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九亿中国人一样,生活在一座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县城。我周边的大学生并不多,985、211的毕业生更是屈指可数,大家的月收入一般也就三四千块钱,不是大家不努力,而是小县城的机会真的不多。
我周围的人们,把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当成一生最大的成功。在这里,公务员是婚恋市场上最抢手的一群人,是个体工商户、私企员工羡慕的对象。其实,在县城里,私企也很少,规模更是小得可怜,收入也只是混个温饱。对于公务员这样的“铁饭碗”,自然须仰视才能见。
小县城的生活节奏很慢,人们的工作也并不很忙碌。居民休闲的方式主要是看电视、跳广场舞,当然,打麻将的人是最多的。
在小县城里,打麻将是人们与亲朋好友交流的主要方式,人们打麻将中交流,拉近距离,建立人情关系。麻将馆成为大家展现体面生活的好去处,也隐含着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阶层、地位、文化等认同上的困惑,以及社会转型中缺失的自我。
现在,打麻将已并不是县城人的专利,麻将之风早已蔓延到广袤的农村。以前的农民普遍认为打麻将是有钱闲人的“不务正业”,喜欢打麻将的人并不很多;但现在村里打麻将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打麻将成为留在家里的妇女闲暇时的休闲方式,成为麻将的主力军,连一些老人也参与其中。
现在,麻将馆遍地开花,生意红红火火。一般从中午开始,人们就陆续来到麻将馆,有些人晚饭后也会去麻将馆。有些不打牌的人,也愿意进麻将馆。因为大家在家不知道做什么,麻将馆里熟人多,也算是一个社交场所了。
麻将馆内,似乎永远都弥漫着廉价的茶水香味和劣质香烟的烟味,中间夹带着麻将的碰撞声与人的呼喊声:"自摸!"、“娘的,这破手气!”——这些,似乎就是县城中的生活。
县城里的麻将馆,打一场麻将输赢一般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之间,到底算不算赌博,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只要耍钱就算赌博;也有人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纯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了一种利益关系。但是在中国县级城市,生活节奏还是比较缓慢,人与人之间还是熟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介于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与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衔接方式,这种关系必须涉及到钱也要有情感。打麻将是钱的关系又是情感的关系。这样的打牌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以交流感情为主,所以算不上是赌博。
一般来说,老年人喜欢去专门的老年茶馆打输赢不大的小麻将。那里都是些老顾客,打麻将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赌,就是为了混时间。这种麻将馆收费也低,一般每个人只要交上三两块钱,就能坐一整天,还有免费的茶水。很多老人打完几把后,便坐在一起摆龙门阵,麻将馆也成为县城的“新闻发布会场”。张家李家的事,没有泡麻将馆的老人不知道的。
县城里有很大一部分中青年人也喜欢打麻将。他们有的是各单位的职工,也有的是一些灵活就业者,他们往往喜欢在一些弄堂里比较隐蔽的麻将馆里打麻将,因为政府有时会来抓赌,只要牌桌上有钱,就当场没收;严重的还要受到处分。所以,他们不去街面上的麻将馆,而是喜欢躲起来进行“地下活动”。
县城里也有少数比较高级的麻将馆,里面装修考究,收费较高,通宵开放。这样的茶楼有营业执照,并处于公安局的监管之下。在县城人的心目中,这些茶楼老板都是“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社会型大哥,虽然这里私密性更好,但有很多人不愿意与这样的大哥发生关系,再加上收费也贵,所以在这里面打麻将的人往往非富即贵,普通人并不是太多。
按理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很多,为什么打麻将的人却越来越多呢?这是因为麻将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还有一定的利益诱惑。几个人凑在一起,如果不打钱,恐怕没人愿意跟你打。谁都想赢钱。
一般来说,县城人里,会打麻将的占了绝大多数,但他们也并非天天打麻将,一个星期打两三次的人比较多,每天都打麻将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当然,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们属于每天去麻将馆打点小麻将的特殊人群。大部分人过年过节或者休息日才会打麻将,或者下了班后,有时也会去打几把。
打麻将是相熟的人的一种娱乐和交往方式,所以在过年过节与亲朋聚会时,打麻将成为县城民众的狂欢。特别是在春节这个一年一次的特殊时刻,人们与一年里也没有怎么接触的关系人,通过打麻将能更好的增加接触和交流。春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暂时逃离正常生活秩序的港湾,麻将也成为自我宣泄、舒缓平时紧张的神经的一种方式。
县城里的家庭式麻将馆很多,一般规模不大,只有四五张麻将机的占了多数。打麻将的时段一般以下午、晚上为主,每一桌老板收二十到五十元的费用。这个费用包含了场地、机麻、每人一杯茶饮的费用,一般由一桌上每一局赢了钱的牌客从赢资里面抽取。很多麻将馆还开有小卖部,卖些香烟、饮料或者方便面之类。如果天天满座,收入在县一级的人们中来说,还是很可观的。
麻将馆的生意好坏,与老板平时的做人有着极大的关系。来打麻将的都是邻居或者熟人为主,所以老板也会在平时注意主动拉近和邻居的关系。有的麻将馆老板说,开了麻将馆后,一天散出去的烟都要两三包,这话应该是真的。开了麻将馆后,老板看到熟人都会主动打招呼,遇到打牌需要借钱的牌客一般也不会拒绝,随和的态度才能让牌客下次还愿意来这个麻将馆打牌。当然,老板借钱也会看人的,遇到那种没什么正当收入的,也不会借。
有些牌客也有自己的圈子,并且只和他自己圈子的人打牌。这些人一般都是有着正当职业和收入的人,有着完整的家庭,一般不和外人打牌。因为你不知道外人的性格,有些人打牌输了,就吃不得亏,嘴里总是不干不净的,或者耍脾气。
中国人强调圈子文化,每个人总愿意跟圈子内的人发生关系。这些圈子包括职业圈、同学圈、朋友圈,当然还有麻将圈。对麻将圈的人来说,打麻将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社交圈子的一种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社交体验和精神愉悦。
有些人也会承认,沉迷打麻将是一种混日子”。但是,现在县级地区的人们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可精神生活没有人引导,人们“除了钱不知道玩什么”。麻将由于自身的魅力,可以在条件一样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战术,去战胜别人,这种斗智的较量极富刺激,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喜爱。
在各种休闲方式中,除了 看电视之外,县一级的人们并没有什么太多太好的休闲方式。听音乐、户外游是那些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都较高的市民的选择,打麻将则是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较一般的市民的普遍选择。
也不是县一级的人们不懂得精神享受,不是他们不想去旅游,也不是他们不想去喝咖啡,而是他们的经济能力不允许。加上县以下的广大农村没有咖啡馆,没有公园,他们还能选择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