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的双打选手-OPPO和VIVO

2022-03-07     汉光观察

原标题:天生的双打选手-OPPO和VIVO

提到OPPO和VIVO,大家都知道它们是无处不在的“蓝绿两兄弟”。绿色的OPPO是兄,成立于2004年,蓝色的VIVO是弟,创立于2009年。两兄弟师出同门,比邻而居。两个品牌都脱胎于90年代东莞著名的电子企业-步步高,至今它们的总部都位于东莞市长安镇。

在全球恐怕再也找不出两个距离如此之近的企业,不是说它们总部距离近,而是有OPPO的地方必有VIVO,有VIVO的地方也一定有OPPO,两家的门面总是连在一起,蓝色与绿色相伴而行几乎成为城镇商业区的一道风景线。熟知两家企业历史的读者少不了一番猜测-什么时候蓝绿兄弟能合并成一家?

本来就出自同一家企业,拥有相同的企业文化理念,产品高度雷同,品牌相似度接近80%,更重要的是,两家企业一旦合并,将会诞生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生产企业。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去年全球第一大手机企业三星的出货量为2.55亿部,而OPPO,vivo分别为1.12,1.08亿部,合计2.2亿部,还差3000万。别急,还有Realme,oppo旗下的品牌,出货量达到4200万部,这样算下来已经超过三星1200万部,稳居世界第一。

合并还将产生东莞市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虽然OPPO和VIVO都没有公开财务数据,但是以两家企业的实力,进入世界500强毋庸置疑。按照2018年的数据,华为终端部门的营业收入为527亿美元,在东莞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二,第一就是步步高系(包含oppo,vivo和小天才等7家企业),也就是说,步步高系的营业收入是高于华为终端部门的。而当年世界500强企业的门槛是248亿美元。

或许还有更多的世界第一。面对如此多的诱惑,那么两大品牌为什么还不合并?显然,分开有分开的理由,合并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如果一定要一个理由的话,那是因为它们是天生的双打选手。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OPPO和VIVO有点“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感觉。有OPPO的地方,就必有VIVO,反之亦然。表面上看,两个品牌是互相竞争,有时还非常激烈。但是做生意的人都知道,独门独户成不了气候,有竞争的地方才有人气,才能做大市场规模。更何况OPPO和VIVO实际上共享了步步高的经销商资源,表面看是竞争关系,更多地是共同进退的考虑。

早年两家品牌配合相当默契,OPPO在中高端市场多有布局,VIVO在中低端市场更有优势;OPPO比较偏重国际市场,VIVO则主攻国内;OPPO以拍照和快充为主要卖点,而VIVO就强调音质和游戏功能。在新机型的推出时机方面,两个品牌形成默契,一般会错开时间上市,避免形成恶性竞争。

随着两家企业不断发展扩大,原来的定位也就不再适用了。两个品牌逐渐覆盖高中低端全系列机型,像OPPO高端品牌有Find,VIVO有NEX;OPPO有Realme,VIVO则有IQOO。此外,OPPO建立了自己的芯片研发中心,最近推出了首款自研芯片-马里亚纳X,一款影像专用NPU芯片;同样VIVO也拥有芯片研发团队,据悉,首款芯片将为影像专用芯片。看来两家企业在技术开发上也是步调高度一致。

一开始,蓝绿兄弟与山寨手机无异,时至今日,当所有山寨机消失得无影无踪之时,唯独OPPO和VIVO存活下来,究其原因,除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外,蓝绿兄弟一路互相扶持,共渡难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当小米,荣耀等线上品牌崛起后,OPPO,vivo却携手“往下沉”,将目光瞄准小镇青年。当别人都在单打独斗之时,OPPO和VIVO却以“双打选手”身份露面,一路过关斩将,屡屡创造佳绩,并最终转型成功,跻身国际一线大品牌。

既然是天生的双打选手,那么显然合并就不合时宜了。两家企业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产品都高度雷同,如果合并,那么不会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小于二,多余重叠的部分必然会被砍掉,这对于目前发展良好的OPPO和VIVO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既然双打可以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个单打选手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7a6a6beb4d374a003bc144b6a6d95ef.html








日本三菱财团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