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帝国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一个蕞尔小邦成长为世界霸主。然而,西班牙崛起得快,衰落得也快。其鼎盛期仅仅维持了一百年左右。
用今天的话说,西班牙是第一个享受全球化红利的国家。西班牙最早发现了美洲大陆,通过美洲的殖民地,西班牙的疆域扩充了好几倍。这些殖民地涵盖今天的美国南部,整个中美洲,以及南美洲西部和北部的大片地区,几乎囊括了西半球最富饶的土地。
西班牙人在美洲烧杀掳掠,还带去了欧洲的病菌,导致美洲的原住人口下降了4/5。西班牙人从美洲输入白银,积累了巨额财富,其陆海军一度打遍天下无敌手。
后来,西班牙遭到了英国的挑战。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海军对决,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从此世界霸主易位,西班牙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
无敌舰队的覆灭,被很多人当成西班牙衰落的标志。但事实却是,无敌舰队尽管遭受重创,没过几年,西班牙人就重建了他们的海军,而且规模比无敌舰队时期的更大。依靠这支舰队,西班牙人成功击退了英国人的进攻,重新控制了大西洋航路。所谓“海上霸权”易主的说法,至少还得过半个世纪才成立。
还有人觉得,西班牙帝国的没落,和它在美洲的殖民掠夺有关。西班牙从美洲获得了数不尽的金银,他们都用来干啥呢?盖教堂、造宫殿,以及贵族们的各种奢侈享受。结果呢?统治者的生活腐化堕落了,国家就衰败了。
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你想啊,如果国家变得富有就会停滞不前,那么后来的英国、法国与荷兰这些国家,不也从全球化中获得了大量财富吗?为什么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就没有“腐化堕落”呢?这背后显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让我们回到西班牙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你是否发现,西班牙的领土,除了海外殖民地以外,在欧洲也占了很大比例。今天的中欧地区、意大利南部,还有地中海上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曾经都是西班牙的。为什么会这样?
绿色区域为西班牙全盛时期全球版图(合并了葡萄牙后,葡萄牙殖民地也被列入)
这就有必要回顾一下西班牙的历史了。
确切地说,西班牙帝国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母国,还有欧洲帝国,以及美洲的殖民地。这三大区域构成了一个三元体系,其治理结构也大不相同。
15世纪下半叶,伊莎贝拉女王与费迪南二世通婚,将伊比利亚半岛内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王国合并,这就是今天西班牙王国的雏形。
伊莎贝拉女王
夫妻俩的都很能干。上台之后,两人便致力于集权化改革,他们废除了骑士的特权,没收骑士的土地。驱逐周边地区的诸侯,拆除他们的城堡。城镇的自治权被取消,改由政府直接任命当地的行政长官。另外,他们还免去了教士与贵族出席议会的权力,并将教会的封地收归国有。
伊莎贝拉与斐迪南二世励精图治,把西班牙成功打造成一个集权国家。也为帝国的黄金岁月做好了铺垫。
伊莎贝拉于1504年去世,她的女儿胡安娜嫁给了奥地利的菲利普,他们的长子,即查理五世,是西班牙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查理五世
查理五世非常幸运,他刚一出生,便拥有了欧洲的好多片领地,它们主要位于现在的德国与奥地利境内,还包括法国的部分地区,以及今天的荷兰,那时候叫做尼德兰。
这些地区可是欧洲的心脏,乃名副其实的膏腴之地。别的不说,光是一个荷兰,就会给帝国提供大量的商业税收。查理五世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你也许会问,这么多土地是怎么来的?难道是靠武力打下来的吗?当然不是,它们都是通过继承获得的。
查理五世他爹,也就是奥地利的菲利普,来自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菲利普的父亲马克西米安一世,曾做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个哈布斯堡家族一度是欧洲最显赫的家族,很多成员不是国王就是王后。欧洲的不少国家,都曾经是他们的地盘。
不过,这个家族很奇葩,别人用武力取得天下,而哈布斯堡则是通过结婚。只要和当地的统治者通婚,哈布斯堡家族就获得了该土地的继承权。马克西米安就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中欧与尼德兰的。
查理五世是个野心家,他大半生都在东征西讨中度过。相继击败了法国与奥斯曼帝国,获得了意大利南部的大片土地。占领意大利后,整个地中海西部的海域,已经纳入了他的掌控范围。
查理五世的另一项功绩是开发了美洲。在他统治期间,西班牙人在美洲相继征服了印加帝国与阿兹特克帝国,并第一次把触角伸向了北美大陆,在当地建立了首个欧洲人的殖民点。
查理五世的统治区域如此广阔,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前面说过,西班牙帝国属于一个三元结构:本土、欧洲与海外。其中,集权化程度最高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母国。但随着疆域的扩大,查理五世的宫廷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他们包括意大利人、弗兰德人、勃艮第人等等,堪称一支“国际化”的政府团队。
这位国王所经营的,是一个跨国的家族企业,它们的人口,文化与经济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并非所有地区都愿意臣服于西班牙的统治。所以,查理五世只能在各地设置政务院和委员会,它们享有相当程度的自治权,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尽管查理五世为加强统治,在每个区域设立了统一的部级机构,并向各地派遣总督。然而,总督的权力非常有限,他们不断受到来自委员会、行政院以及当地贵族的掣肘。很多时候,他们甚至都无法对下属发号施令。
