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子、囚父,开启宦官乱政,从唐肃宗李亨的凄凉后半生看中唐乱象

2019-07-24     看北朝

前文:唐肃宗李亨小时候被其父唐玄宗夸道:“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然而,李亨的一生,就是一个苦难接着一个苦难。安史之乱中继位,却永远背负了杀死亲兄弟和儿子的罪名。

乱中登位,人伦之祸——杀子、囚父

李亨赐死儿子建宁王李倓,缘由可以从另两个人说起,李亨的又一位老婆张氏和宦官李辅国。李辅国虽是家奴,但也是李亨登位的“元功”之一。在韦、杜二妃之后入宫的张氏则在最困难的关头给过李亨最温馨最体贴的支持。在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儿子李倓、老婆张氏,还是家奴李辅国,都曾给苦命的李亨提供过很大的支持。

李亨性格懦弱,但登基以后却能聚拢天下军民之心,很快取得对叛军大反击的胜利,凭心而论正是这一帮能干的儿子、体贴的老婆、忠心的家奴跟他一起努力的结果。然而悲剧也源自于此,当儿子、老婆、家奴之间也爆发内争的时候,李亨就完全没有办法制衡,只能任凭更强势的一方去摆布了。

张氏有些地方很识大体,有些地方却充满小女人的小鸡肚肠,有次,李亨感激她给予他的支撑,想将一个装饰满珠宝的马鞍赐予她。但李亨的首席谋臣李泌却劝谏道,国难当头,还是将珠宝拆下来赐给有功战士吧。

李亨还算不错,听从了劝谏,听说这件事的儿子李倓高兴到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认为父亲能这样从谏如流,天下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他们的呢。

但张氏却大大不乐意了:“都是邻里之旧的,用得着这样吗?”(李泌跟李亨从小在宫中一起长大,故称“邻里之旧”)几个珠宝即让她从贤惠女子蜕化成了刻毒女人。

从此,张氏恨透了李泌,也恨透了李倓。平日之时,李倓也看不惯张氏与李辅国的很多行为,因此两边早就矛盾重重。

喜欢修炼“仙术”的李泌对尘世一直看得很开,稍有不如意他就“抛却人间第一官”跑到嵩山隐居去了,但李倓则不同,他必须责无旁贷地留在父亲身边全力支持。在李泌离开期间,李倓遭到了张氏和李辅国的联手构陷:他打算用武力夺他兄长的嫡子之位。

这种罪名自然不可饶恕,李亨在下令赐死李倓之后很久依然没有后悔:大难当头还兄弟阋墙,死罪死罪!



影视剧中的李倓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在很久很久以后,李亨在重新回归的李泌耐心说理下,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懊悔得痛哭流涕,老泪纵横,可是好儿子已经永隔天人了,天下还有后悔药可买吗?

继做不成慈父后,李亨又失去作孝子的资格。

在郭子仪、李光弼们的努力下,大唐终于取得对叛军反击的胜利,两京收复后,已经失去皇位的太上皇唐玄宗被迎接回长安,但很快被打入冷宫,不得与外人见面,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宦官李辅国。

有唐一代第一个权宦李辅国原本是个弼马温,只能干些养马的活,不过此次投机帮助李亨登位成功,立刻让他成为政治场上的新红人。

或许是出于巩固李亨皇位的考虑,李辅国干了很多李亨该干却不忍心干的事情,包括将太上皇唐玄宗彻底架空。



影视剧中的唐肃宗和李辅国,图片来源网络。

玄宗回到长安,依然受到很多百姓的爱戴,且偶尔还与朝臣私下见面,显示出依旧存在的政治实力,这些都让李亨有些坐立不安,见此局势,李辅国当即擅作主张,派兵强行将唐玄宗遣送到四面隔绝的冷宫,整个遣送过程还几次差点害七十多岁的老皇帝从马上跌落下来。已经孤家寡人的唐玄宗对此又有何种感想?唯有对高力士苦叹:“吾儿用辅国谋,不得终孝矣。”

不久,李辅国又矫诏将高力士、陈玄礼这些相伴唐玄宗足有四十几年的老仆从流放到各个边远地方上去。唐玄宗的身边,从此连个可听老人唠嗑的对象都没有,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就只能过上“凄凉独对南宫墙”的苦闷日子,在“还似人生一梦中”的悲吟中孤苦走向生命的终点。



唐玄宗泰陵,图片来源网络。


泰陵附近的高力士墓,图片来源网络。

内制于悍妻,外迫于家奴

就算收复了长安,再收复了洛阳,将帝国版图上最璀璨的两颗明珠收回到李氏子孙的手中,算是立下了再造江山社稷的不世之功,李亨的苦命生涯也远没有到头,他的皇权渐渐受到老婆张氏和宦官李辅国的挑战。



影视剧中张皇后、李辅国,图片来源网络。

当此国难之际,李辅国和张氏的强硬对于李亨的软弱来说本是个很好的平衡。但是物极必反,李亨的软弱使得这种强硬很快超出应有的尺度,以至于给李亨造成一种“内制于悍妻,外迫于家奴”的局面,史称:“(张)后与李辅国相表里,横于禁中,干豫政事,请托无穷。上颇不悦,而无如之何。”李亨的皇帝生涯,就是在这样一种让人郁闷难熬的局面中渡过。

自认有功的大太监李辅国继掌握了禁军兵权后,又被授予兵部尚书之位,但在新岗位呆了还不到半个月,他居然又狮子大开口想跟李亨讨要宰相来做。而张氏更是不得了,她甚至将手触到李亨的帝位之上。

张氏日后的称呼方式是“张皇后”,她是一位作风强悍意志坚韧的女性,在李亨一行人逃到灵武城之初,情势艰难,前程暗淡,张氏立刻发扬大唐妇女们一贯以来事事“巾帼不让须眉”的作风,她每晚睡觉时都主动将丈夫挡在身后:要是发生了啥意外,就让臣妾的身体先替陛下挡着吧,陛下好有时间从后面逃生!

