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娃放学被老师“怼”,您这三句,句句是坑,明天别说了…...

2023-09-18     CC爸妈

原标题:接娃放学被老师“怼”,您这三句,句句是坑,明天别说了…...

3小时后女装直播!

一句话总结,泼天的富贵你不要,这破天的福利你确定不薅?

大牌同款、同厂、同工、同料:

明星同款:

超多风格:

来吧!花最少的钱,穿最好看的衣服~‍‍‍‍‍

我们和大牌的距离,只差一个吊牌!

昨天剧透太多了,不占篇幅了,提醒一嘴预约,抢开播福利:

又是周一啦!

开学2周了,大家心情平复的怎么样?家里的娃娃适应的怎么样?

有天9:30路过幼儿园时,围栏外站满了左顾右盼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放学接孩子,五点放学4:20就已经排了很多家长。

嗯,这届家长真的够拼的。

不过,担心归担心,咱放学接娃,尤其是新入学的娃,一定要注意,有些话能不问就不要问!!

上周接DD时,有位奶奶刚从老师手里领过孩子就迫不及待地问“早上我走后你哭了吗?有人欺负你吗?没捣乱吧?”。

还没走远地老师,听到立马退回来说“XX奶奶,XX在学校挺好的,就早上入园哭来,一进去就不哭了,和小朋友玩的都挺好的,您放心吧。不过,您这三个问题,明天可不能问了啊”。

之所以,老师这么强调,是因为:

一、放学接娃,你的第一句话很关键

1、挖坑第一类:

  • 在学校有没有跟同学闹矛盾呀?
  • 有没有人欺负你呀?
  • 在学校有没有哭?

有多少人接到孩子第一秒就是这几句“关切”的?举个爪?

明白大家对孩子社交的关心,也急切想知道娃在学校适应的怎么样?生怕挨了欺负。

但是,敲黑板了!

总是询问孩子“今天有人欺负你吗”,孩子可能会得到一种消极暗示,学校会经常发生不好的事情,同学们也都很爱欺负人

虽然今天没人欺负我,但保不齐明天、后天他们就来了。

你说,这孩子安心呆得下去吗?

类似的“今天有没有跟人闹矛盾?”也是一个道理。

原本不经意的一个小摩擦,往事已成云烟,你非逼孩子情景再现。

经过你的“提点”,孩子又得绞尽脑汁的还原原貌,那回想起来最多的,自然都是不开心的事儿。

这就等于,变相的把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放到了对立的位置,让孩子更习惯于关注不好的事情,也就对新园\学校更难适应。

上周DD幼儿园,不是让家长陪同过渡嘛。

我就发现班上有个特别强势的小女孩A,总跟在她身边的还有个小女孩B。

那女孩B不管伸手拿什么,这强势女孩A都会把她扒拉到一边,然后自己抢先一步:

“让开,你别碰,我给你拿”。

“哎,你不会,玻璃的你再摔了,我来”。

说时迟那时快,旁人根本没来得及反应什么,老师更是压根没注意到,这俩孩子就已经找好位置,坐定开始“工作”了。

然后这强势的孩子A,就一直教另一个孩子B这些玩具怎么用、怎么玩。

下课后家长分享环节,有个妈妈没忍住提问,“这种情况老师不干预的吗?那个强势的孩子,老师不管管吗?”

你猜老师说啥?

一脸云淡风轻:不用啊~

如果孩子B表示A抢拿的行为让她不开心、她生气、抗议了,我们一定会教她告诉对方:

“我不喜欢这样”(不喜欢你这样做、不喜欢你这样说)

但孩子B,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愿意、难受、抗拒的情绪。

换句话说,她自己觉得没啥,如果老师去强调她被抢了,反而会引发她的受害者心理:哦,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她咋啥都不给我拿?

但孩子社交不是单一维度的,她有妥协的部分,她也有沾光的部分(强势的大孩子会带她玩出花样,她很开心)

整体下来,孩子B觉得跟这个伙伴A玩是开心的、可接受的,这段关系就是让她舒服的,在幼儿园的环境里她就是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

很多时候,孩子真的觉得无所谓的,没有要欺负人的意思,也没有被欺负的感觉。

如果老师/家长不断的负面心理暗示,反而会让孩子一直处于防卫状态,消耗掉很多原本用于成长和发展的能量。

只关注到学校里不好的事情,也会加剧对同伴、学校的负面情绪。

2、挖坑第二类:

  • 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讲,没捣乱吧?
  • 老师有没有批评你?
  • 今天都学了点啥呀,上课跟得上吗?

除了上面“有没有被欺负”,大家最在意的就是“学了点啥”?

但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这么问。

因为这里面充斥着的,都是父母的不信任。

孩子:我到底多差劲,才让你们如此不放心我?

这也是一种负面心理暗示,让孩子感觉,原来我在父母眼里就是只会闯祸、捣乱的人。

一是会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

二是无形中给孩子压迫感,就像你工作回来,别人一上来就问你“工作完成没有,总结写没写好”?

孩子也会有一种放了学,但没完全放的感觉。

时刻被提醒着KPI,任谁也放松不下来。

为啥孩子越大越不爱跟家里聊天?

你对孩子不信任,沟通不愉快,孩子自然也就不愿意跟你敞开心扉。

二、问话小技巧一二

当然了,孩子一入新环境,忍不住打听是必然的。

我也不藏着掖着,这就分享几个套话小技巧!

