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服私访,与瓜农相谈甚欢,离开后下令:赶紧处死

2023-09-19     百晓生侃历史

原标题:朱元璋微服私访,与瓜农相谈甚欢,离开后下令:赶紧处死

天历元年(1328年),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户普通的贫农家庭中,产下一名男婴,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所以叫做朱重八,后来改名为朱元璋,他就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虽然一手缔造了明朝,可是他的早年命运却是十分的悲惨,也曾经被命运狠狠地踩在脚下过。

朱元璋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朝廷税款的人,一直在四处躲债,过着风雨飘摇的生活。元朝时期,民族矛盾十分的尖锐,普通的民众被分为四等,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汉人、南人都是贱民。蒙古人民不断的压榨百姓,甚至可以不用劳动就享有其他民族的财产,徭役沉重,灾荒不断。

在朱元璋17岁时,濠州发生旱灾,接踵而至的是饥荒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母都在饥荒和瘟疫中相继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但是家里穷得买不起棺材,甚至还没有安葬家人的土地,无奈之下,兄弟二人只得乞求别人给一块土地来安葬亲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家人反而成了负担,于是朱元璋与二哥还有大嫂、侄儿为了活命,各自逃生了。

此时的朱元璋真的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于是就干脆投奔了皇觉寺,剃发出家,做了高彬和尚的小行童。但是在乱世当中,寺庙就能容纳得下他吗?因为和尚也是要吃饭的,没有香火钱的皇觉寺养不起这么多的和尚,像朱元璋这种就被打发出去云游化缘,说白了就是乞讨。可是大家都没有饭吃,就连乞讨,也十分的不易,甚至差点在途中病死。但是艰苦的流浪生活也让朱元璋变得更加的坚毅。当时社会上反元的大旗四起,朱元璋也接收到了这样的宣传。于是乎朱元璋为自己算了一卦,算自己是该走还是该留,还是造反,卦象告诉他——造反。谁也没曾想到,朱元璋竟真的能够一路拼搏,从草根逆袭为皇帝。

或许自己本就出生卑微的缘故,朱元璋非常的清楚底层百姓的生活有多么的苦,十分的在意在自己的统治之下,百姓的生活到底对比蒙古人统治之下有没有改善,于是朱元璋便想出微服私访的主意,并嘱咐手下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但是在城间走动,无论是在哪,都非常的和谐,到处都是一派繁荣的景象,朱元璋心想不妨去乡间走走,看看真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

走了许久,一行众人都口感舌燥,正好看到远处有一个瓜农在田梗之上吃着西瓜,朱元璋便上前问道:“老伯,我们恰巧经过此地,现在口感舌燥,想向您讨个西瓜吃,可否?”瓜农抬头看看朱元璋这帮人,再看看朱元璋,心想这是哪来的贵人,个个都光鲜亮丽,气宇非凡,连忙答道:“自然可以”。然后仔细地为朱元璋挑了一个好瓜,并切好放在他们的面前,将最好的一块亲自递给朱元璋。这让朱元璋大吃一惊,心想自己微服出访,在这乡野田间的老农竟然有如此眼力,认出自己是一行人中的核心人物,于是便与瓜农聊了起来,接下来的聊天才是让朱元璋更为震惊的。

老农从种瓜谈到治国,无论是何种问题,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虽说老农表达的比较隐晦,但朱元璋却能够听出瓜农话中之意,这绝不是一个瓜农应该有的见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心生拉拢之意,并许之以高官俸禄,但却遭到拒绝。朱元璋只得作罢,遗憾地走了。

在回宫的路上,朱元璋一直对刚才的事情耿耿于怀,不明白瓜农为何会拒绝自己,难道瓜农早已猜到自己的身份?但又为何表现得如此淡定自若,还与自己相谈甚欢呢?朱元璋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一个“刘伯温”式的人才,如果放任他在民间,是一个不小的祸患,于是下令:赶紧处死瓜农。待朱元璋派人前去时,瓜农早已不见了踪影。

然而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很多别有用心之人,故意抹黑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朱元璋作为农民出生的皇帝,在建立明朝后实行的很多政策都是有利于百姓的惠民政策,他的手段和城府,都用在了治理国家的统治阶层之上了,对于普通的民众,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3d0cb580a75c92ce21f107e57dc0a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