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是抗日名将,曾在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风云一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隆美尔”。然而他的后半生中有33年岁月是在台湾软禁中度过的,遭遇颇似张学良,令人同情。台湾省公共电视台曾播放3集电视片《孙立人》,将历史沉重的一页又重新揭开,众说纷纭。
1901年,孙立人出生于世家,他的父亲孙熙泽是光绪年间的举人,曾担任北京中华大学校长;孙立人的伯父孙宏泽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在甲午战争之前曾追随台湾巡抚刘铭传到台湾任职。孙立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学、大学都是在清华完成学业。清华大学毕业后,孙立人进入美国的普渡大学就读,两年后,进入美国维吉尼亚军校,孙立人在这座被誉为南方的西点军校完成美式军事教育,是军校中早期为数极少的中国人。
1932年,孙立人回国,加入了宋子文创建的税警总团,担任特科兵团上校团长,后来逐步转为陆军正规军;1937年10月的淞沪抗战中,孙立人任第二支队少将司令官,带领部队在周家桥战斗,成功破坏了日军机械化橡皮桥,日军七次渡河都被击退;1942年2月,日军入侵缅甸,英国向中国求援,蒋介石组建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奔赴东南亚战场,驻守缅甸中部的曼德勒;1945年盟军决定反攻缅甸,孙立人指挥的新三十八师为主攻部队,从印度横扫缅北,美方对孙立人全权授权,作为先锋的他可以指挥参战美军工兵与美空军。
1949年10月蒋介石的嫡系、汤恩伯的部队逃到台湾,孙立人为此和蒋介石发生过严重冲突。蒋视国军为其私人军队,孙立人要军队国家化,其对蒋的忠诚同其对国家的忠诚相互冲突。1955年5月25日,陆军步校少校教官郭廷亮被政工系统从校中逮捕,之后台湾即传闻侦破了有兵变企图的谋划,而兵变涉嫌孙立人上将。后来在一系列调查后,孙立人被认定叛变,就此被软禁在台中,在家中种花养鸡,教育子女。
说起孙立人的子女,他们的降临,可谓是“道路阻且长”。孙立人的结发妻子是张晶英,1930年二人喜结良缘,但是因为张晶英身体不适,两人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尽管张晶英非常爱自己的丈夫,但她非常自责,不忍心看见丈夫没有后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反复劝说孙立人纳妾,希望孙立人能拥有孩子。1950年,孙立人被迫纳妾,和一名叫张美英的护士结婚生子。可是,随后不久他就被软禁,长达33年。在此期间,孙立人人身自由被限制,生活穷困潦倒,为了养育自己的孩子,淡泊名利的他只能和妻子一起卖土豆和鸡鸭蛋维持生计。
所幸的是,他的4个孩子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成就卓越,最终都成为科学家。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名字叫孙中平,从小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在清华学习核子工程,是人们惊羡的高材生。毕业之后,她去美国深造,在麻省理工拿到了材料力学的博士学位,后来在美国的IBM工作了22年,当上了总经理。
第二个孩子的是男孩,孙将军起的名叫孙安平,在中原理工学院上学,学习物理系,后来到了清华的物理研究所中从事物理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科学家。第三孩子叫孙天平,也是高学历高材生,在辅大的数学系毕业。第四个孩子从新竹清华的化学系毕业,是一位化学家,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孙立人的次子曾以抗日战神的身份受邀参加阅兵仪式。在阅兵仪式上,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自豪,想必当时的他一定非常为父亲感到骄傲。孙立人的四个子女之所以如此优秀,与孙立人的良好教育密切联系。有优秀的父亲以身作则,儿女会以之为榜样,刻苦努力,提升自我,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