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5 月14 日,以色列在《独立宣言》中强调犹太民族建立国家"天赋的和历史的权利"及联合国决议赋予的建国合法性之外,还明确规定了"以色列国将以自由、正义、和平作为自己的基础。它不会因信仰、种族和性别而对公民加以区分,将在全体公民中实现彻底的社会和政治权利的平等。"
以色列是由犹太人 、阿拉伯人及少量的切尔克斯人 、亚美尼亚人等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但以色列政府从未制订过任何明确的民族政策 。
以色列的崛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 。建国仅五十年,一穷二白的以色列国内生产总值便翻了 450倍 ,进入发达国家之列 。
可以这样说,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是世界上平均最为富裕 、享受最多民主权利的阿拉伯人。与中东地区的大部分阿拉伯人相比,他们的人均收入 、教育水准、言论自由和社会自由,都大超过中东地区其他阿拉伯人。所以,他们并不热衷于与以色列政府的对抗,更很少卷入各种流血冲突之中。
以色列是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犹太人 口占以色列人口总数的 75.5%,阿拉伯人口占 20.2%、其他民族占4.3%。但是以色列国会中只有 13位阿拉伯议员,议席的 10.8%,远低于其 20%的人口比例。
1948 年以色列建国时,有15.6 万阿拉伯人成为以色列公民,占当时以色列总人口的 12.5%。这些阿拉伯人大多数都并不情愿成为犹太人国家的公民,更谈不上对以色列有什么归属感和忠诚感。当时的以色列政府对这些阿拉伯人居住区也是采取军事管理的办法,限制阿拉伯人的行动自由,这种限制直到 1966 年才废除。
按以色列《独立宣言》据说,这些阿拉伯人也享有和犹太人一样的平等自由和民主权利。但由于这些阿拉伯人群龙无首,加上历史原因,生产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政治觉悟也不强,所以很难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
进入八十年代后,阿拉伯人迎来了他们的政治成长期,终于能在以色列政治舞台上明确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建立了自己的政党。
1984 年成立的“和平先进党”是第一个纯粹的阿拉伯政党,在这之后,九十年代阿拉伯人又成立了“巴拉德党”和“拉阿姆—塔阿勒党联盟”,三个政党都参加了以色列的历次大选。
但是,尽管阿拉伯人拥有投票权 ,但在以色列还是属于“二等公民 ”。在社会、经济 、政治等各个方面受到各种歧视 。
以色列的《国籍法 》规定,每一个回归以色列的犹太移民都自动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但《国籍法 》对阿拉伯人获得公民权却采取了严格限制 。一般情况下, 阿拉伯人要想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是相当有难度的,就算他是在以色列出生的 。
以色列对阿拉伯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隔离与分化 。阿拉伯人被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区,与犹太人的居住地隔离开来 。这样做可以 防止阿拉伯公民参与以色列有限资源的分配,便利了对阿拉伯人资源的利用,同时限制了流动及社会政治活动 ,巩固犹太人的统治地位 。
以色列政府长期以来的隔离 、分化政策 ,造成了犹、阿两族间深刻的隔膜。在以色列,犹 、阿两个民族通婚表面上不违法,但实际却非常罕见。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不愿自己的儿子娶一个阿拉伯女人,更别说把女儿嫁到阿拉伯家庭了。
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文化教育,都被打上了深深的犹太烙印 。但是在犹太复国主义者看来,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是以色列之外的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犹太人根本不想填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文化鸿沟,在对待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上实行双重标准。
以人口平均寿命为例。以色列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仍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每一千个出生的婴儿中,犹太人的死亡率为 0.32,阿拉伯人则为0.60,阿拉伯人的婴儿死亡率一直是犹太人的两倍左右。
阿拉伯人本来都很喜欢生孩子,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但居住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来说则是个例外,他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60年代出生的阿拉伯妇女平均生育 9 个子女,而 90 年代出生的阿拉伯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不到5 个。
与中东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以色列的阿拉伯妇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就业的增加,她们不再遵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传统,不再甘居男人之下 ,向阿拉伯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发出了挑战。她们模仿犹太妇女,想要和她们一样的生活方式 ,不再愿意只呆在家里,更不愿意嫁给一个有数位妻子的阿拉伯男人。
但是大多数犹太人对以色列国内的阿拉伯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担忧,他们担忧阿拉伯人口的迅速增长是对以色列国家的潜在威胁,会最终威胁到以色列国家的犹太性。所以最近二十年来,为了保证国家中的犹太多数,以色列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吸引犹太移民,一方面想方设法杜绝阿拉伯人口的增长,禁止新的阿拉伯人成为以色列公民,鼓励阿拉伯妇女接受教育、参加工作,力图通过推动阿拉伯社会的现代化来降低其生育率。
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都没有像其他阿拉伯人那样反抗以色列,所以他们的处境也很尴尬。一方面他们在以色列得不到信任,另一方面,在阿拉伯世界他们又被一些激进主义者看成“叛徒”。
一些杰出的阿拉伯人也会得到以色列的重用。但这只是以色列对阿拉伯人的一个控制手段,是想通过相对较小的代价,影响广大的阿拉伯群体。一些家族势力强大的阿拉伯族长、一些有影响力的阿拉伯杰出人士和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科技精英,都是以色列拉拢收买的对象。他们或被以色列吸收进入政府体制内,或被以色列的大公司雇用,政府也能通过他们掌握阿拉伯社团的动向,避免在阿拉伯人内部出现可能会与政府对抗的团体。
民族是特定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有着大相径庭的文化认同,所以在以色列,犹 、阿两族还是相互怀疑和不信任的,远远谈不上什么和睦相处。
以色列的军队中,极少会出现阿拉伯人。在是否允许阿拉伯人参军这一问题上, 有近八成的犹太人持反对态度,他们“把阿拉伯人视为以色列潜在的安全威胁, 将以色列视为犹太人的专有家园”,这种怀疑和敌视,都极大的影响了以色列的国家凝聚力。
2018年7月19日,以色列议会通过法律,明确了犹太人是以色列境内唯一享有自决权的民族,这意味着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无权参与事关国家前途的公投或者是法律修改,阿拉伯人将彻底沦为以色列的二等公民。
目前以色列社会和政坛“整体右倾”,右翼在许多涉及民族方面的问题上态度都很强硬,要想做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真正的“和睦相处”,以色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