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被它给刷屏了,自从它拿下了金棕榈之后,走到哪里火到哪里。
我说《寄生虫》它是这个夏天最牛的影片,我想应该没有任何反对。在片源还没有正式上线流媒体之前,在内地就已经上了好几波热搜。
先是5月喜夺金棕榈,随后7月被宣布在First影展上将作为闭幕式影片进行展映,其后又正式在香港上映。等到我们再看到它的消息的时候,7月27日,《寄生虫》因为“技术原因”取消再First影展的放映。
不过这还是无法阻碍观众们的热情,8月6日《寄生虫》就已经上线韩国公开的流媒体平台了。老手门都知道,公开意味着有片源了,官方途径走不通,咱们还可以走“非官方”途径。然后正当大家积极努力找“非官方途径”的时候。
字幕组也开始于官方默契上了,因为版权的问题,字幕组就不发片源视频了,直接给下架了。大家想看的只是以其他的方式去寻找。鬼知道那一夜,有多少人明天明明还要上班,却还在这里彻夜等待这字幕组发片源,最后等到的却是这个消息。这就来气了,有些人气愤的睡觉去了,有些人干脆直接去看生肉,看着机翻,用着同声传译也要把这部影片给看了。
豆瓣上开局9.2,现在8.9,夏季全球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它到底牛在哪里了?
毋庸置疑,《寄生虫》是今夏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除了那些电影语言中的伏笔和讽刺的深刻话题,单是从类型片的角度来看,就已经足以让观众们直喊过瘾了。多重反转,悬疑惊悚,早已经把观众们的内容给牢牢的抓住了。
前半段,电影就已经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基宇一家四口计划轮流进入富人家工作,他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富人们解雇之前的佣人,从而聘用自己?他们的计划能成功吗?会不会遭遇到意外的事故露出破绽?富人们都是傻子不会怀疑的吗?
后半段,当基宇进入富人家之后,前佣人的回马枪,直接令屏幕前的观众们大吸一口凉气。让观众们感受到最为意外的是,前佣人还带回来一个惊人的秘密,而基宇知道这个秘密之后,与前佣人互相争夺个你死我活,还说是联手去解答这惊人的秘密后的真相。基宇一家四口命运如何,前佣人命运如何,富人的命运又将如何?
即使悬疑惊悚,并非是《寄生虫》所想要传递的东西,但是在这种环环相扣的设定之下,导演到底是想说什么呢?或者换句话来说,下一个故事会是什么呢?你哪怕低头玩了会手机,就可能会丢失影片中重要的细节或是关键矛盾点。这样的电影实在是太爽,关是从这点的设计上,它已经足以打败一众同类型的影片。
但如果《寄生虫》只是仅仅让你感官上受到刺激了,又怎能够打破评委重围,顺利拿下今年的戛纳金棕榈呢?显然《寄生虫》不会只是单纯的让你爽,它会让你哭,让你因为在黑暗中的无可奈何和现实的真相,而哭泣不止。
所以与其说,《寄生虫》是感官大片,倒不如说它是一部现实的寓言大片,处处都埋好了痛点,直戳观众最真实的内心。海报上就已经揭示了一切,两家人两阶层,穿鞋子的富人,赤脚还腿上有蟑螂的穷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故事,我们看的太多,但《寄生虫》觉得能够让你耳目一新,这里我不剧透,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各显神通,自己去看。
但《寄生虫》它也并不完美,它在脸谱化的同时,把那些真实的东西给丢掉了。在富人和穷人之间阶层太固化,我相信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下意识的感受便是,一切实在是太巧合太顺利了,可是在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的巧合和顺利的事情。
即便如此,《寄生虫》也依旧值得我们一刷,二刷,三刷。毕竟它所传递的信息已经够了,大家也自能够去辨别是非,这是《寄生虫》能够最为厉害的地方,问题我已经全部抛给你了,看见的东西自己去找,答案你自己去找,我只做到了我能做的。
因为《寄生虫》毕竟它是一部商业电影作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必要舍弃些东西,只是没想到的是,哪怕是已经阉割过了,却还是没逃过技术原因,可惜中还有些无奈,只是不知道,下一部因“技术原因”而下架的影片又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