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饭这么开心的事,为什么孩子偏偏不喜欢?

2021-06-21   喵姐早教说

原标题:干饭这么开心的事,为什么孩子偏偏不喜欢?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亲戚的婚宴,婚宴的菜品特别好吃,桌上宾客们都吃得肚歪,唯独一位坐宝宝餐椅的2岁的小男孩,啥也不吃,奶奶一个劲儿给喂,他就一个劲儿的扑棱脑袋,给啥啥不吃,面前支着手机播放小猪佩奇也不吃,总之一句话,任饭菜多香,也休想让他吃一口。

面对众人的眼光,那位奶奶尴尬地笑笑:他爸一直都是干饭标兵,吃啥都香,怎么到了孙子这里,吃饭怎么就这么不积极呢?

作为新时代的努力干饭人,在这一刻,真心发问: 干饭这么美妙的事,为什么人类幼崽不喜欢啊?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很好奇的。其实不光是这个孩子,身边挺多妈妈抱怨过自己孩子不爱吃饭,喂饭难,一个抱着一个追着喂才能吃上几口,每天吃饭就像打仗一样费劲。

于是我就观察了一下这个孩子,发现了几个问题:

1、婚宴环境比较嘈杂,人很多,大部分的人都是孩子不认识的,孩子在这样封闭的环境里坐不住,一直很烦躁。

2、孩子在宴席开始前,就吃了甜品台上的小蛋糕、点心什么的,到了正餐时间,胃里还没有排空,不饿自然也就什么都不想吃。

3、奶奶为了让孩子吃饭,掏出手机给孩子播放动画片,孩子看动画片入了迷,更没兴趣吃饭了,奶奶喂什么都摇头。

婚宴终于结束了,宾客纷纷开始离席。我们走向停车场取车,孩子这回大概是饿了,开始管奶奶要东西吃,奶奶一边埋怨刚才不好好吃饭,一边又从包里掏零食……

唔,非吃饭时间吃零食,可以预想到,到晚饭时候这个孩子肯定又不会好好吃饭了,因为他的就餐时间,就餐习惯全都乱套了。

要想孩子好好吃饭,良好的用餐习惯得从小抓起,从宝宝添加辅食开始。

对于儿童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不论荤素都要吃,多样化的食物类型才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孩子的消化与吸收;

一日三餐要按时按量摄入,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午餐马马虎虎吃一点,晚餐则会进食过度。

节假日和聚会都应适度进食,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呕吐或消化不良。

具体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1.辅食阶段提倡用手

训练吃饭当然也要从娃娃抓起,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宝宝自主吃饭的意识了。

在添加辅食初期,提倡用手——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餐具,用手抓着吃,让宝宝自己感受食物的质感、颜色、味道。然后循序渐进的教宝宝使用勺子。

手指能娴熟的抓取小块的食物和米饭,不仅能让宝宝体验到吃饭的乐趣,还能让小手变灵活。手抓食物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种手眼协调的锻炼,对他们来说,会有极大的成就感。

所以妈妈们不时的做一些煮玉米、烙饼、蒸红薯,这样的手指食物,让他们感受食物的质感与温度,对感统发育也非常有帮助。

还有什么比宝宝抓着食物吃得不亦乐乎更让妈妈高兴的事呢?对吃有兴趣、吃的开心,是跟吃进去多少一样重要的事。宝宝对吃饭有兴趣了又怎么会不爱吃饭呢?

有人就说了:啊,用手抓食物,多脏啊,而且没有规矩,还浪费食物。尤其是奶奶姥姥,觉得孩子吃顿饭,地上的残渣都够养只鸡的,嫌收拾完娃还得收拾地。

是啊,大人喂食精准,没有浪费,可你喂,孩子吃吗? 用手抓食物最大的阻力也许在于老人或者你自己的内心。

这时候嫌弃孩子弄得脏,那就是在打击孩子自己吃饭的积极性!

