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临终前销毁所有欠条,家人疑惑不解,杜月笙:这是在救你们

2023-09-16     百晓生侃历史

原标题:杜月笙临终前销毁所有欠条,家人疑惑不解,杜月笙:这是在救你们

在近代时期,中国涌现出无数风云人物,虎踞东北的张作霖、暗杀时代最后的刺客彭家珍、点燃引线的大总统徐世昌、上海滩教父杜月笙等。民国时期风云变幻,想要立足于乱世之中,必须要有过硬的实力,上海滩青帮大佬杜月笙便是有实力的人,他出身卑贱,身世坎坷,最终却成为上海滩只手遮天的大人物。抛开其它不说,杜月笙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他的手上曾沾满过很多无辜者的鲜血,可细数他的一生却发现,他的确能够担得起人们叫他一声“杜先生”。

杜月笙没读过几天书,一生都是半文盲,但他非常有经营头脑,很会做生意。并非是杜月笙有多少金融大才,但他非常聪明,他很早便意识到,仅在刀口上讨生活,并不是长久之计。所谓“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从来不在乎钱财的数字,他的生意经也并非是一进一出的数字账,而是吃好“人面、场面、情面”这三碗面的大算盘。

1902年,杜月笙初到上海,他在上海十六铺当水果行的学徒,后来拜青帮的陈世昌为老头子。由于陈世昌的人脉关系,杜月笙很快便进入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后来,杜月笙得到黄金荣的信任,他的事业也开始飞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打拼,杜月笙总算是在上海滩立住脚跟,在当时,大总统黎元洪、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等人都是杜月笙的座上客,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也开始不断提升。

杜月笙的一生也并非是一片漆黑,在抗日战争时期,杜月笙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也曾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杜月笙至始至终都热心支持抗战,他既有青帮背景的威吓力,更要紧的是他还有海量的人脉,以及对于时机的精准把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并且迁居至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杜月笙又迁居至重庆。

数年间,杜月笙辗转各地,香港和重庆并非上海,杜月笙的势力多少受到些影响,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杜月笙在重庆时也非常小心谨慎。杜月笙在晚年时期过得其实并不好,在重庆时,他还找到四川的“财神”刘航琛,专门前去“借钱”。刘航琛凭“杜先生”的名号,便“借”给他一张未填数字的支票,可见杜月笙的面子有多大,同时也可以看出杜月笙的落魄。

杜月笙并不在乎钱财,他深知有舍必有得,在最风光的时候,杜月笙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皆权贵”。杜月笙对于情面尤为看重,就连少帅张学良和戴笠都曾受过其恩惠。可是,杜月笙后来离开上海,他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在上海滩时,杜月笙能够凭借赌场经营和鸦片贸易赚得无数钱财,当时但凡有人找他借钱,他都会慷慨解囊,欠条堆加起来足足有一个箱子之多。

杜月笙离开上海后,依旧如从前那样挥金如土,可他又没有赚钱的方法,即便是有万贯家财,也经不住杜月笙这么造。最终杜公馆入不敷出,杜月笙在临终之际,其钱财仅有十多万,他的姨太太也因此惊讶不已。杜月笙在临终之际,先是安排门下弟子陆京士帮助分配自己的遗产,除此之外,杜月笙还让他将欠条全部销毁。这让杜月笙的家人疑惑不解,若拿着欠条去讨债,也是一笔巨款。面对家人的疑惑,杜月笙说:“我这是在救你们!”

不得不佩服杜月笙的智慧,或许在这堆欠条中有人如今过得非常好,可也会有人过得更差,若是前去追债,对于像杜月笙这样看重情面的人而言,肯定是不好的。杜月笙的一生都注重“三碗面”,不能在临终之际坏了事情。杜月笙说:“能记住我的好的人,在你们困难之时,会有人帮助你们的。记不住恩情的人,你们若去追债,或许会招来杀身之祸。正所谓大恩如大仇,道理一定要记住!”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杜月笙的一生颇为传奇,没读过几天书的杜月笙,为何他能担得起“杜先生”的称号,仅从销毁欠条一事便可知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d4a6d43b9c1e1c9866ab264168442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