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养在路上

2019-07-23   法图曼

很多公号宣扬“学渣和学霸只隔着一个暑假”,于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假期安排格外用心,如今大城市的孩子,很少能够享受我小时候那种放羊式的暑假。带孩子去旅行,已经成为父母的必修课。似乎不带孩子出门旅行的父母就是不合格的父母,不关心孩子的精神成长,不理解成长的意义。

闺蜜说,带孩子旅行是一件很头大的事情,不但要照顾孩子的吃穿用度,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健康,挺心累的。最关键的是,孩子还那幺小,根本不会欣赏路边的美景,长大后也记不住这段旅行。可是我想说,带孩子旅行的意义并不是路边的风景,而是父母在身边的陪伴。

虽然孩子可能不能完全记得清旅程中看到的风景,以及经历过的趣事,但是父母的爱和陪伴,就是孩子最美好的回忆。此外,在旅行结束后,父母多和孩子一起聊一聊旅行中的故事,会让孩子对此次旅程记忆犹新的。

一位著名的摄影师曾说过:“孩子时代看过的风景,会长留在脑海中。直至成人后面对人生的分岔路时,给予我们鼓励与勇气的,可能不是谁曾说过的话,而是那曾经看到的风景。”

的确,虽然有人觉得带孩子出去旅行很鸡肋,但旅行给孩子留下的影响其实还是件很玄妙的事。

旅行能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们看到最真实的世界,触碰到最真实的生活。

走过斑驳古老的城墙,历史会一幕幕在眼前浮现;挥汗于山崖之间,心中能荡起诗人的壮志豪情;绚丽斑斓的湖水,也蕴藏着奇妙的科学。

这种行走间的学习,能带给孩子最震撼的体验与最真实的记忆。

除了能帮助孩子学习,旅行更能提供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

旅途中,孩子们能提升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培养出坚强独立的品格,这些都是书本所无法完成的也是现代教育所欠缺的。

对孩子来说,意志品德的培养要比繁杂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

整理收纳自己来

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整洁有序的行李功不可没。

孩子需要像父母一样收拾自己的出行用品,这是让他们学习独立的最好机会。

参与行程规划

让孩子和父母一起选择景点,制定行程,能培养孩子的动脑和对全局的掌控能力。

在到达每一个目的地的时候,孩子会更有成就感,他们对自己的旅途也能更加难忘。

写日记很重要

在每天的旅程结束之际,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样孩子对看到的东西能有更深的印象,并能让孩子养成在旅途中思考的习惯。

也是培养孩子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极佳机会。

即时阅读

景点内的宣传册,标牌,碑文都是值得去认真浏览的,它们之中往往隐藏着有关文学,历史,科学等丰富知识。

如果家长知识储存量较丰富,根据景点背后的文化做知识扩展,也是一个最直观,孩子吸收知识最快的方式。

为人父母总是想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可是他们却忘了,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和父母的爱与陪伴,以及带着他们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是因为远方的花朵,

比公园的更娇艳,

阳光比上班路上的更温柔,

空气比写字楼中的更清新;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是因为我曾许了自己,

一个关于春天的梦,

梦里有粉色的樱花,

有正在飘落的花瓣,

有安静的房屋,

有骑着单车的自己;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是因为我想在被生活,

磨平了耐心的时候,

依然保持有说走就走的勇气,

穿上性感的比基尼,

在沙滩上惊艳四方;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是因为那绚烂的海底世界,

还未曾见过,

与鱼儿同游、与海龟玩耍,

那种感觉该怎样形容呢,

说为“一眼万年”吧;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是因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才是梦想,

你不可能等攒够了钱,

再去过想要的生活,

那个时候,

可能世界都变化了一圈;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因为旅行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都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我们旅行的目的,

从来不是个地理名词,

而是为了,要习得一个看事情的新角度;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是因为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

我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是因为一辈子三万多天,

不想活成一天,然

后复制下去,

想活成精彩的每一天,

生命在于痛快的活过

我们去旅行,

不是因为有钱,

是因为不想年老之时,

回想一生,

除了千篇一律的工作,

和平淡如水的生活,别无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