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评选天津最不出名的桥,进步桥肯定排在前三名。这座桥西起南开区通南路,东接河北区进步道,一端是高楼林立的21世纪商圈,另一端是前意奥两国租借地的小洋楼群。
进步桥全景
作为2007年才建成通车的“晚辈”桥,它的上游是历史厚重的金汤桥,下游是美轮美奂的北安桥,因此这座形似子弹头列车的现代化百米大桥,只有在海河夜景中才有一席之地。
进步桥夜景
不过进步桥虽然是“弟弟”,但它实际上是真正的“左右冯袁”——冯国璋、袁世凯两位民国大总统的旧居坐镇该桥的河北区一侧。
这是因为当时奥匈帝国租界建立后,该地与天津老城隔河相望,闲时可以欣赏海河迤逦风光,有所行动时与火车站近在咫尺,因此自然成为一部分北洋军阀政客落脚天津的首选之地。
最早在奥租界添置房产的是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冯国璋。其后,吉林督军鲍贵卿、湖北督军王占元、国务总理王士珍、龚心湛、大总统曹锟等人,卸职后都曾在奥租界建房居住。这些寓公进入租界所带来了大量财富,推动了租界的建设和发展。
袁世凯故居
尤其是在随后的动荡时期,不少失意下野的中国政界人物住进了这里,让这里成为仅次于五大道的小洋楼聚居区。
如果从进步桥进入河北区,意大利、奥地利风格的小洋楼目不暇给,让人仿佛回到了18世纪的欧洲。
意式风情区俯拍
而反向而行,过桥沿着通南路、南马路而行,左手侧就是繁华的南市,右手边也是人口密集的东南角地带。尤其是21世纪以来,这条马路的两侧,写字楼、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整条街都大踏步进入信息、智能时代,连车速仿佛都比河对岸要快了不少。
于是,民国的小洋楼与21世纪的写字楼隔河而立,列车式的进步桥,仿佛带着我们穿越百年,让人们在古典与现代中无缝切换。
文稿/刘晶
责编/采芹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