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色美食,重在一个"特"字上,惟家乡独有,他乡不出,若有也不地道,一看就不正宗。它是家乡的另一张名片,譬如镇巴的酿肘子、西乡的牛肉干、洋县的枣糕馍、城固的荷叶米粉肉、宁强的麻辣鸡、略阳的罐罐茶....."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一提这些美食就知道出自何方了。三镶就是佛坪的另一张名片。
三镶这道菜可算是家乡最地道的特色菜。在家乡,大有离了三镶不成席的感觉。农村红白喜事、生日满月、新屋落成、春节宴请......凡宴请尊贵客人,必上三镶这道"硬菜"。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家乡人把它叫成"三香"了,汉中有几家酒店的菜单中写成了"佛坪山香",这道菜与"山"的关系仅仅是出自山区县佛评而已。现在我们当地酒店里也在做这道菜,可已经吃不出地道的味了。但在农村的宴席中,才能找回久违的味道。
三十多年前,我父亲在村上及县城里是有名厨师,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都是请人在家里备宴席待客。他经常被请去主厨掌案,无论酒席桌数多少,厨师几人,做"三镶"这道菜时,他必仔细指导,亲自调味。上了这道菜,有懂菜的人尝过,他必询问味道如何?在不断征询意见后,他做的这道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逢年过节,父亲在家亲自上灶,做这道拿手菜,让我们品尝。天长日久,见父亲做的次数多了,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但只是掌握了材料和工序,他调出的味还是掌握不好。他常说,一桌菜中,三镶和米粉肉调味最见功夫。
取猪后臀肉三两,用刀剁碎,加小葱白三四根,大指头蛋大的生姜两块,切碎加入剁碎的肉馅内,继续剁匀,装入大碗中。然后取鸡蛋一个,用筷子捣匀起碎碎的花,三分之二加入碗中,剩余留着备用。取干洋芋粉一小把,碾压成细面,加入肉馅内(这一步非常重要,粉少了不成型,多了太瓷实),然后放入盐、花椒粉、胡椒粉少许,用手把馅拌匀。把拌好的馅用手玩成一团,放入抹了很薄一层猪化油的五寸搪瓷盘中,用指背醮着凉水把馅在盘中压平压光,把剩下的三分之一鸡蛋浆淋在馅上,挂满挂匀(鸡蛋须土鸡蛋,蒸熟后,方成金黄色)。放入锅中蒸半小时,拿出晾凉,将肉馅饼翻扣在菜板上,过圆心用刀切六次,成十二等分,用刀背铲起放入土蒸碗中。用黄花、木耳、油炸豆腐丝各一小撮,放在烧热的锅中加葱段、生姜丝、白胡椒粉翻炒起锅装入肉馅饼蒸碗上(俗称垫底子),再加三分之一铁勺凉水打潮,放入锅中蒸四十分钟,取出后翻扣在大品碗内,上面撒剁碎的姜末、葱末,倒入匀兑好的,加了醋、盐、白胡椒粉少许的高汤,这道菜就成了。色香味型俱佳,吃在口里肉香味实足,松软还筋道,清香爽口。
其实在三四十年前,这道菜的做法和上面所述有些不同:肉馅饼分切好以后,等距离抽出三小块,按原样码入品碗中,在抽出的部位,镶嵌刀尖肉丸子各三枚,再装入所配的"菜底子",入笼蒸熟。这才有了这道菜的名子一一三镶! (作者:陈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