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魅力无限,简短的几个字能够表达出多种意思。勤劳且智慧的古人利用汉字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他们将其发扬光大,一直传承至今。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今天就来讲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对联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它言简意深,是中文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对联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它已经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联是对仗文学,其中融合了阴阳二元观念,其语言文字都是平行对称的,一字一音都非常有讲究。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对联文化,饮一壶酒,在闲静之处吟诗作对,这便是他们最喜欢的生活。对联看似简单,但其中却是奥妙无穷。一般来说,对联都是有上下联的,由于有的上联太过于完美,至今也未能对出合适的下联。如乾隆年间的千古绝对:烟锁池塘柳;再比如明末清初江南女子出的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这些都是没能有最佳下联的千古绝对。
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有趣的对联故事,相信大家听得最多的还是苏轼和佛印的对联故事。在此之前,我们也讲一个他们两个的故事。苏轼与佛印是莫逆之交。由于关系非常要好,所以经常用对联来开对方的玩笑。
有一次,苏轼前往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恰巧佛印不在寺中,开门的是一个小沙弥。苏轼故意大喊:“秃驴何在?”小沙弥并没有怪罪,而是指向远处的山坡,说道:“东坡吃草!”还有一次,苏轼和佛印乘船游玩瘦西湖,苏轼突然兴起,他看到河岸边有一只狗在啃骨头,于是脱口而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先是愣了一下,于是不紧不慢地将手中带有苏轼诗的扇子丢进河里,对出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对联的内容看似枯燥无味,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肯定也能找到其中的趣味。古人将不会说话的汉字玩得透彻,对联也能够成为他们的娱乐方式。
在唐朝时期也有不少有趣的对联故事,比如杨国忠与李白的趣对。杨国忠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是杨贵妃的族兄,任职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不仅如此,杨国忠还嫉妒能力比他强的人,其中就包括大诗人李白。
杨国忠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宠臣,他一直都是目中无人,并且欺压百官。当时李白的才气滔天,他非常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是不舒服,于是想羞辱他一番。有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他约李白前去对三步句。李白何许人也?玩文字游戏,历史上几乎没几个人能够玩得过他,杨国忠自以为是,最后没想到反被羞辱。
李白受邀刚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伐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这里杨国忠用谐音来嘲讽李白是“猴儿”。李白也是丝毫不慌,他听罢微微一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紧走完三步,可他刚跨出一步,李白就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如何出蹄!”这里李白也用谐音来回敬,“蹄”与“题”同音,下联对得非常工整,杨国忠本来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杨国忠刚抬起脚就被讥讽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场面十分尴尬。历史上有趣的对联还有很多,各位读者还知道哪些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