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说可以把粮食交给国际市场;不,我们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2021-05-24   笑语千年

原标题:公知说可以把粮食交给国际市场;不,我们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袁老与世长辞,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无限怀的同时,也引起了国人对粮食重要性的深思。

众所周知,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我国才要把发展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没有粮食,就不用谈国家的稳定。基本温饱无法解决,其他的发展就只是空想,是空中楼阁。粮食是人民生存的必需品,一定的粮食储备对稳定人民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如史无前例的取消农业税,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如北大荒),保证一定数量的农业生产面积不受侵占,以优惠价收购农民余粮等等,来稳定农村劳动力,以保证粮食的生产。

但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要误导大家。他们说解决粮食问题不用靠自己努力,不用靠耕地,靠制度就行了,粮食在国际市场就能买到,不用自己费心费力的解决粮食问题。

这些人里,一个账号名“王局志安”的,叫得最凶。

查了一下,这个“王局志安”是何方神圣?老网民对他很熟悉,新网民就不一定了。所以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王局志安”。

“王局志安”本名王志安,毕业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前央视记者,新京报首席调查记者、媒体编辑、策划。

有了这个身份,王志安的微博也曾拥有700万粉丝,是公知圈里响当当的“头牌”。

但是,他和很多公知一样崇日媚美,多次在网上挑战国人的民族情绪底线,最后在2019年被全网封号。

王志安在被全网封杀后,于2019年办了移民手续,移民日本,变成了一个日本人。这下他更加有恃无恐了,屡次在境外社交平台上表演着吹日、舔美、攻击污蔑抹黑中国的“拿手好戏”。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日本决定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一事。王志安多次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为日本辩护,说什么“日本的核废水都是经过严格处理的”、“辐射量已经被降到了最低”、“放射性元素基本已被过滤”、“国际援能机构和欧美等国家都认可日本的排放办法”等等。

看到了吧,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他的话,稍有头脑的人都不能信。

这个王志安在网络上鼓吹国家应该取消18亿亩耕地红线,因为粮食可以依赖农业贸易。他大概是忘了,庞大的前苏联是怎么解体的吧?

正是因为对国外粮食的依赖,苏联通过向美国出口石油,获得大量进口粮食。可是一旦美国卡住苏联,苏联即刻陷入困境,直接导致了解体。前车之鉴并不算远!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依赖国外粮食,放弃粮食自主权,中国人民不答应!

既然这个王志安拿18亿亩耕地红线说事,那咱们就来聊聊这个18亿亩耕地红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 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 耕地面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果任由耕地面积减少,必然会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18亿亩耕地 “红线 ” 就是党中央确定的关乎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具有长期战略性的意义 。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体现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 , 保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 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 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

根据国土资源发布的《国土资源公报》 显示:从耕地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耕地面积为 18.26亿亩,人均耕地仅仅为 1. 38 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40%。而且,我国耕地资源还面临着耕地荒漠化 、 沙漠化 、 盐碱化和受到污染以及水土流失所引起的耕地质量日趋下降的严重威胁 。

1994年,美国人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警告说:“2030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到 3.69亿吨,不仅中国无法养活自己,世界市场也负担不起。”他还预言,“粮食的危机将使中国的经济奇迹结束,中国的粮食缺口将会越来越大。粮食问题将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 。”2006年 3月 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 ,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 “红线 ”。

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 。如果不能将耕地保有量严格控制在 18亿亩的范围内,势必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和保证国 人吃饭的 “口粮田 ” 造成严重的威胁 。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 , 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要素 , 是农民的 “命根子 ”, 也是农民最主要 、 最可靠的生活保障 。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源 。袁爷爷就说过:“粮食生产安全是最主要的。无论是什么时期,宝中之宝不是黄金,而是粮食。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决保护,绝对不能突破,哪个突破就拿他是问。”

土地是经济学中最活跃的要素,谁土地多,谁就有了发展经济的根基。既然土地的稀缺性无法改变,那么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和追求财富的欲望就只能在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去实现,这是一个经济学原则。

保护耕地一直是我国的 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土地管理法 》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要 “合理利用土地 , 切实保护耕地 ,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耕地效用不仅仅是在耕作中产生多少收益,更重要的是所有耕地作为一个整体给国家提供的一个食物安全保障 , 是国泰民安的基础 , 就像国防能为国家提供安全保障一样,其效用具有整体性 , 是国家每个公民都可以受益的 。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粮食生产和消费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形势依然严峻。党中央多次对耕地保护作出部署安排,彰显了端牢中国饭碗的决心,传递出“耕地保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强烈信号。

中国粮食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这才保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如果中国的粮食安全交给国际市场。那么有个风吹草动,中国的安全稳定必然受到影响。这么浅显的道理,王志安会不懂?只能说他是别有用心!

耕地红线保卫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革命,革命就需要铁的手腕,对敢触红线的人决不能手软,对王志安拿18亿亩耕地红线说事的人,同样不能手软!

我们要永远记住:死守耕地红线,就是保住我们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