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4岁的老胡,从年轻时血压就偏高,初期的时候,医生嘱咐老胡要注意控制血压,注意饮食,先进行非药物治疗。
一开始老胡非常小心,后来血压一直非常平稳,于是老胡慢慢的放松了警惕,吃也不注意,喝也不注意,把自己的高血压远远地抛在了脑后。
病发当天,老胡跟几个多年的老友聚会,大家都非常开心,于是一时忘形吃了很多肉喝了很多酒。
回到家,老胡觉得头晕头痛的,心想是喝酒喝多了,就倒头睡觉了,半夜起来上厕所时,老胡一下晕倒了,家人赶紧把老胡送到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老胡被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老胡的生命。
高血压为何会引发脑出血?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高发人群就是老胡这种在50岁~70岁之间的男性。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小动脉发生硬化。
也会使小动脉管壁出现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及局灶性出血、缺血或坏死,导致血管壁发生局限性扩张,形成微小动脉瘤。
在受到突然的刺激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时,导致血压突然升高,使已经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现脑出血。
医生提醒:餐桌上4种食物是脑出血的“祸根”,要少吃
1、高盐食物
比如常吃的酱料、咸菜等食物。
高盐饮食,会使血液中的钠离子增多,增加血浆渗透压,人体为了调节渗透压平衡,血管摄入的水分也会增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而血压本身就高的人,摄入过多盐分,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盐分不超过6g,高血压患者更少。
2、酒类
喝酒会使心率加速,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
还会导致钠盐、胆固醇等物质堆积在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当长期大量饮酒后,使血压更高,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
3、高脂肪食物
比如腊肉、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
进食太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容易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对血压、血脂等的稳定不利,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4、辛辣刺激食物
这类食物最容易引起便秘。
一旦出现便秘,在排便时就会不自觉的用尽力气,导致腹压、血压升高,若本身就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就容易发生脑出血。
生活中,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要坚持做好“4个一”
第1个、早一点睡觉
建议每晚23点之前入睡,并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
因为熬夜会增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使血压升高,心脏压力增加,长此以往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生活中,发生“过劳死”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建议大家早一点睡觉。
第2个、抗氧化剂多一点
血管需要“抗氧化”。
当人体内自由基数量过多时,会造成血管内皮老化,使得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加速动脉硬化,使血管失去弹性,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脑中风等疾病。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第3个、一份好心情
爱发脾气、经常大悲大喜,是预防脑出血的大忌。
人的情绪激动时,会对身体血管带来刺激,使心跳加速,血压骤然升高,容易突发脑出血。
因此,建议生活中保持心态平和,注意情绪稳定。
第4个、运动多一点
懒是很多年轻人的“标志”。
建议大家多运动,运动可以预防肥胖,还能缓解生活中的紧张情绪,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提升睡眠质量,使全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小动脉得到舒展,有助于血压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脑出血的发生率。
建议,坚持一项有氧运动,如慢跑、快速走、打太极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每周坚持4次以上,每次在不损伤身体的前提下微微出汗即可。
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了解更多心脏知识,微信搜索:关注心脏健康(GZXZJK123),三甲医院心脏科医生免费专业为您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