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一些执政者或者宗教的领袖,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统一思想,往往会采用强制的手段,来禁止不利己的书籍或其他的思想传播媒介。例如焚书,甚至追杀原作者。
这些书籍有的触犯文化禁忌,或是议论时政,对统治者不利,因此成为“禁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不少禁书,往往涉及到政治以及不健康的,有伤风俗的内容。然而《鲁班书》为何也会成为禁书呢?你看开篇第一句写的啥。
在我国建筑行业有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奖项——鲁班奖。鲁班奖最初是于1987年由原来的中国建筑联合会所设立的一项优质工程奖,也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为何人们会将这一奖项的名字命名为鲁班奖呢?想必大家一定有所了解。这主要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工匠大师、土木建筑鼻祖鲁班。鲁班到底有何成就呢?
鲁班原名公输班,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在当时,工匠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为低下,而鲁班则出生于一个世代工匠的家庭。作为家中的男丁,鲁班自然是要继承家族的衣钵。因此从小鲁班就跟随着家中的长辈,学习土木建筑工程的方法和技艺。
而鲁班也很快展现出了关于这方面的天赋,很多东西一学就会,一点就通。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鲁班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关于土木建筑工程的技能,在实践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一名工匠,鲁班不仅有高超的技艺,同时也具有过人的创造能力。
根据史书的记载,如今的我们仍在使用的一些工具,就是由几千年前的工匠鲁班所发明。在木工方面,鲁班发明了锯子,大大提高了木工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木工用以弹线的墨斗,相传也为鲁班所创造,用于确定直线标准。
在农业用具方面,鲁班还发明了用于加工粮食的石磨,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如此,相传我们平常生活中使用的伞、锁钥也都是由鲁班所发明的。不仅如此,在军事兵器方面,鲁班也颇有造诣,著名的攻城云梯就是由其发明的。
作为古代工匠中的杰出人物,鲁班被后世的多个相关行业的工匠称为祖师爷,当成行业的守护神加以供奉。而为了造福后人,鲁班将自己的毕生所学,著成了《鲁班书》。鲁班书中记载有一些工匠学习的基本知识,同时划分了普通工匠与匠师之间的等级,甚至能够帮助工匠们禳灾祈福。那为何后来鲁班书成为了禁书呢?
这是因为在鲁班书的开篇第一句就写着:“鳏、寡、孤、独、残,五有其一者,方可翻看修习。”这也是为何民间称鲁班书为“缺一门”。那为何鲁班书的开头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呢?这其中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鲁班当时在新婚后不久,就被征召到都城设计修建防御工事。为了能够见到妻子,鲁班制作了一只木鸢,能够御风而行。一次鲁班的妻子由于好奇,也坐上了这只木鸢,在天空翱翔,然而不料怀有身孕的她在空中突然分娩,无法操作木鸢,最终摔在了地上,一尸两命。
得知这一消息的鲁班悔恨不已,因此而立下诅咒,凡是学习《鲁班书》的人,必须选择“缺一门”。
这样一来,在古代统治者的眼中,鲁班书无疑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不仅如此,事实上鲁班书中还含有一些流传的民间法术、咒语等容易造成当时社会恐慌的内容。因为,鲁班书一直被认为是禁书。
鲁班作为我国古代匠人的代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他所做出的成就,值得我们后世铭记。而对于一些涉及封建迷信的内容,我们则需要理性对待,加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