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江苏一女子来到消防救援站求助,脖子上还挂着一密码锁。
原来,该女子刚刚新买了一把自行车锁,不料被4岁孩子锁在脖子上,还改了密码。到达救援站时,女子已经被卡1个多小时,无法取下。
最终,消防员用毛巾垫在女子的后颈处,用绝缘剪将锁给剪断。
事后消防员调侃,“你家孩子这么调皮,回家必须得好好教育一下。”该女子表示,“在家已经打过了,打完睡着了。”
10月8日,此事在网上引发网友热议,网友笑称,“孩子给妈妈送了这么大一个项链,肯定是亲生的。”
妈妈说“孩子喜欢玩,他觉得有意思”这样的话,来解释为什么4岁小孩会自己玩锁。
这个解释有点离谱。因为我们知道小孩子都是好奇的,但是玩具可以玩,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拿来玩的,比如危险工具、电器、电插头……
把锁套在脖子上,要是套上时就过紧,当场窒息都是有可能的。像这种危险行为,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很难做到的,毕竟往脖子上套比往手上套难度大多了。
这个新闻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一.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
什么是边界意识?
所谓边界意识,通俗来说也就是自我界限。指的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有的时候,边界不仅需要让孩子看到,还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他才会望而却步,不至于以后受到伤害。
让孩子有边界,让孩子明白和做到一定不能跨越边界,也记得告诉他们这边不可以,但是那边XX允许玩,可以玩,有好玩的,我们一起玩。
作为父母尽量保障孩子在探索时的安全边界,允许孩子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探索,既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又能更开心的探索。
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任何防御的能力,我们要保护他们,避免危险,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保护罩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就像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来,加上床围,开始的时候很有作用,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学会了爬,学会了站,就能翻越床围到外面了,这个保护就失效了。
再说孩子已经有能力爬上爬下了,父母还要给他圈在一个范围内,这就有点过度保护了,孩子能力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如果你担心孩子被热水烫着,把家里的饮水机撤了,热水壶都放的高高的,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总有一天他能够到热水壶。
如果你担心陌生人伤害孩子,把孩子紧紧的抱在身边,可是总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自己会跑出去了。
不要等我们力不从心,无法保护孩子的时候,再让孩子一个人面对危险,这才是真的危险。
二.不过分溺爱孩子,学会对孩子说不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也学会对孩子说不。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爱抓妈妈的脸,妈妈会温柔地笑着说“不许这样了。”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孩子是不会区分妈妈是真的开心还是不是真的开心,孩子看见妈妈笑会以为好玩。有的孩子会使劲拽妈妈的头发,有些妈妈不生气,孩子就以为妈妈很喜欢这样。
正确做法应该是,如果孩子做一些危险动作,父母要面部表情严肃地告知,告知孩子其中的危险,并告诫孩子以后不可再做。
一次不行,就两次,直到孩子记住。
像新闻里的妈妈,因为家长没有指出孩子行为的边界,孩子就会不停的试探成人的底线。
怎么才能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当发生第一次时,就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完全不正确的!并接受到严厉的惩罚。
更重要的是,小孩子压根没办法评判啥是危险,而大人本来也缺乏安全教育意识,这才会有危险动作发生。
三.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1.不要人为的设置障碍
每周末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父母对孩子喊着:不要跑,小心摔跤;不要站在水边,小心掉下去;不要趴地上,会着凉的;不要去草丛里,会有虫子咬你的,等等。
总之,就是各种“不要”。
没摔倒过的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防止摔倒。
父母的“不要”,看似是为了孩子安全,其实在孩子和危险之间设置了一道障碍。
孩子根本不知道危险在哪里,这种无知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人生何处无危险啊!
2.适度的让孩子体验危险
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让孩子自由去探索。
比如带孩子去爬山,山里只要没有攻击型动物,行人道上没有悬崖峭壁,就是相对安全的。
撒开手,让孩子自己去玩,我们陪伴在身边就好了。
至于难免会磕碰、难免会摔倒的危险,父母可以给个提示,但不能阻止,让孩子自己把握就好了,孩子靠自己反而更安全。
如果担心热水烫着孩子,那就得从小告诉孩子什么是热水,哪里会有热水。
用一个透明玻璃杯,倒半杯大约五六十度的水,让孩子用手摸一摸,告诉他这就是烫,手会疼。水越热,手就会被烫的越疼。
做饭时,会有热蒸气,父母可以抱着孩子,拿着他的小手放在蒸汽上方,注意要有点距离,不能烫伤孩子,否则孩子会形成恐惧心理,只要能让感觉到热就好了。然后告诉孩子,这就是水蒸气,特别烫。宝宝要去碰么?孩子一定会摇头。
父母还可以趁热打铁,告诉孩子,厨房的这些锅和碗都有可能烫,宝宝不要拿好不好。
等孩子再大一点,再告诉他厨房里哪些物品可以动,哪些不可以动,动之前一定要先学会观察和试探。
如果担心孩子从床上跌落下来,我们可以教孩子如何倒退着爬下床,然后让他自己尝试,妈妈在旁边做好准备,随时接住孩子。一般的床都不太高,即使真的掉到地上,也不会有大碍。
一旦宝宝自己下来了,妈妈赶紧鼓励一下,让宝宝记住用这种方式下床就不会摔。教会孩子上下床,他就能自己给自己安全了。
END
学习更多育儿知识
请将我们设置为“星标”或者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