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怎么哄娃上幼儿园?都是父母的套路!

2020-11-02   喵姐早教说

原标题:于谦怎么哄娃上幼儿园?都是父母的套路!

提起相声演员于谦,大家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你肯定不知道,爱“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上了综艺节目,对于育儿竟然还挺有一手。

最新的《幸福三重奏》节目里,吴京与谢楠夫妇到于谦家里做客,于谦也向观众们展示了跟舞台上完全不一样的一面。

在这期节目中,于谦还与吴京分享了自己的育儿“骗术”:

在孩子岁数还小的时候,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什么事,一定要大肆夸奖:“你真棒,将来肯定得送你去幼儿园”,久而久之,孩子以为去幼儿园是一件好事。对幼儿园那叫一个期待,根本就不存在抗拒的问题。

于谦深刻掌握了哄孩子的精髓,说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很高兴,觉得去幼儿园时父母对自己的奖励,半年多了才反应过来。

不得不说,于谦这种教育方法还是挺有创意,不少家长都为孩子抗拒上幼儿园的事情苦恼,于谦的教育方式也能省很多问题。

不少网友在看了于谦的育儿“骗术”之后,纷纷表示自己学到了:

“马住,以后就这么给我孩子讲”

“笑死我了!学起来!”

“他俩口子可太逗了”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给我女儿洗脑的,可以去幼儿园你也太幸运了”

“学会了”。

的确,送孩子入园一直都是个让大人头疼的问题,虽然于谦的套路好,但孩子总有回过味的那一天,这都是早晚的事。所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 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享受在幼儿园的生活。

我们具体怎么做呢?

01

接纳宝宝的分离焦虑情绪,允许他哭

有些父母见到宝宝哭,第一反应是“怎么让他赶快别哭了”。还有些父母喜欢拿不哭的宝宝和自己家宝宝做比较,觉得哭是丢脸的行为;或者为了平息宝宝的哭闹,就没有原则地答应宝宝的各种要求。

其实,哭是宝宝发泄焦虑不安情绪、寻求父母安慰的方式,是一种有利于健康的做法。宝宝哭的时候,父母可以抱着他,拍一拍,哄一哄,也可以通过别的玩具或游戏转移他的注意力。

如果宝宝是在早上送园的时候哭闹,父母一定要明确告诉他:午睡起来,吃好点心,玩一会儿,爸爸妈妈就一定会来接你了。

02

多给宝宝正面鼓励,减少消极暗示

每天利用接宝宝的时间,和老师了解一下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请老师当着宝宝的面多讲他的进步,父母回家后也可以当着宝宝的面,把他的进步讲给家里其他人听,听到大家夸奖自己,宝宝心里也会很高兴,有利于萌发宝宝入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对于宝宝一些还不太适应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应该达成默契,背着宝宝私下沟通,以免宝宝听到,会更加没有信心。

还有些父母,放学见到宝宝后总喜欢问:“在幼儿园想不想妈妈”“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老师对你好不好”等等,这样宝宝会认为上幼儿园是爸妈对不起他,会想办法提出各种要求作为补偿,反而不利于宝宝适应幼儿园。

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知道,父母也很想他:“一天没见,我真想你啊!快来让妈妈好好抱抱!”宝宝会在亲密的拥抱中,重新获得爱的能量。

03

坚持送宝宝入园

一旦宝宝开始入园,家长一定要信任幼儿园和自己的宝宝,千万不要因宝宝哭闹得厉害而尝试停几天再送幼儿园。那样做只会强化宝宝的哭闹行为,使他觉得只要哭闹就会让父母心软。

告别时不要拖泥带水,拥抱、说再见,承诺晚上一定会按时来接。然后就把宝宝交给老师,自己快速离开。千万不要每天长时间滞留在幼儿园内陪着宝宝,这除了影响幼儿园的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无意义地延长宝宝的适应过程。

04

用多种方法排解宝宝的分离焦虑

比如提前告诉宝宝,他在幼儿园的一天都会做什么事情,大致的先后顺序是什么,让他心中有数,安全感就会强得多。

如果幼儿园允许,可以给宝宝带一个安慰物在身边。比如他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有妈妈味道的围巾、家里用的小毯子、或者一张全家福照片等。当然,给宝宝小手心一个亲吻,然后让他握紧双手,把亲吻装进小口袋也行。这些都能帮助宝宝在思念爸妈的时候,获得心理上的抚慰和支持。

05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宝宝获得掌控感

上幼儿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宝宝无法掌控又不得不做的一项“任务”。

父母可以陪孩子玩“爸妈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游戏,父母扮演哭哭啼啼不愿意让爸妈走的小孩,让宝宝扮演“父母”,他会给“小孩”讲道理,安慰他。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自己消化平常爸妈讲的道理,也通过在游戏中掌控一切而找到了情绪的平衡。

06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平时很多家长帮孩子代办日常大小事,等到开学,孩子在幼儿园很多东西不会,自理能力缺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所以建议家长在开学前尽量训练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独立大小便等。不要嫌孩子太慢或做的不好而又开始帮他,要慢慢养成其独立的习惯。

孩子自理能力变强了,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父母们一定要摆正心态,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学着独立。

在很多爸爸妈妈心里,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受罪去了。

一个妈妈在宝宝入园后跟我吐槽:幼儿园再好,也不能跟家里比啊,不能想玩就玩,想睡就睡,干什么都要受到约束和管制,哪有在家自由自在玩得痛快啊?

这位妈妈之所以这样想,就属于还没有摆正心态。一棵小树没有风吹雨打不会成才,妈妈不可能永远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翅膀下。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步步离开家走向独立的过程。对妈妈来说,难的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孩子成长时,能忍受焦虑学会放手。

因此,爸爸妈妈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孩子去幼儿园不是受罪了,而是去学习适应社会。分离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这对于你也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就像让大人喜欢上班一样,是一个持续且缓慢的过程,当孩子真正在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自然就会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