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会成为下一个航空工业强国吗?

2022-03-07     汉光观察

原标题:韩国会成为下一个航空工业强国吗?

曾经有国际媒体这样评论,韩国一旦决定进入的产业,就一定会做到市场前三,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最终韩国都能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电视机,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存储半导体,造船都是如此,韩国企业基本都是沿着同样的轨迹,一步步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最终取得了成功,当然,汽车产业可能是一个例外。

那么韩国的成功会复制在航空工业领域吗?最近韩国最新型战机KF-21的原型机下线,韩国媒体称韩国已经成为第8个自主研发超音速战机的国家,并期许十年内,韩国将成为世界7大航空工业强国之一。至于这款战机的性能,很多网友都已经指出这并不是一款真正的5代机,与美国,俄罗斯及中国的隐身战机还有一定差距,这里暂且不作评论。那么从工业的角度来看,韩国是否会以此为契机,发展成为一个航空工业强国?

与日本不同,韩国航空工业的起点相对比较低。日本很早就开始建立本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在三菱重工,IHI,川崎重工等企业的带动下,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航空航天大国,而韩国基本上还处在追赶阶段。在航天领域,韩国不具备独立研制大型航天系统产品的能力,2009年韩国建成首个卫星发射基地-罗老太空中心,2013年,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火箭中的第一级是由俄罗斯制造。

在航空工业领域,尖端材料,发动机及核心配件依然是韩国的主要短板,此次韩国下线的KF-21使用的就是美国通用电气的航空发动机,其它一些主要部件也都出自欧美及以色列等国的企业。韩国参与的主要企业包括韩国航天航空工业公司(KAI),负责机身部分及组装,韩华系统公司负责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等。

韩国能否将其在半导体产业的成功经验复制到航空工业领域,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从内部因素来看,韩国制造业的成功离不开大企业,大集团的参与,尤其是三星,LG,现代等韩国顶级财阀的支持。那么航空工业呢?目前韩国航空工业主要参与的企业包括KAI,韩华系统。KAI是韩国唯一的飞机整机制造商,主要财团中只有韩华集团一家。韩华财团以工业制造,建筑及金融等产业为主,虽然位居韩国十大财团之一,不过其实力显然不能与四大财阀相提并论。

为什么韩国三星,现代等财团没有参与航空工业?不是不参与,事实是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就是由三星电子,大宇重工,现代集团的航空航天部门合并而成,而三星航空曾经是韩国第一家具有完整的战机生产能力的企业,随着三星将旗下的军工业务相继剥离出售,三星也失去了成为航空巨头的机会,其它几家财阀也大都如此,因此现在韩国主要大企业都没有了航空这块业务。当然已经剥离出去的业务很难再指望它们提供更多的支持,这对韩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可能未必有利。

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韩国这款战机的国产率为65%左右,仍然有相当多的核心部件由国外企业提供。按照韩国企业的一贯做法,接下来肯定会进一步提高国产率。除了航空发动机等少数核心零部件外,相信大部分技术韩国企业未来也是可以攻克的,毕竟韩国的工业能力有目共睹。当然韩国也不会急于求成,现有的国际航空供应链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与中国,俄罗斯的外部环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韩国不用在本土建立所有的供应链。

按照韩国的目标,未来该产业将拥有10万人的规模,从外部因素来看,韩国要想成为航空工业强国,开拓国际市场必不可少。因为韩国国防市场很小,很难支持韩国航空工业的长远发展。韩国生产的战机未来有可能会销往东南亚,西亚国家和地区,韩国的核电,海外工程等项目在这些地区拥有很大的市场,像韩国核电拥有在阿联酋,印尼等国的成功经验,未来KAI有可能发展成为像韩国电力公社这样的国际巨头。

当然,韩国航空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恐怕还是国内配套能力,由于大企业集团较少,相关的供应商多为中小型企业,纵观国际航空工业强国,都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有了目前的成就,从这一点来说,能生产一架KF-21容易,但是要成为航空工业强国,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44cb7af106a314a45c3e54010ba99af.html








日本三菱财团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