这样的国家可想而知,中央政府的权威形同虚设。个别地区如尼德兰,在查理五世统治的末期更是爆发了叛乱。到了16世纪五十年代,整个欧洲可供查理直接调遣的军队,也就区区15万人。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两个地区同时爆发战争,国王的军队就不够用了。
当查理五世的继承者腓力二世登基时,西班牙帝国虽在名义上掌管着欧洲的四片大领地,实际情况却是各自为政,帝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要是没有来自美洲的白银,西班牙早已分崩离析。
腓力二世
相比欧洲的一团乱麻,西班牙对美洲的统治则要轻松的多。美洲殖民地基本上由帝国直接管辖,总督在当地享有绝对的统治权。随着一座座大型银矿被发现,美洲开始向西班牙源源不断地输血,支撑了帝国的财政大厦。
即便如此,巅峰时期的白银进口量,也只占财政收入的25%左右。其余的白银,是以走私的方式进口的,故难以做出准确的统计,据说达公开进口量的两倍左右。
对腓力二世而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依旧来自于伊比利亚半岛,它包括传统的商业税,向教士和平民征收的宗教税,以及穷人所提供的徭役,还有向中产阶级发放国债。
凭借殖民地贸易与本土税收,西班牙帝国在腓力二世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美洲的白银功不可没,不过,西班牙马上就要尝到代价。
首先,随着美洲移民的增加,当地对葡萄酒和橄榄油这类商品的需求也在上升。它们在当地难以生产,所以地中海气候的西班牙,就成了这类商品的主要供应地。因为长途贸易的缘故,葡萄酒和橄榄油的利润非常丰厚,结果就促使不少西班牙贵族选择种植葡萄和橄榄,而不再种植谷物。
这样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了国内的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作物的种植。葡萄园和橄榄园对人力的要求,与谷物农田完全不同,很多农民失去了工作,在农村地区,仅有三分之一的男性从事农业生产。西班牙也从昔日的谷物出口国,变成了谷物进口国。
粮食需要依赖国外进口,意味着西班牙农业过早地迎来萎缩。如果它的制造业能够繁荣起来,还可以吸纳剩余的劳动力。然而,西班牙的制造业也面临重重困难,其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来自美洲的白银。
白银的大规模涌入,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生活成本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成本的增加,遏制了西班牙国内纺织业的发展,让西班牙经济步入了死循环。
伊比利亚曾经盛产羊毛,现如今,广大农田草场变成了种植园,而通货膨胀也给纺织业带来了持久的劣势。来自英、法、尼德兰等国的纺织品,由于价格便宜,纷纷入侵西班牙本土市场,甚至远销美洲,取代了伊比利亚半岛昂贵的布匹与羊毛。这就进一步压缩了西班牙国内制造业的生存空间。
随着美洲农业的发展,殖民地对旧大陆商品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农产品转变成制造业产品,而这恰恰是西班牙所欠缺的。所以,西班牙只能先从英国或者荷兰商人那里购买,再转售到殖民地,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到了16世纪中叶,西班牙对美洲的贸易额已经下降60%。
所以从长远来看,美洲的财富并没有造福西班牙,反而使它失去了经济上的竞争力,而西班牙还要依靠这笔财富,作为在欧洲的战争开销。
腓力二世把西班牙帝国带向了全盛时期,其文治武功较查理五世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先是阻断了奥斯曼帝国的海上进攻,随后又吞并了葡萄牙,将葡萄牙的海外领地悉数并入版图。不过,西班牙人在北方却遇到了麻烦,尼德兰爆发资产阶级起义,宣布脱离西班牙的统治,尽管之后西班牙一度收复了尼德兰南部,但是多年的战争,却严重消耗了帝国的财政,使西班牙无力再对这些地区实施有效统治。
到了1627年,西班牙已经濒临破产,对如此家大业大的帝国而言,这简直不可思议。然而,西班牙所统治的欧洲领地,大多数都不能为帝国提供财政支持。就拿与西班牙邻近的葡萄牙来说吧,这里从未向西班牙政府交过一分钱,而西班牙给葡萄牙有限的财政补贴,只够维持当地的治安。
至于意大利呢?也没好不到哪儿去,这里仅仅向西班牙提供过一次年贡,而且数额少得可怜。然而,西班牙却得向这些地区派遣守卫部队,光是日常开销就远远超过了所获得的年贡。
尼德兰就更惨了,西班牙连年向这里派兵,始终入不敷出。西班牙对尼德兰的经营,根本就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所以,西班牙帝国徒有表面上的强大,它的内核却不堪一击,治理模式是东拼西凑而成的。这就好比一家企业,凭借着自己财大气粗,一口气收购了好几家公司。本以为收购之后能够扩大营业额,殊不知,由于制度整合的不充分,反而让这个庞然大物步履维艰,不断地陷入亏损境地。
西班牙帝国就是这样一家大公司,哈布斯堡家族为它提供了庞大的领地,美洲的殖民地为其带来数不尽的财富。然而,规模与财富没能换来公司体制的健康运行,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人员各自为政,相互倾轧。总部甚至无法从分公司获得足够的收入。
更糟糕的是,在这家企业四周,已经出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他们警惕地看着这头笨重的恐龙,随时准备将其掀翻。法国觊觎着西班牙的欧洲领地,英国则要夺取西班牙的海上霸权。他们左右夹攻,摧毁了西班牙帝国最后的荣耀。
随着查理二世的去世,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统治寿终正寝。到了17世纪下半叶,帝国财政连年赤字,国内工业萧条,失业严重,货币体系几乎崩塌。西班牙再无力量,与新崛起的对手相抗衡。
今天我们经常说,“一手好牌,被XX人打烂了。”这句话通常的含义是:错误的决策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即便你手上的资源再好,也帮不了你。但是很多时候,将一手好牌打烂,不见得是由于人的主观原因,如果你没有搭建好一个成熟的制度体系,则无论多好的资源,都可能在这个体系中成为烂牌。西班牙帝国的衰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