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妈妈而言, 小龄宝宝的行为管教是最不好掌握的当妈必备技能之一。
总是乱扔东西怎么办?
一言不合就哭闹怎么办?
一家人被他打的抱头鼠窜怎么办?
DD现在就是这样,1、2岁的娃正处于调皮捣蛋的时候,年纪不大,脾气不小,你的管束对他们来说“就像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了~”
关键, 说又听不懂,打又打不得。
新手妈妈人生头一遭经历这样的“大无语”事件,情绪也跟着一落千丈。
低龄号 “CD爸妈”后台 ,类似这样的问题几乎从未间断。
所以,很多小龄宝宝的行为分析、管教方式,我也都会根据DD的成长足迹进行记录。
新手妈妈或者二胎宝妈都可以加入,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以留言的方式告诉C妈。不要吝啬你的问题,尽管向C妈砸过来吧!
今天这篇就主要讲述1-2岁的娃,该怎样立规矩。
话不多说,干货奉上!
原野上有一群乳牛,成天悠闲自在的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属于他们,一直到有一天,一只小牛想闯得更远,碰到了一条细的几乎看不见的线——那是界限,线上充了电,小牛触了电,吓了一跳,停下脚来——原来这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情。
——龙应台
孩子一岁之后,许多妈妈说, 娃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倔、越来越难管。
确实。
宝宝一岁左右 自我意识开始完备,开始走路和说话,他会变得较为独立。
对世界的探索也更加“得寸进尺”,他们不断地测试自己的能力,冲动地尝试各种探索,并对种种事物作出试验,也因此挑战着妈妈的底线。
作为父母,会很难接受他由一个事事依赖你的婴儿,变为一个经常试探你底线、跟你作对、令你生气的捣蛋鬼。
娃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本事无师自通,原本慈爱的妈妈也突然变成了say no 狂魔!
双方开始进入一个较量期,征服和被征服的戏码日日上演。
曾经听过的“娃越大越好带”原来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如何养”虽已经变成小问题,“如何教”又开始让人变得头大无比。
其实如果你的孩子进入了这个阶段,妈妈认为实在无须过于敏感, 因为此时立规矩,事半功倍,C妈实战攻略来啦!
我的孩子怎么了?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只是从实验中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周围环境对他的要求,并非故意。
孩子需要你的适当引导才能学会什么是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你的认可和鼓励也能帮助他自我肯定,建立安全感。
而此阶段,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就是用有建设性和不伤害孩子的方法去帮助他建立良好的行为。
管教指南(一),多鼓励宝宝好的行为
不要以为好的行为是理所当然,而只留意到不理想的行为。
当宝宝看到不能碰的东西自动走开,主动把垃圾扔到了垃圾桶时,就该给他关注,并且称赞他。
当宝宝明白 原来好的行为会得到关注,那便会增加他多做好行为的机会。
Q:称赞太多会让孩子恃宠而骄吗?
只有平时极少得到称赞的孩子被称赞后才会乐极忘形,兴奋得不能自控。
宝宝需要你的关注和鼓励来建立信心去探索学习。
经常受到赞赏的孩子,自我肯定充分,自尊心会较强,也会较为自信及独立。
Q:如何“赞赏”孩子?
- 要用正面的语句,例如:“自己玩真乖!”“乖乖坐着吃饭真好。”“对了,知道那是碰不得的,真是好孩子!”
- 要直接、简短,让他容易理解。
- 不要加上批评及责备,例如:“轻轻的拿很对哦。乖啊!下次可别再扔妈妈手机了。”这会让他感到混淆,无所适从。
- 要及时称赞,他才会清楚你赞赏的是什么行为,增加他再做同样行为的机会。
- 不要只看成果。当他作出尝试,就要称赞他的努力,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管教指南(二),开始你的管教
除了鼓励宝宝的好行为外,也要开始管教他不理想的行为。
Q:什么时候开始你的管教?
一岁左右开始,宝宝自由活动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他需要清楚及尊重规则,从而学到守规矩、合作和自律。
假如现在对他采取放任的态度,到长大后有问题出现时才去管教,要改变他的不良行为就难多了。
Q:规则会不会扼杀孩子的自主能力?
宝宝的思考判断能力还未成熟,需要你给予指引来保障他的安全。
你的指导也可以帮助他去分辨适当和不适当的行为,令他容易适应社会。
当然,你不可以制定太多规则。
在某些情况下,你需要根据孩子的发展能力去让他 学习独立解决问题,例如让他在合理的范围内探索玩具不同的玩法,提供两三件衣服或小吃让他自己挑选等等。
Q:打或恐吓宝宝是否更为有效?
