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得到特赦后,希望从事这两个职业却被拒绝,如今成热门

2023-10-24     百晓生侃历史

原标题:溥仪得到特赦后,希望从事这两个职业却被拒绝,如今成热门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皇帝制度以来,封建帝制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最终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后宣告结束。当时的清朝皇室的《退位诏书》中记载:“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在此之后,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这也就意味着封建帝制和封建社会制度的灭亡。

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一生可谓是坎坷而充满传奇色彩,经历封建制度的熏陶,国家的灭亡和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民主社会中的一名普通民众。而国家为了保证这位“特殊公民”的正常生活,还专门为他找了工作,面对总理的询问,溥仪自己选择了两个,如今也成为了热门职业。

溥仪三岁时就当上了大清朝的皇帝,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都有着悲惨的结局,相比之下,中国最后的一位皇帝的结局还相对较好。溥仪的一生三次为帝,第一次时,三岁的他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之下就被送上了皇位,整个童年都没有出过宫门一步。1917年张勋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又一次登上皇位。登基后的溥仪册封群臣,任命张勋、王士珍等人为议政大臣,但是这一次溥仪只当了11天的皇帝就随着张勋逃入荷兰大使馆而宣布退位。第三次是在日本侵占东北时,溥仪被日本人扶持做了伪满洲帝国的皇帝。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赶走了在东北的日军,溥仪作为伪满洲政府的皇帝,被苏联作为战犯被关押起来,直到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苏联政府才将溥仪放回中国。回国后的溥仪也是作为战犯,被关押在抚顺的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和劳动改造,此时的溥仪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旧制度的代表,改造的任务也自然十分的艰巨,因此溥仪作为战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里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改造。此时的溥仪,已经习惯了战犯的生活,再加上特殊的身份,他原本对重获自由已经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但是事情最终出现了转机。

1959年12月4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特赦令,对于一些罪行较轻,改造较好,符合特赦条件的罪犯实施特赦。对于此次的特赦,溥仪并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在名单之内,而且特赦的编号还是001,就是第一位被确定的特赦人员。得知自己被特赦后,溥仪非常的惊喜,这一点可以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看出:“不等听完,我已痛哭失声。祖国,我的祖国啊,你把我造就成了人!”

被特赦后的溥仪收拾包袱,回到北京,真正的过上了平常百姓的生活,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家庭之中。但是想要真正的独立生活,就要有一份维持生计的职业。因此在领导接见溥仪的时候,考虑到溥仪的特殊情况,想要为他安排一份适当的工作,还询问了溥仪自己的看法,于是溥仪向领导提了两个工作岗位的想法,但是都遭到了否决。从小受到太监宫女百般照顾的溥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溥仪,又到底会提出哪两个职业呢?

由于从小就体弱多病,久病的溥仪也懂的一些医学知识,在接受改造期间,他甚至还为其他人看过病。但是考虑医生这个职业对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责任重大,然而此时的溥仪并不能胜任,所以总理没有同意这一提议。溥仪提出的另一个工作是在故宫工作,因为他自己从小生活在紫禁城中,对故宫有着深厚的情感,也比较了解,但是领导还是拒绝了,因为溥仪作为末代皇帝的特殊身份,如果还在故宫中工作,必然会引起不小的社会舆论。

最后领导只得结合溥仪的实际情况,为他安排了一个在植物园的工作,既简单工作量又不大,还能够陶冶情操,对于经历了几番波折的溥仪来说,再好不过。此后,这位拥有传奇人生的末代帝王,就过上了简单平凡的民众生活,但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现如今,医生和故宫管理员都是非常热门的职业,溥仪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e307ead6d284168ad6652b0a063a1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