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和“有限放水”预期博弈下,维持振荡已算不错

2019-11-22     炒股跟Z走

当前市场依然缺乏改变预期的重大力量,在滞胀和央行有限度放水的正反面预期角力下,能维持震荡不悲观格局,已经算不错了。

市场重新回到了震荡格局。总体上,投资者情绪并没有大的改观,依旧是在思涨情绪与对市场信心不足之间纠结。

可以看到,此前两天A股的有所表现,与近期央行放水动作频频直接相关。MLF和逆回购的利率在两周内双双调降,而20日迎来LPR自设立以来,5年期以上LPR报价首次下降。

1年期LPR为4.15%,5年期以上LPR为4.80%,均较10月下降5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5年期以上LPR同步1年期调降5个点。5年期LPR是房贷的定价基准,此次下行略超预期。我们理解一则是为保持1年期和5年期利差的稳定性,推动LPR机制快速成熟;二则可能为适度稳定融资收紧后的地产销售端和土地市场,稳定经济预期。若5年期LPR报价能带动房贷利率小幅下行,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呈现韧性特征。

接连的变相降息,显然是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的体现。这让市场对货币政策边际宽松预期越来越趋一致。

但同时,央行在放水力度上的极度谨慎,并且明确表态拒绝大水漫灌、且放水也重在稳定实体经济,因此给股市层面能够带来的正面预期催化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而且在贸易谈判这个问题上,特朗普近期又有反复无常搞幺蛾子的趋势,这无论是对大盘预期,还是相关的农业和稀土板块,都是新的不确定性。

总之,个人以为,对短线市场还是谨慎为上,在交易策略上当然要继续保持防守为主的思路,不能太急于进攻。板块方面,受益于近期稳增长政策重心的推动,重心之一是关注与水利等有关的大基建(钢铁、水泥)。另外,在集成电路产业国家大基金二期,以及5G手机的推出进度超预期,且市场活跃资金对科技类题材均较为偏好的影响下,芯片及5G板块或再机会。

尤其是基建提速的确定性非常高。除了政策的强调,资金准备方面,进入四季度以来,专项债发行总额仅370亿元,提前下达部分尚未发行。不过,专家认为,明年专项债规模可能大增,在专项债资金投向基建比例提高的情况下,将有力提振基建投资增速,为基建燃起“加速度”。

另外,11月20日国常会确定扩大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以降低“虚高”药价。要关注药品集中采购会否催化医药板块的短线新进攻机会。

一是扩大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优先将原研药与仿制药价差较大的品种,及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等纳入集中采购,以带量采购促进药价实质性降低。构建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平台,依托省(区、市)建设全国统一开放采购市场。

二是确保集中采购药品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建立中标生产企业应急储备、库存和产能报告制度,加强中标药品抽检,实行市场清退制度。建设药品追溯系统,明年底前率先实现疫苗和国家集中采购使用药品“一物一码”,并可由公众自主查验。

三是制定实施国家用药管理办法。推动医疗机构首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药品。加强医院药事管理,依法查处不合理用药行为。建立健全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机制。在总体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稳妥有序试点探索医疗服务价格的优化。

四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原则上对同一通用名相同剂型和规格的原研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等实行相同的支付标准。探索更加高效的药品货款支付办法。

这意味着下一阶段医改又会成为行业板块的一个热点,就看投资者的认可度有多高了。

总之,当前市场不缺结构机会,但指望指数有多大的上涨空间,还是不能期望太多。

当然,倒也不用担心短中线还有多少跌的空间,市场目前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高的。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收盘,A股共有378家上市公司破净(PB值小于1且为正值),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10.14%——市场人士指出,破净往往被市场视为一个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财务指标,即便在市场却外部利好时,市场本身的看跌性也会越来越强。而一旦外部政策有维稳的迹象(现在确实就有!),则市场就很容易预期改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vlkm4BMH2_cNUgYc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