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计划,意志力真的很重要?真相是行为科学性永远走在自控前面

2019-10-28   职场咖啡厅

职场咖啡厅:头条签约作者,一年共读200本书。

如果你没时间自己读书,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类丨习惯、改变、自我管理
字数丨2300字,阅读约5分钟

告诉你一个非常扎心的事实——2019年,只剩下两个月了。

你的年计划还在坚持吗?没有也没事,反正23%的人根本坚持不了一个礼拜……

看看年初定的计划,你是不是又只好扶额叹息——计划定太高根本无法达到,计划定得太模糊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完没完成,或者定了计划第二天就开始犯懒了……

这样的计划,跟过生日许愿有毛区别?

现在,别忙着怪自己懒,其实,是你的计划制定方式有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不科学。

一个能够实现的计划,应该怎么定?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肖恩•扬,通过15年的时间,与科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合作,确认了在“任何环境下实现持久改变的心理武器”。

作者是个有结果的牛人,他不仅是名校的医学院教授,也是加州大学预测技术研究院、数学行为中心创始人。

2013年,他为了测试自己设计的“行为科学模型”是否有效,卧底做了保险经纪人,结果不到三个月,就成为美国西海岸地区的销售冠军。

“行为科学”认为,持久改变并不需要改变一个人本身,而让人们了解改变背后的科学,并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动步骤。

通过科学的干预,我们就可以实现《如何想到又做到》。

具体怎么做?我们来看这3个最重要的武器:

武器一:简易到“智障”

人的本质是动物,所以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做容易做的事情 ,同时也会坚持做一些极度 容易的事情。

所以想要坚持做一件事情,就要让事情变得足够简单。

如何把事情变得容易呢?

通过控制外部环境,降低“启动成本”。

想要坚持健身,健身房就选在离家超级近的地方,最好5分钟内就能到;

想要坚持阅读,就把书籍放在Kindle中随身携带,没事就翻翻;

想到睡前刷牙,就一边刷抖音一边慢慢刷,让无聊的事变得有趣。

限制选择范围,让自己除了做这件事,没有其他选择。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个怕麻烦、没耐心、变得快的人。

所以,不要对自己的自控力有太高的期待。

想要坐下来认真完成PPT文稿,就先把身边的障碍消除掉,这样就很容易继续做下去!

  • 比如,把手机放到最远的抽屉里用文件压住;
  • 带上耳机,听点纯音乐或白噪音;
  • 提前泡好茶,倒好水;
  • 打开一个蕃茄钟,规定不完成蕃茄不能休息;

这样,通过一步步的消除障碍,就能降低受干扰的概率,完成打怪升级。

将问题简化。

简化是改变行为最重要的武器,而且也是最简单的武器。

很多事情,人们无法坚持,就是因为事情真的很麻烦。

通过减少选择,就可以大大减低我们的精力消耗。

比如同样是两个在健身房办卡的人,因为策略不同,结果也不同。

小A的策略是不断优化、让行动看起来“高大上”,他去最好健身房、选最好的教练、换最好的装备,每次逼迫自己全力以赴,提高每个动作的质量。结果,3个月以后,他对健身感到深恶痛绝。
相反,小B的策略是简化。
他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健身房,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周健身房打卡3次,每次都边听音乐边跑步,边刷综艺边踩单车,结果他越来越喜欢去健身房娱乐了。

从长期效果来看,简化的结果远胜于优化,因为它提前减少了行动的障碍,使行动的启动成本更低、坚持起来也基本不耗精力。

武器二:搭一个“梯子”

第二种武器:“阶梯模型”。

它是指,把焦点放在一个个小步骤上,就会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这是因为:

  • 1)专注于小步骤能让人们更快乐、更积极地继续尝试,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奖励。
  • 2)每当大脑获得奖励,就会获得大量的多巴胺,让人感觉良好,想要重复该行为获得更多相同的体验。
  • 3)大脑是从相对而非绝对值来理解奖励的,只要获得比期望中高的奖励,会有多巴胺。
  • 4)完成10个小步骤,累计获得的多巴胺远多于完成一个大目标。

比如,如果你的目标是累积更多的客户资源,成为公司的销售冠军,那么与自己目前的状况相比,目标可以高得离谱。

这时,你可以把这个远大的目标拆为“11月获得4名新客户”,以及“11月第一周周末前,锁定第一位客户”,然后,再把拆为“第一个星期会见3名潜在新客户”。

阶梯模型背后的科学原理是: 人们为快而小的奖励赋予的价值, 高于延迟到来的大奖励, 换句话说, 人们青睐于迅速看到结果。

这是我每天早上起来的行动计划清单,也是每天清晨的第一把梯子,虽然看起来“宛若智障”,但行动起来其实非常有效!

武器三:“致命的”吸引

只有“致命的吸引”,才能让你无法克制地坚持下去。

然而,可惜的是,生活中能给我们致命吸引的,往往是一些坏习惯。

网购啦、游戏啦、追剧啦、睡懒觉啦,数不胜数。

怎样才能让“应该做的事”变成一种“致命的吸引”呢?

其实,只要想尽办法提升它的重要性就行。

比如,如果你想减肥,怎样提高这件事的“重要性”呢?

把一些身材巨好的人的照片放在桌面上,电脑桌面、手机桌面;
给自己存一个“添置新衣基金”,每减掉2斤,就往里面放奖金(反弹了还得转回来);
加入微信上的减肥社群,每天去上面怒刷存在感,一边提升自己的尬聊水平,一边让自己不好意思胖下去。

你越积极地参与社群活动,社群给你带来的社交磁力就越强,你也就越有可能实现持久的改变。

持续改变的秘诀就是:做一份简易到“智障”计划、给计划分拆成“梯子”、然后行动起来,通过“反复的铭刻”,让行动演化为习惯。

坚持一件长期行动所需的动力,并不是通过制订一个完美计划获得的。

事实上,任何一项长期的行动,都是一艘远航的船。

在航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每个港口持续补给,而你规划的小目标、小步骤就是你的港口、你的柴油。

如果真的想要改变,就好好规划一份合理的补给路线吧。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职场人,头条签约作者。
我坚信“脑内千山万水,不如脚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难题,而是想象。
通过阅读、理解和尝试,能够帮助我们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雾。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共同探讨职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