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数字中台、数字主线、数字孪生等概念的内涵及作用,打通端到端价值链,以数据为驱动,赋能企业研发、制造、营销、运营和服务等核心业务创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等知名专家推荐
编辑推荐
站位高:立足于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重大课题,抓住2020年我国“新基建”的两大重点方向——5G和工业互联网。
内容新:系统阐述工业互联网、数字中台、数字主线、数字孪生等新生概念的内涵及作用,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国制造业基础的改造、提升,通过数字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者背景强大:PTC(美国参数技术公司)是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公司之一、物联网及增强现实领域领导者、具有Gartner工业物联网平台魔力象限“远见者”称号、被IDC MarketScape评为全球工业物联网平台领导者、被慧与公司(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评为“2019年度新锐及物联网解决方案最佳技术合作伙伴”、被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评为全球PLM市场技术引领者。
众多知名专家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上海大学终审教授方明伦、中国发明协会常务理事赵敏作序,同济大学工业4.0工厂主任陈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李杰、优也公司首席科学家郭朝晖、北京兰光创新董事长朱铎先、北京联讯动力总经理林雪萍、ThoughtWorks 数据智能总经理史凯、e-works数字化企业网CEO黄培推荐。
内容提要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运用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很多企业都在做的工作。然而,一些企业和管理人员往往将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技术投资相混淆。
本书将引领读者重新审视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如何利用数字主线打通企业端到端价值链,以数据为驱动,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赋能企业研发、制造、营销、运营和服务等核心业务的创新,从而在新的行业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同时,本书基于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结合国内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现状,为正在转型或即将转型的企业提供了如何以工业互联网重构数字企业、正确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以及从事研发、制造、营销、运营和服务工作的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者介绍
施战备
上海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毕业;
自2002年进入企业数字化研发和制造领域,先后就职于达索和PTC公司,经历了从售后实施到售前规划的各个职位,在航空、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和业务能力;
曾负责PTC工业物联网技术团队,主导参与了多个国内大型集团企业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规划落地,对工业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实施应用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心得;
主导编写了PTC《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智能制造白皮书》等。
秦 成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毕业;
目前担任PTC中国区技术总监、PTC技术生态联盟会长,领导中国区售前技术团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及IT战略、规划、咨询和技术等专业化服务;
在CAD、PLM、ALM、IoT、AR软件领域有近10年的应用与服务经验,负责或参与过汽车与交通运输、国防军工、工程机械、高科技电子、能源等行业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咨询及实施工作;
近5年专注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咨询与新技术落地应用。
张锦存
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发动机专业;
目前担任PTC中国区汽车行业高级技术经理,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规划与技术服务;
具有7年汽车发动机设计与管理经验,13年工业领域研发、制造、服务等全过程信息化解决方案咨询与实施经验,技术范围包括PLM、ALM、IoT、AR等多个领域,客户涵盖汽车、工程机械、铁路、船舶、兵器、能源等众多行业的领先企业;
近3年致力于以工业互联网技术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落地工作。
刘丽兰
上海大学机自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科协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机器人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董事,上海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主要研究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围绕信息物理融合技术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感知与融合模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制造过程的实时分析决策,实现以工艺为主线的产品质量一致性管控,成果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钢铁等领域;
先后获得过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一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
简要目录
第1章 企业数字化转型
第2章 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概念解析
第3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
第4章 数字化转型体系架构
第5章 数字化研发转型
第6章 数字化制造转型
第7章 数字化营销转型
第8章 数字化运营与服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