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市的街头,经常会看到一些仿佛从动漫世界走出来的女生。她们身着蕾丝荷叶边的古代服饰,全身弥漫着古典气息,“回头率”特别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萝莉”。
这种萝莉服价格不菲,但无数少女仍然趋之若鹜。商家也看到了商机,各种萝莉服饰店、用品店也越来越多。如今社会上“伪娘”盛行,与这种“萝莉”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当今社会的青少年,对 “萝莉”文化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萝莉一词来源于电影《萝莉塔》。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中年男子迷恋一位少女,最终导致自我毁灭的故事。从此“萝莉”便成为了天真、成熟、邪恶、美丽、性感的美少女的代名词。“萝莉”之后被日本动漫发扬光大,在日本也因此诞生了一些对少女产生欲望和兴奋的“萝莉控”。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迅猛成长,日本动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原本处于非主流位置的少女漫画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美雪·美雪》、《未经雕琢》、《美少女战士》和《幸运四叶草》等少女漫画作品的出版发行,“萝莉”风格也受到日本少女们的追捧。
“萝莉”文化契合了日本本土文化的精髓,星野琉璃、木之本樱等经典“萝莉”造型为越来越多的少女所喜爱。慢慢的,“萝莉”便在日本有了新的定义:“外表年龄 8~15 岁,衣着美丽,嗓音稚嫩,相貌甜美的可爱少女”。
这种文化很快渗透到了日本服装界,发展出了各种萝莉风格的服饰。无数年轻女性被“扮嫩、扮可爱”的萝莉风格的服饰吸引,来“扮嫩、扮可爱”。 同时,日本也出现了一些极度喜好“萝莉”的男性,他们或为与“萝莉”性别相反但本质相近的“正太”,或者成为喜欢“萝莉”的“萝莉控”,还有的成为“萝莉”与“正太”的合身—— “萝太”。从“萝莉”到“正太”再到“萝太”,“萝莉”文化里呈现出来的都是一种可爱、甜美、华丽的风格。
日本文化具有很强的“拿来主义”和“改良主义”特性。动漫的创作者通过研究不同观众的偏好,会针对不同阶层和年龄特征制作具有相同主题的作品,逐渐形成了日本动漫分类细致、题材多元的特征。
“少女动漫”便是日本独有的以少女为主要对象的动漫作品。少女动漫通常以少女为主角,以少女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在内容和画风上追求浪漫唯美,偏向于美型化,多渲染浪漫理想的爱情故事。《流星花园》、《双星记》、《美少女战士》、《天国少女》等作品都是影响较大的“少女动漫”。
伴随动漫文化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本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御宅族”。他们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厌恶外出,不善交际,收入中等以上,对动漫游戏衍生产品有强大的购买力,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交往原则,往往醉心于动漫作品或者痴迷于某一电子产品并与各种钟爱的动漫角色。
在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动漫出现了飞跃发展,日本民众可支配收入和体闲时间增加,欣赏精彩的漫画和动漫作品,玩赏精美的模型玩具,在收集最新的动漫资讯成为许多青少年的爱好,这些人便是第一批“御宅族”。进入九十年代后,日本经济低迷,就业萎缩,许多失业的青年人只好窝在家里减少与外界接触,电脑、网络和动漫就成为陪伴他们的对象,他们也成为第二代“御宅族”。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认同感强,所以日本动画一进入中国,就牢牢占据了中国动漫市场。 那些带有“萝莉”色彩的日本动漫少女,也随着日本动画一起进入到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甚至一提到日本动漫,就会立刻想到那些衣着华丽、表情可爱、声音稚嫩的卡通形象。
“萝莉”文化传到中国时,正是网络技术成熟、电脑已经普及的时期。 网络这种新兴传媒,为“萝莉”文化的传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各种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萝莉吧”,加上青少年精力旺盛, 易受外界影响,喜欢幻想, 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所以“萝莉”的数量在中国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年轻是每个女性的幻想。“萝莉”特有的“装嫩风”,为这种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穿上可爱而略带些幼稚、甜美却不失张扬的“萝莉”服,女人们犹如回到了青春童年,怎能不爱? “萝莉”文化的传播怎么能不快?
萝莉文化的大发展,也离不开那些逐利的资本。商家争相赞助或者主办萝莉cospaiy活动,也引了大量的“萝莉控”前往, 在青少年中造成了不小影响, 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了以萝莉这一动漫元素为核心的萝莉文化。
“萝莉”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青年以新奇之感,所以它也常常成为商场家吸引顾客、招揽生意的手段。 很多大城市都有萝莉主题的咖啡屋或者酒巴,它们的装潢充满着萝莉色彩,服务员们则全部穿着萝莉服饰,让“萝莉”和“萝莉控”们趋之若鹜。
从本身来说,“萝莉”文化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它的过度传播,对青少年健康发展没多大好处。
“萝莉”文化的特点是“扮可爱”和“唯美”。 但是热衷这种文化的,一般都是青少年为主。他们一旦对“萝莉”文化过度痴迷,容易对现实产生虚幻的认识,干扰主流文化的传播和引导,对他们的三观塑造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萝莉”文化本身带有一定的“性”暗示,会对一些青少年产生负面暗示,诱导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由于它以漂亮、华丽的外表为表象,对青少年有很强的迷惑性,青少年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其所传递的价值观,甚至是性取向。
在一些“萝莉吧”里,很容易看到一些涉黄内容的贴子和图片,大量充斥“同城性息”,性暗示意味极浓。这都给这种文化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当代社会一方面物质相对充裕,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如饥似渴地地寻找释放的出口和机会,渴望通过娱乐放松身心,释放压抑,体验生命的激情,寻找、甚至是制造快乐。
青少年对萝莉文化的痴迷,投射出的是他们心中的某种潜在的欲望和对在现实世界难以实现的梦想的追求。所以对“萝莉”文化不能一味打压、禁止,而是要引导“萝莉”文化走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