批评或打屁股,或许会令他在当时感到害怕,不敢再继续不当行为。
但是这样做只能收到 短期效果。宝宝的记忆力还短,很快便会忘记上次的教训。
而且如果你没有教他应该怎样做才对,他没有学到适当的行为,很容易又再犯错。
比如DD总是会抢CC的玩具,CC拿回去他更会着急的上手打。
这个时候,其实打骂都没用, 直接示范正确的做法就可以,“DD,我们先问问姐姐,姐姐允许我们才能拿,你跟姐姐说,拿拿~”
或者有时候他心情一high就忍不住给奶奶一巴掌,这个时候也不要批评或嬉笑,而是应该告诉他正确的表达方式,“DD开心,但是我们要轻轻的摸(父母示范),试一下,轻轻的~”
坚持几次,孩子很快就能改正以及学会正确的方式。
管教指南(三),管教宝宝的步骤
1、每次定下2到3条简单的规则。
比如,我给DD定过的一条:吃饭要好好坐在餐椅里,不去追着喂饭。
2、所有照顾宝宝的人都要采用一致的方法。
并且都要坚决地执行,方法才会容易奏效。
3、给宝宝清晰的指令。
- 每次孩子犯规时(DD最初经常爬出餐椅爬到我们的餐桌上),都要保持平静,用坚定认真的表情——瞪眼、稍低下头及加上手势向他说“不可以”。 若孩子主动停下来,便称赞他。 若他不听, 就要立即采取措施 ,比如抱下餐桌,然后转移他的注意到一些有趣吸引的事物。“好了,既然你不能乖乖坐在餐椅里,那妈妈就把你抱下桌了。”
- 当然, 如果孩子做的是危险性的动作,就要立即制止, 同时教导他规则,然后转移他的注意至另一个有趣又安全的活动。例如:“电插座危险,不可碰。妈妈和你玩玩具。”“爬高会摔疼,下来这里玩球。”
4、刻意忽视宝宝的反抗行为,但要安静陪同。
宝宝可能仍然不听从,用尖叫或趴在地上哭等行为来对抗。
- 你需要刻意地忽视这些行为, 即完全不给他任何注意,也不作任何反应, 但是安静的陪在他身边 ,让他知道:你虽对他持着坚定的原则,但仍然会给他保护和安全感。
- 两岁半前的宝宝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忍耐力有限,遇到不顺意的事物就会容易发脾气,看看你有什么反应,或尝试验证一下你说的话是否真的。 如果处理得当,这些不当的行为很快就会消失;但若你给他注意,包括笑、回应或打骂,他的行为就会因得到你的关注而持续下去。
- 只要你坚持下去,他最终会学到,抗议是不能令他得逞的,他会停下来。
5、待他冷静后便立马赞许他能安静和合作,然后继续恰当的活动。
C妈说
虽然方法给到了,但是一切管教的前提, 是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清醒的父母。
分清楚孩子不能做的事,是真的不能还是不合你意,真正分清了这一点,管理孩子你就不会再愤怒。
比如DD前几天将我放在桌子的一份重要文件,用花笔画了个乱七八糟,那是没有任何备份而且马上就要上交的要命文件!
我当时真的怒发冲冠,忍不住叫喊“你这孩子太调皮了,净给我捣乱。”真的恨不得揍他一顿并警告他以后再也“不许乱画”!!但看着DD先是不知所措一愣,继而被我吼的哇哇大哭,我一阵心疼又觉得哪里不对。
那么问题在哪?
在于 “重要文件”而不是“乱画本身”!
如果他画的是一张废纸,我恐怕都不理会,甚至忍不住夸我儿画的真有创意。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保持清醒, 尽量不要因为宝宝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而牵连行为本身 。
好在小宝宝们都是不记仇的,他们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比大人要好得多,前一秒被你骂的哭爹喊娘,转眼玩一圈回来就要你抱抱亲亲。
除了做清醒地妈妈外, 全家也一定要保持统一,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咱们在人前立规矩,爷爷奶奶偷偷背后放水。
C妈相信爷爷奶奶虽娇惯孩子,但是他们更明白一个被娇纵的孩子,不会成为受欢迎的人,过度的宠溺,无法陪她走完人生。
所以,也别忘了把管教方法分享给他们,观念一致才能事半功倍哦~~~
关于我们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目前就职于三甲医院;
C妈-报社育儿编辑,熟悉儿童心理学、教育学;
CC-7岁高需求女宝一枚;
DD-1岁天使男宝一只。
养育CC&DD两个孩子,让我们明白:
有太多人教你怎么做一个好孩子,
却很少有人教你怎么做一个好父母。
于是创办公众号“CC爸妈”、“CD爸妈”,
推广“中国父母学习计划”,
致力于让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的大队伍,
一起少走弯路,一起做“中国好父母”!
加入“CD爸妈”
专注孕期和低龄宝宝的MINI社区。
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