怕把衣服弄脏?那就准备一个好的围兜。怕把桌子、地板弄脏?现在多擦几遍,为的是以后少擦。怕浪费食物?说真的,现在的生活条件,谁家还差那点米?现在浪费一点点,为的是以后不倒掉更多。

真的是辛苦三个月,省心三十年。所以在宝宝学吃饭的初期,千万不要怕麻烦嫌脏嫌浪费。

2.从小就建立好正确的吃饭流程

吃饭也要有流程吗?是的。

第一步,先洗手,第二步,拿餐具。第三步,上菜上饭,选择固定位置,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吃。让宝宝感受到全家吃饭时轻松愉快的氛围。吃饭的时候,妈妈要先教宝宝,用手拿住勺,装了饭,慢慢送进小嘴巴里。你可以把这个步骤编成儿歌念给宝宝听,比如:端着碗,拿着勺,大口大口全吃掉。提高宝宝吃饭兴趣。

同时,给孩子提供固定的餐椅也很有必要。

甄嬛传里的槿汐姑姑扮演者孙茜从儿子1岁多就开始训练他的独立能力,同龄孩子还在家长追着喂饭的阶段,孙茜已经非常用心地为孩子准备了轻便餐椅,让儿子练习在餐椅里吃东西,虽然一片狼藉,却乐在其中,大大提高了儿子小老虎的独立和动手能力。

宝宝有了专属自己吃饭的位置,有专属的食物、餐具,可以自己捣鼓,能更快的学会进食方法。

注意,全家人都要行为一致,让孩子在餐桌上完成吃饭这件事,一旦离开餐桌,就不允许再吃了。

3.教孩子正确使用餐具

1岁左右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开始喜欢抢勺子了。吃饭时你给他一把勺子。让他自己舀着吃,你也喂着,两不耽误。刚开始吃饭的时候,由于小手的准确度不够,吃一勺撒5勺是很正常的。妈妈不要因此嫌弃,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

平时一定要给宝宝多提供点用勺子的机会。比如,用勺子舀水,舀沙,舀豆子。这些游戏能加强宝宝小手对勺子的控制力。

开始宝宝小手控制得没那么精准,肯定会有撒的情况,一定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舀豆子时大人一定要在旁边看住了,不要让他把豆子放到嘴里、鼻孔里、耳朵里,以免发生危险。

当孩子已经学会自主进食后,家里人也要达成共识,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千万别为了疼孩子又开始喂孩子,妥妥拖后腿的行为。

如果家里老人非要给孩子喂饭,我们要感谢老人对孩子吃饭这件事情非常上心,然后再去沟通提建议,要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情。

4.餐具和食物上多用心

有的妈妈做饭在色香味上不太下功夫。不太注意烹调的方式,也不注意颜色的搭配和造型上的多样化。如果宝宝喜欢吃一道菜,她就能一直做这个菜,吃到宝宝抓狂为止。这些都容易使宝宝养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建议给宝宝换一套非常可爱的小餐具,然后让他用小勺子自己吃饭。不要因为总是担心宝宝吃饭像种地,而剥夺宝宝自己吃饭的权利。种着种着,自然就学会自己吃饭了嘛。

同时在食物搭配上妈妈不妨多花点心思,摆盘的时候做一些可爱的造型,或者让饭菜的搭配看起来五颜六色,都能够激发宝宝的进食兴趣。

事实证明,胡萝卜不仅可以切丝切片,还能变成一朵小花。只要用心,你也可以做到。

5.专心吃饭,不看电子设备

有的家庭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演员杜江在哄嗯哼吃饭时,为了让嗯哼乖乖吃饭,前面要给他放上绘本或者玩具,或者答应必须要给他吃其他零食才肯吃一口,有一期节目里面是放上一台ipad,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饭,虽然嗯哼在一口一口地吃着,感觉根本无法体会食物的滋味。

正确的做法是,关掉电视,让宝宝专心吃饭,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碗和勺上。要不然,一会看电视,一会弄勺子,哪件事也做不好。也不要让宝宝玩着玩具吃饭。

好好吃饭的生活习惯一定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养成,越是小,越容易养成,也越容易让孩子接受。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营养很重要,而孩子成长中大部分的营养主要来自饮食。孩子不爱吃饭,很容易导致孩子对各类食物摄入量达不到身体需要的量,从而造成孩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不是小事情,不但会致使孩子生长发育缓慢,而且也会影响孩子的免疫能力。

有了好的饮食习惯,还愁孩子不会成为一个愉快的干饭人吗?

学习更多育儿知识

请将我们设置为“星标”或者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