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为何会沦落到后来处处被东厂压制?

2020-07-30     看北朝

原标题:锦衣卫为何会沦落到后来处处被东厂压制?

自我感觉良好从当初制度设计上,或者政治格局变化上,东厂是怎么做到压制锦衣卫的?同样是特务机构,为何影视剧里,东厂往往是反派,坏人,锦衣卫却是能当好人?难不成就因为观众都是正常男人,所以导演迎合观众?

lzgadsl2:锦衣卫是好人?哦,对,甄子丹拍了个翻案剧。

自我感觉良好:甄子丹还拍了个让东厂被黑了好几十年的剧。

lzgadsl2:甄子丹拍东厂戏的时候,锦衣卫在影视里也不是什么好鸟。

刚果花园:话说在影视剧里面锦衣卫正面形象太少太少吧,也就这几年拍了几部而已。此外,在影视剧里锦衣卫连皇帝走狗都算不上,只能说东厂走狗而已。

还有,东厂能压锦衣卫一头,主要在于亲近度不同。但东厂本身就是一个竞争力极为激烈的地方,提督东厂太监在外面看着光鲜,但在内廷之中不算太好的位置,本身也算得上高危行业了。

十全武功陈弘历:厂公基本上是司礼监第二秉笔太监担任吧,在内廷地位不低吧,除了司礼监和御马监,其他各监的掌印太监也比不了的。

netqian:东厂提督太监都是首席秉笔太监兼任的, 算是太监2号人物了, 怎么能说位置不好呢?

李从嘉2017:御马监管理京营、内四军,外派的监军太监都是它的,此外还管理皇帝小金库,公公们的人均收入是超过司礼监的,御马监还出过厂花汪直。

句章居士:特务机关谁接近皇帝,谁就有更大的权力。锦衣卫最多不过看门站岗,太监却是24小时贴身伺候的。

不动之戈:不说是皇帝的话,地主家大管家和门房车夫哪个更尊贵些?

empgu都是靠着皇帝信任做事的,皇帝更亲近谁,谁就占优势,论亲近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哪比得上能一天二十四小时跟着皇帝跑的太监。要是皇帝更亲近锦衣卫自然就是锦衣卫支差东厂了,比如陆炳

血鉴中华:锦衣卫军队、武警、刑警、仪仗、外交官的活儿都干。

失禁泻三白:锦衣卫还管外情呢,丰臣在本岛集结,锦衣就上报朝廷再转发朝鲜了,奈何棒子不是管子啊。

铁木辛哥:也干谍报和社会调查,干的事太多了。

taowu:锦衣卫手都伸到日本了,怎么没伸到辽东?

失禁泻三白:同时期努尔哈赤正经管李大爷叫爹,欲求入朝组队刷怪被ban。

叶鸿慈:壬辰年那段,努尔哈赤手里才几千兵马,海西女真哪一部都比它雄厚,真放它入朝,不是被日军灭,就是元气大伤以后回来被海西四部灭。那中国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妖刀:锦衣卫对清朝对李自成等农民军貌似作用都不大,特别是努尔哈赤的谍报工作那么好。

数猴子的星星:当时努尔哈赤自吹有马兵三、四万,步兵四、五万。朝鲜还真不敢放他进来。

大忠似奸冯玉祥似乎监狱也是锦衣卫的。

刚果花园:监狱是刑部的,属于锦衣卫的只有所谓诏狱,即皇帝亲自下诏经过正规程序的交由锦衣卫或东厂查验的大案嫌疑人所待的地方。诏狱的犯人随时有可能因为皇帝的原因而脱罪,所以锦衣卫的诏狱真不像明朝私人笔记说的那么黑暗,甚至应该是类似于关押政治犯的条件优越的禁闭室。所以在笔记中的诏狱既是黑暗无比的人间地狱,但同时又是菜园子,不禁访客,谁都可以进去转一转。

x风林火:东厂也是正常人啊,大领导是太监而已。

sar0803:东厂除了几个头目之外都是锦衣卫。

瓦而基里:锦衣卫都块成政协养老院了。里面充斥着退役武官,勋贵,官二代,皇亲国戚等混吃等死的家伙。这帮人指望能干活就是做梦。

锦衣卫的问题是混吃等死的人越来越多。就像老国企一样运行不良了。而且最麻烦的是基层官僚中充斥着世袭官僚和退休武官。应等奉此的公文好做,真干活就算了。东厂好歹是新兴的组织。也没什么关系户接班户,干活能力强。

橙色指挥官:真要是充斥着世袭和退休武官,锦衣卫的素质和水准反而会高出很多。

开始出问题就是从正统朝开始,太监、文官都开始往里塞人了(比如王振的亲戚,严嵩家的子弟)。再往后就是花钱了,二三十两银子就弄个锦衣校尉了。

真正造成问题的是太监、文官子弟以及后来那些花钱的,工作效率差不说,还祸害地方。世袭、退休武官的总体素质要比这些人好很多!

