票房。
当然《攀岩者》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它虽有着好口碑,但毕竟是作为美国的纪录片来上映的,而纪录片本身就在现代的娱乐消费下的影视市场并不太好,《攀岩者》的上映,票房上的失利也早有预感。
印度“开挂片”《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的水土不服。
早前的《宝莱坞机器人》凭借着巨大的脑洞和好莱坞水平的制作,赢得了东方市场的喜欢,并在豆瓣上也取得了7.0的好评分,几年之后,印度电影想继续踩着这个IP,在全球的影视市场大赚一笔,但在续作出来之后,全球也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它在欧美电影市场遭到碰壁,毕竟影片的制片团队全是由好莱坞制作团队出来的,而在欧美市场这样题材脑洞的影片并不少,《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并未能够取悦欧美观众。
在日本市场也没好到那里去,电影被划分到了儿童观影推荐中去,电影票房几乎是颗粒无收。到了中国大陆,则更是陷入了低口碑低票房低排片的尴尬中去,这没办法,全球的观众都对印度动不动就“歌舞”的桥段水土不服。
日本电影《检察方的罪人》的定位故障。
这部影片其实在海内外有着一致叫好的口碑,在日本本土也是掀起了一阵海浪,在日本正式上映的3周后,《检查方罪人》也最终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从一个案件入手,探索正义的悬疑片,通过几组人物关系和剧情的隐喻进展,成为了“二战视角”的讽刺片,直指当今权贵。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谓“极端”和“标签“式的”主题,让影片的排片受到了一定的“正确性”的影响,但本身有些事情就无对错,影片的所蕴含的“”意思“”实在是有点浓重,所以在票房上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
中国老戏骨的《最长1枪》的失策。
这部影片,早在17年底就已经在戛纳上发布了自己的先行预告,导演也宣称电影将会在年底和大家见面。但这一等就是直接等了2年半的时间,而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清楚,但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来看,实在是有点一流演员,二流编剧,三流导演的感觉。
在没有剧情硬核支撑的条件下,《最长1枪》即使拥有者王志文,李立群,余男等这众多的老戏骨,但依旧无法带动整个影片的票房,目前《最长1枪》上映已经3天票房仅还不到600万,令人寒心。
《罗小黑战记》喜提单日票房新榜单,国漫崛起之路也走上正轨。
在全网舆论和媒体人的一致叫好下,《罗小黑战记》成功被赋予了接捧《哪吒》的重任。最后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错,豆瓣上也是取得了8.8分的好评,上映首日4322.9万元的票房,上映2天也取得近7000万的票房,并且有望能够在上映50小时内破亿。
不过这个成绩看似很好,但相比起霸占榜单的《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和《哪吒》而言,它的单日票房以及排片和关注度指数,远远不足“两位老前辈”,从大数据的预测来看,它的最终票房很有可能仅停留在3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