接孩子放学,我们该怎么说?

三步走:

1

跟人聊天,打开话匣子,是第一步

但你上来就聊孩子的糗事,他当然不爱说。

所以,先捡着孩子爱听的说:

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吗?

玩了什么有趣的游戏吗?

最喜欢班上哪个老师呀?

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爸爸妈妈帮忙吗?

看,句句都传达关心,满满都是分享欲的召唤。

既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开心的事情上,同时也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就是父母永远是ta最值得信赖的人和最强大的靠山。

2

张嘴就聊坏消息没人愿意说,除非,那坏消息是关于别人的

八卦这事儿吧,一定是人类的天性,哪怕3岁的娃,自己的糗事没嘴提,要换成别人的,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当初CC号称幼儿园百事通,别的妈妈想知道娃在幼儿园发生了啥,都来问她!

八卦起别人,小嘴叭叭半小时不带停。

也无妨,曲线救国,也是救国。

咱们先听孩子叭叭完别人,放松了警惕,再叭叭自己。

比如CC上了小学之后,更八卦了,成天接她放学第一件事儿,就是八卦时光,谁谁又怎么调皮捣蛋挨老师批评了,谁谁又忘拿作业被罚站了。

我总会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审时度势地说上一句:

其实被罚站也没什么丢人的,我小时候也被罚呢,你被罚过吗?

十有八九,她会被问得措手不及,然后稍微羞涩的说,其实老师也罚过我。

真的?啥时候?(一定是八卦脸,而不是问责脸)

她见我一脸“不”责备,自然也就开始说了。

孩子的学习情况,你不就都了如指掌了吗?

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大概是一个什么处理方式,你不也就心中有数了吗?

虽然每次她说:我们班有个同学,我怀疑她在无中生“友”,但是我没有证据~

有证据也不敢戳穿啊,毕竟,朋友这个肉盾,某些时刻,就是拿来测试父母态度的!

所以说啊,谁说了解娃的校园生活就一定要揪着自己娃不放?

尤其是小学生娃,没幼儿园的时候好套路了。

所以,先从周围人开始入手。

聊聊同学,聊聊老师,娃爱说,你爱听,想知道的自然就都知道了。

3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一个老少通用的办法,就是“分享”

DD最近胃口不太好,想知道他在学校吃的怎样?

我会先说,“我今天中午吃了米饭,还有肉肉、菠菜,你吃的啥?”

一般情况,孩子也会跟着说,“我们今天吃的是肉龙”。

“妈妈都没吃完,我那一分外卖,太多了”

“我也没吃完,我就吃了1个”

(平时都吃3个,这不就知道吃饱没?比问“你今天吃的多吗?吃饱了吗”可有效果多了)

而对付CC这种“高阶套话”,就更得深入了。

想知道娃的秘密,你也拿出一个做交换啊!

三年级开始CC就常聊起来她们班有几对CP,谁喜欢谁、谁又喜欢谁、谁又不喜欢谁。

如果我直接问你们班有没有人喜欢你,或者你有没有喜欢的人,CC大概率是不会说实话的。

于是我就拿了我一个秘密做交换。

我上小学时,我们班也有男生人喜欢我。(虽然是假的,成年人最后的面子支撑我撒了谎)

CC:几个?

我:1个。

CC:我们班2个男生说过喜欢我!

我:……果真还是让我给套出来了!

这时候,你直接跟她说,不许早恋!她大概率也是不会听的。

是时候祭出“我的朋友们”了!

谁还不会无中生几个友了。

我有个小学同学啊,小学就早恋了,然后啊,她就嫁给她的小学同学,现在秋收就去地里掰玉米了。

我有个高中同学啊,高中就早恋了,然后啊,她就嫁给她的高中同学,现在在织布厂里当女工呢。

我还有个大学同学啊,大学就早恋了,然后啊,她就嫁给另外一个系的师哥了,现在是个医生。

还有个人啊,你知道的,你欢欢小姨,大学毕业就出国了,先去了英国后去了美国,现在可以满世界的选男朋友。

人生路是一个金子塔,越往上走,优秀的人越少,但遇到的几率就会越大。

一个人要是早早的想留在小学,可就见不着更大的世界、去不了更远的地方,选不到更优秀的人了喽。

你想知道什么,就跟孩子分享什么,然后潜移默化地输出什么,这是高级的教育。

就好像朋友之间的聊天,能聊得上的越多,关系越融洽,你得到的信息就越多。

那么,你能传递给孩子价值观的机会就越多。

养孩子不是事事正襟危坐,而是时时潜移默化。

当然,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就算娃说出了点啥劲爆性的信息,比如上课开小差被罚站,和同学闹矛盾,被班里人表白等等,也不要过于激动,立即从倾听者转变为说教者。

这很可能导致孩子下次就不会再对你袒露心声了。

真诚才是唯一的必杀技。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可以和父母说,爸爸妈妈永远是可以信赖的人!

新课表集体脱胎换骨!看不懂这三大变化,一学期白玩儿~

79元眉笔事件吵5天了!李佳琦翻车的背后,真相挺复杂的……

开学必读!在家懒散惯的娃,千万别因为你不会沟通,坏了老师对孩子的印象

我们是CC爸妈,家有一双儿女CC&DD。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

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觉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5f7e6951608a1ff06ec191ffbe2e6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