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本凯迪克奖绘本,说出了跟孩子相处的最佳方式

2020-03-21     信睿宝童书

孩子犯错时怎么办

遇到挫折如何劝慰

要和孩子保持怎样的关系

……


也许你也经常感叹,做父母,怎么那么难。


想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努力成为合格爸妈,但谈到与孩子好好相处,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这种天分。


绘本《你好灯塔》插图


今天,我们从与孩子相处方式的角度,挑选了4本凯迪克奖绘本。


它们将教你:


怎样跟孩子一起认真吃、用心读,累积密密的情感;同时正确解决突如其来的亲子摩擦,而不是咆哮翻桌,将孩子推离自己身边。

凯迪克奖的难得在于其评选标准的周延与创新,着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特殊创意。每本得奖作品都 “寓教于乐”,让孩子在阅读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也让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孩子更好地相处。


1


《小星星的大月饼》

像呵护幼苗一样呵护童心



这本以中国的月饼为题材的绘本,2019年初刚刚摘得凯迪克银奖。


作者是在美国小有名气的美籍华人林珮思。


林珮思出生于纽约州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从小接受美国教育,成年后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兴趣,并开始创作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童书。她的作品大多赞美了华人的勤劳和勇敢,在很多方面也体现了西方较为先进的儿童观。


比如,在《小星星的大月饼》这本书中,林珮思从月饼出发,讲述了一个有别于中国“传统精神”的亲子故事:


天上住着一个叫小星星的小女孩,她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大大的月饼。烤好后,妈妈把大月饼挂在空中晾凉,并且嘱咐小星星没有妈妈的同意不可以吃。


可是,小星星却禁不住大月饼的诱惑,每天夜里偷偷跑到大月饼旁边咬上一小口,最后把整个大月饼都吃掉了。


在故事的最后,妈妈终于出现了,她弯下腰,看着躺在月饼屑中的小兔子,笑了……


如果换作是你,你会如何对待这个偷偷吃掉大月饼的小星星呢?


板起脸,批评教育一番?


罚小星星扫一个星期的地?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看着小星星,摇摇头,可她的嘴角却在微微上扬,“小星星,你又把大月饼吃掉了,是不是?”


这样的质问实在是太温柔了。注意到那个“又”字了吗?这一定不是小星星第一次偷偷吃掉大月饼了。


听到妈妈的话,小星星抬起头,露出了跟妈妈一样的笑容。


“是的,妈妈。我们再去做一块吧!”

小星星拉起妈妈的手,母女俩又走向了厨房……



每次读到书的最后,读者都会不自觉地会心一笑。


是呀,大月饼不见了,那就再去做一个。小星星一口一口吃掉大月饼,最终抵达的是妈妈的爱。也许,这才是小星星每次甘愿冒着风险,偷偷吃掉大月饼的真正原因吧。


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曾说,童心就是无伤大雅又五花八门的捣蛋方法。


在日常亲子关系中,对孩子要包容。包容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包容他们不能自已的行为,保护好孩子的童心。有时候,一个微笑比斥责更能够让孩子勇敢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不必执着。生活犹如一场游戏,不一定要分出胜负,开心就好。小星星偷偷吃掉大月饼,然后再跟妈妈一起去做一个,你确定这不是妈妈有意为平淡生活添加的一点趣味?



厨房是一个亲子交流的绝佳空间。跟孩子一起制作食物,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培养。一个对食物充满热情的孩子,也绝对不会放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2


《小白找朋友》

与孩子共情,帮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2015年凯迪克金奖绘本,讲述了一个找朋友的故事。


作者丹·桑塔特在书中创造了一个诞生想象朋友的小岛。



长成大人的我们也许已经记不起来,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是否也曾经幻想出来某个朋友,我们跟这个想象朋友一起搭积木、看书、过家家。


而这些幻想出来的朋友,就来自这个幻想岛。每当有真实世界中的小孩想到他的幻想朋友,这个幻想朋友就会去到那个孩子的身边,并且获得一个的名字。



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幻想朋友,他在幻想岛上等啊等啊,却总也等不来自己在真实世界的朋友,于是,他决定走出小岛,去真实世界寻找那个朋友。


丹·桑塔特走进了孩子的幻想世界,通过与孩子的共情,教给孩子如何获得友谊。

在谈及本书的创作缘起时,他说那时,他的大儿子刚上幼儿园。一开始,孩子有些焦虑,担心别的小朋友会不会喜欢自己,会不会跟自己做朋友。


于是他写了这本书,鼓励儿子主动去寻找的同时,也告诉儿子,做自己,因为你的朋友也在寻找你。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想象的世界,所以请尊重并正确对待孩子的想象吧,鼓励他们走出去,主动寻找朋友,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3


《奶奶的红披风》

用爱和鼓励为孩子织一件“红披风”


这是2015年凯迪克银奖作品,讲述了一个睿智奶奶如何帮助小孙子适合新环境的故事。


奶奶在城市里有了新家,小孙子第一次去城市里看望奶奶,但他被这个拥挤嘈杂的城市吓坏了。


当天夜里,奶奶为小孙子织了一件红色的披风。第二天,披上红披风的小孙子顿时变成了小超人,充满勇气。

这天,奶奶带他再次去感受这个城市,虽然它还是那么拥挤,那么嘈杂,但却也充满了爱与活力。


孩子往往会随着大人的目光去看身边的世界。他们会因大人的恐惧而恐惧,也会因为大人的爱与热情而对世界产生爱。


它提醒着每一位家长:爱可以变成容易被孩子理解的某种事物,比如一件红披风。因为有爱和鼓励,一件红披风就可以变成一副坚固的铠甲,帮孩子战胜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4


《市场街最后一站》

换个角度,帮孩子找到生活中的小确幸


2016凯迪克银奖绘本,同时也摘得当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金奖。对绘本来说,这是十分难得的。说明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创意,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和人文关怀。


同样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奶奶,带着小孙子完成了一趟不平凡的巴士之旅。祖孙两人之间的一问一答体现了成年人对孩子世界观的影响。


孩子问: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小汽车?

奶奶答:宝贝,我们为什么需要小汽车呢?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巴士了!还有丹尼斯老先生,他总是为你表演好玩的魔术。



孩子问:奶奶,为什么那个人看不见?

奶奶答:宝贝,你知道什么是看见吗?有些人是用耳朵来看世界的。



生活中总有些不如意,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就会更加坦然地面对这些不如意,找到无处不在的小确幸。


看待事物的角度很重要,当孩子质疑生活中的不足,正确的回答可以让他们从最日常的生活中,获得幸福滋养的能力,这比一切财富都珍贵。

看完本期的推荐,现在就抱着孩子窝在沙发上,一起读读这些温暖的故事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F1EDHEBrZ4kL1ViNs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