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心理学:人为什么会幸灾乐祸

2019-10-20   普华文化

2009年11月27日,老虎伍兹开着自己的卡迪拉克SUV,撞上了路边的消防栓和一棵树。与此同时,这场交通事故也拉开了世界上最赚钱球星震惊世人的丑闻序幕。据报道,事故发生时,老虎伍兹的妻子用一根高尔夫球杆打碎车窗才将伍兹救了出来。所以当伍兹偷腥,夫妻反目的新闻四起时,伍兹的节操恰似那车窗玻璃,碎了一地。

随着丑闻的爆发,这个在世人面前一直扮演着卓越的顾家男人的运动明星,实际上却是一位婚外性爱的贪吃蛇,一位给情人和性工作者发送恶俗短消息的性瘾患者。几乎一夜之间,老虎伍兹沦为笑柄,甚至有一个网站和推特账号专门用来传播关于他的笑话。


一个德语单词很恰当地描绘了人们对于伍兹丑闻所表现出的怪异的喜悦。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准确形容了人们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快乐。关于幸灾乐祸和其他社会情感,肯塔基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H. Smith)做了一些研究,并已经出版了一本关于“幸灾乐祸”的书。

人为什么会幸灾乐祸

史密斯在这本书中认为,幸灾乐祸这个看起来有悖常理的情感,对人来说是有适应意义的。人们多通过社会比较,来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在社会中的地位,他认为幸灾乐祸就来源于社会性比较。一些研究表明猴子和狗也会和自己的同类攀比,所以说乐于比较似乎是天性使然。

心理学家罗伊• 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和布拉德•布什曼(Brad J. Bushman)将自私的冲动和自我控制之间的斗争称为“人类灵魂最基本矛盾”,这一点从幸灾乐祸中似乎能窥见一斑。喧嚣网站(The Rumpus)宝贝糖(Dear Sugar)专栏作者谢丽尔•史翠德(Cheryl Strayed)说过:“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头猛兽。我们都期待被接受、被爱和尊重。”

但生活毕竟并非事事顺心,当我们遇上某个人,并且他更受别人欢迎、爱戴和尊重的时候,我们本能地就想诋毁他,把他变成和我们一样的人。当一个偶发的事件,比如丑闻恰恰能满足我们这种愿望时,幸灾乐祸便随之产生了。诗人克莱夫•詹姆斯(Clive James)在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情感——“听闻死对头的书正廉价处理,我内心涌起欢愉。”

当我们难以忍受嫉妒引发的痛苦时,幸灾乐祸就成了有效的止痛剂。史密斯博士认为,老虎伍兹在高尔夫球场上的巨大成功和看似完美的生活——美丽的妻子、温馨的家庭和毫无污点的声誉,和普通人的平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不管人们喜欢高尔夫与否都经受着这样的对比落差。尽管有些人确实非常喜欢伍兹并用其成功激励自己,随着丑闻的爆出,这些人可能更觉得自尊受损。所以伍兹的性丑闻降低了其社会地位,并让那些他的嫉妒者自我感觉良好起来。




17世纪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幽默来源于人们突然觉察到的自身优越感。史密斯博士也写到,将名人拉下神坛的确能给普通民众带来意外的狂欢,而我们的文化正是在这种狂欢中繁荣。他问:“我们看电视是为了更加了解人类生活么?”“得了吧!我们喜欢看那些尴尬的场景不过是让我们对自己搬不上荧屏的平庸生活感觉好一点儿而已。”

这样的情感需求也养活了八卦杂志。史密斯博士和印度心理学家卡迪•鲍彻(Katie Boucher)对著名八卦杂志《国家询问者》(The National Enquirer)十周内容的分析结果表明,一个明星的社会地位越高,该杂志越有可能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他们的负面新闻上。

并且,当某个人在道德上优于我们的人犯错时,我们似乎更加享受幸灾乐祸的心情。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勃诺瓦•莫林(Benoît Monin)的一个研究表明,仅仅向肉食者呈现素食者的图片就能引起肉食者道德上的自卑感。史密斯博士说:“素食者根本不用说什么,他们的存在对于肉食者来说就是一种道德上的刺激。”如果能证实这些素食者的虚伪就会缓解他们所带来的道德焦虑,所以如果能逮到素食者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大块牛排,就会激发一种强烈的幸灾乐祸感。人们就会想:“差点就相信自己道德上有问题,现在终于能重新审视那些光鲜靓丽的道德楷模了。”

幸灾乐祸并不是复仇

从传统的定义来看,幸灾乐祸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多产生于那些不能左右别人苦难的旁观者。但史密斯博士认为这样的划分太过狭隘了,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某人的苦难中扮演了角色,可能让情况变得更复杂,但是这样也不能避免幸灾乐祸的情绪。

然而,如果将幸灾乐祸扩展到复仇,或者其他行为上,反而会剥夺这种情绪所带来的特殊满足感。因为正是由于人们没有参与别人的不幸,仅仅是围观才会给幸灾乐祸一种真正的愉悦,并且认为这种愉悦是合理存在的——“你栽了个大跟头,哈哈哈,这可和我没什么关系。”

史密斯认为说,我们不应该将“幸灾乐祸”妖魔化。不要一味否认自己人性中的黑暗面,当有机会体验时最好学会享受它。尽管这种情绪看起来有些负面,但是幸灾乐祸能提升我们的自身价值并且时常提醒着我们即使那些最值得嫉妒的人也会有摔跟头的一天——就像我们一样。

推荐阅读

当看到参加电视真人秀的选手被羞辱,听说政客的丑闻被曝光,甚至目睹自己妒忌的朋友遭遇挫折时,我们为什么会偷着乐呢?虽然大多数人都有幸灾乐祸——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负面的社会情绪,但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承认呢?

《暗黑心理学:幸灾乐祸与人性的阴暗面》从历史、政治、文学、体育、娱乐、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撷取了大量震撼人心的案例,深入剖析了幸灾乐祸现象产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和造成的后果,并通过挖掘社会比较、妒忌、自卑感和优越感与幸灾乐祸的关系,揭示了潜伏于人性深处的黑暗面,为我们全面、彻底地洞察人性奥秘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