在太平时日,随处可见“白日卧多娇似病”这般娇滴滴的柔弱女子,然而国家一日有难,真正的大唐女儿立刻站了出来,她们振臂一呼,将莎士比亚的名句“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彻底踩在脚下,用亲身行动,诠释着毛主席语录里“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意义。



唐代画作,图片来源网络。

生逢乱世,张氏更是受罪,因为她有孕在身,而且是临产状态,但这位曾是皇宫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尊贵女子,在生完孩子三天后就起来帮忙缝制将士的战衣!李亨想劝她注意身体好好休息,她却说:“现在是什么时节?岂是我调养身体的时候。”

尽管张氏在艰难的岁月里表现出了足够令人敬佩的举止,然而,很明显的是,对于她这样的铁娘子来说,其人生的参照点绝不会是贤明的长孙皇后,而只能是差点革了大唐命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悲哀的是,张氏徒具武则天的权利欲望,却不具备与之相称的政治手腕与容人胸襟。从建宁王李倓被赐死一事也足以瞧出,以张氏之胸襟,连当个一国之母都成问题,渐渐撕掉伪装的她开始干预朝政。初尝权利的美酒之后,张氏又想让自己进一步沉醉其中,而老公的软弱更是在催促着她的野心一天天发酵膨胀。

渐渐地,她的嚣张跋扈连民间都能耳闻了,连杜甫都留下“张后不乐上为忙”这样的诗句来讽刺李亨这个窝囊皇帝。

据一些野史的记载,张后甚至还经常进一种喝了能使人久醉健忘的酒给李亨喝,这样李亨天天昏睡健忘,国事就操控在张氏一人手中了。

为进一步获得权势,张氏不停地跟群臣暗示,上书请示给她加尊号“辅圣”——一旦让她得逞接下去恐怕就是要求跟李亨并列“双圣”,然后再进一步独霸朝纲,成为又一个武则天了。李亨禁不住要求差点答应,不过幸好有位太监给他提醒:“自古皇后无尊号,惟韦后有之,岂足为法!”韦后是谁?就是那位毒杀亲夫唐中宗妄想效法武则天称尊的恶毒妇人,李亨一听大惊失色:“庸人几误我!”刚好老天也来凑热闹,发生了月食现象,相信天人感应的大唐军民都传言问题出在后宫,故而,事情最终没有达成。

但是张氏可没有就此善罢甘休:我不当辅圣,就让我的儿子当真圣吧。于是开始捣鼓陷害现有太子的事情,想将她的亲生儿子扶上皇位。张后生有二子,大的早薨,小的即是这次动乱中产下的那位,只是目前还太小了,还不足以动摇现任太子的地位。而且很不幸的是,这位在动乱中出生、在动乱中成长的小皇子在天下即将平定之际,却突然跟他的同母哥哥一般,远离父母而去了……



影视剧张皇后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但你如果认为张氏会就此消停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便自己的儿子也当不成太子,那也要将现任太子李俶赶下来。

为什么?

因为太子跟那位被张氏陷害而死的建宁王李倓向来手足情深,日后李俶登位后还时常对这位兄弟思念不已,甚至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格来纪念这位好兄弟——追认李倓为承天皇帝。得罪了李倓就等于得罪了李俶,张后盘算着等李俶当了皇帝自己绝没有好果子吃,因此,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故此她又想方设法陷害李俶,转而扶持唐肃宗的另一个儿子越王李系登基。



影视剧中李俶、李倓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公元761年的一个秋夜,安史之乱余烬未灭,各地战火依然如火如荼之际,距太上皇唐玄宗之死仅十三天,没当过一天太平天子的唐肃宗也在自己的寝宫中被惊吓而死。

李亨只有52岁,或许不当如此早亡,但回顾他这一辈子,能活到这个岁数已属奇迹了,此番再经安史之乱的磨难,早已染上一身沉疴,奄奄将息——但倘若能够顺顺当当故去,仍可算是他这一辈子唯一幸福的事情了。

可即便这种幸福,他也无法享受,就在他临死之际,新一轮宫廷政变如烈火一般蔓延而来。野心勃勃的张后纠集一批宦官准备拥立越王登基,顺道矫诏宣太子进宫想将其诱杀。但跟张后已经决裂的李辅国提前听到风声,当即调来军队半路上截下太子保护起来,随即拥兵剿杀张后一党。

跟没有男根的李辅国相比,张后实在是头发长见识短,没悟到“枪杆子出政权”的至高真理,走投无路的她无处躲藏,只好躲入唐肃宗的寝宫。

已是气若游丝的李亨惊恐地看到:先是他的老婆张氏披头散发地跑来向他求救,继而,昔日忠心耿耿的家奴李辅国居然由羊变狼,带着一帮人挥刀舞枪凶神恶煞地闯进来跟他要人。

就在李亨的病榻之前,他的老婆被家奴揪着头发拖了出去。

人既已抓到,大家也就收拾收拾回去了,他们就这样将还没完全断气的皇帝给彻底遗忘了——给被惊吓而死的皇帝吹奏送葬进行曲的是一个凄厉无比的叫声,那是一个女子在脑袋离开脖子前发出的最绝望的哭号之声!



影视剧中张皇后之死,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作者:宇文若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AvhXmwBUcHTFCnfnp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