萨里沙之刃:那是南镇抚司。

日月重开:我一直没搞明白,锦衣卫理论上的编制是5600人,陆炳最嚣张时实际达到六万人,这些是世袭的锦衣官还是包括聘来的杂兵?

逆风起飞:有编制的人数远远少于临时工看来是古已有之啊。

刚果花园:那是你自己理解错误,锦衣卫虽然称卫,但其实并非卫的编制而是司的编制,其下仅千户所就十多个,所以有史料称锦衣卫最高曾达十余万人,除了大量临时工外,更多的是领干工资的挂靠官N代。

日月重开:十几个千户所依然是卫,这点并没有变。至于长官高配,锦衣卫的长官经常高配为都督,但并不表示卫所本身拔高了。

刚果花园:但这个卫是有五个卫编制的司府改编而来的。

莫泽恩里克:那西厂咋没人提?

自我感觉良好:西厂存在感太低,黑都没人黑。

李从嘉2017:厂花汪直不就让黑了。

莫泽恩里克:不是还一个内厂吗?

力克小白勇竖刁:三厂一卫,西厂内厂都是凑数的,东厂有官有权,但没有行动力量,真正要办事,还得指派锦衣卫的人。

十全武功陈弘历:三司是怎么沦为巡抚的下属的,锦衣卫就是怎么被东厂压倒的呗。

wsrg:锦衣卫指挥使也算是高危职业了,能够善终的不多啊。

szz:司礼监在明代表现很突出,内廷第一人,下首的持笔也是提督东厂,而第二人御马监则没多大存在感呀,不会内廷也像外朝一样文压武压的死死的吧。

刚果花园:首先大家伙要正确理解东厂的作用。东厂的主要作用在于监视文武百官,一般都是明目张胆的到各部门旁听。比较现代职业,无非就是阉了的新华社记者,无非给皇帝写几份内参而已。那么东厂提督太监无非也就新华社主管而已,真的有太多太大权利吗?当然有人会说东厂本身有执法权,这也不错,不过这个执法权其实是在皇帝手上的,他需要得到皇帝的允许才有执法权,东厂提督太监无非借用而已。

所以总而言之,所谓的东厂、锦衣卫无非是被文人渲染过的东西,而且这些所谓的记载矛盾冲突极多,基本上没法采信。

glowworm1985:至少在帝位转换的过程中,东厂提督一般是个隐形人,而御马监太监则差不多赶上内廷第一首领太监的戏份了。

szz:不会像东罗的禁卫军一样,不过京城最大武装的大头领,在这种事时侯,有话语权也正常。东厂提督在司礼监也只排第二,在御马监面前本来就不够看的吧。

dengjianyyy:为什么会有东厂?是因为朱棣觉得锦衣卫不忠于他。

~心灵捕手:这些特务机构是逐层推进的逻辑关系。理想状态下,官僚机构正常运转,不需要锦衣味,更不需要什么厂。

因为官僚机构本质上利益和皇帝不一致,大企业的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必然不同,所以皇帝没办法,只好设立特务机构监督员工干活

(好比你去停车场停车,收费员会小声跟你说,开发票15,不开发票5块。。。开发票的15归老板所有,他除了固定工资拿不到一分钱,而不开发票的5块钱全部归他私人腰包,员工当然选择私赚5元,损害老板利益,老板投资停车场,看上去生意不错,实际上账上收入却很少,所以老板要设立特务机构监督员工不开发票私吞收入的行为。 有人说员工工资由固定改成按比例提成不就是了,那只看到一部分问题。老板投资停车场是有成本的,开价15是要考虑到投资设备成本 场地租金 银行贷款利息,就算老板自己不赚钱,这些成本也有11元,能够给员工提成的最多给4元。所以员工不开发票赚5元 ,依然比4元多,只要中间存在利益差,哪怕只差1毛钱,员工照样会选择不开发票接私活,因为员工没有成本啊,他员工又不需要付租金和银行贷款,等于是无本买卖,成本全部由老板负担,收入却被员工个人净赚,老板背负投资成本,他给员工开出的工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员工私收的钱高,他一单给员工提成6元,员工下次可以不开发票收7元,只要7元或者8元依然低于老板的总成本15元,就会有车主选择和员工合伙谋私,所以改革工资方式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但是后来,必然地,用于监督官僚机构的锦衣卫,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官僚机构,其谋私贪腐的程度和他的监督对象变得完全一样,甚至结为共谋,一起糊弄皇帝,这是利益法则下的必然......于是皇帝只好在设立一个机构来监督锦衣卫,监督监督者。

然后又过了一百年,发现连监督监督者的人也腐化了,变成了新的官僚机构损公肥私了,只好再新设立一个西厂取代东厂。

另外说一下,东厂西厂只是太监任最高领导,其他无论上层指挥者还是下层办事人员基本上都并不是太监,是健全男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hp3oHMBLq-Ct6CZWm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