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在8月23日海外股市大跌(美股三大指数跌幅均超过2%),经贸关系趋冷的背景下,本周前三天A股的表现强于预期。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一向走势弱于美股的A股表现出了相当强的抗跌性,开始走独立行情。
其二,市场上没有出现恐慌式抛售,成交量没有明显萎缩,市场情绪并没有一下子就回到冰点。
其三,从短期机会来讲,可以注意到8月26日医药板块逆势上涨,成为除黄金板块外为数不多的飘红品种,这主要是源于从近期密集披露的中报来看,医药板块业绩超预期,且本身板块属性和外围扰动相关性较低,因此短期内或有可期行情,甚至成为机构资金新的抱团方向。
韧性从何而来?
自沪指2733点触底反弹以来,A股市场确实展现了较强的韧性。韧性来自两方面,一是管理层呵护市场形成了政策底;二是此前市场连续下跌,跌出了“估值底”。
其次,经贸关系的冷热交替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这个因素虽然还是影响市场的关键变量,但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
如果说在去年贸易摩擦刚开始的时候,咱们还有一些措手不及。那么经过一年多的磨练,中国的反制也更加讲究策略和时机,投资者对这件事的最新变化也能够泰然处之,担忧情绪可能有,但还真不是那么慌。
在斗争中摸索,在斗争中进步。现在中方的反制都改在A股收盘后、美股开盘前的晚上八点钟出炉了,咱们股民经历了一年多的风风雨雨,肯定也是成熟了一些。
总结一句话:面对外部扰动的情况下,现在A股既有韧性,又有理性。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一向走势弱于美股的中国A股表现出了相当强的抗跌性,证明已经对美股行情脱敏,开始走独立行情。
领导说:A股有韧性。我理解,这韧性就是抗跌。
当然,A股市场能否维持如此有韧性的表现还需要继续观察。但就目前来看,自沪指2733点以来上涨趋势保持完好,外部利空因素只是扰乱了市场上涨的节奏,但不能改变趋势的方向。只要经贸关系稍微有所缓和,A股市场随时可以发动“反击”。
新的抱团方向
近期,沪指在2900点关口踌躇不前,更加促使资金集中抱团价值股蓝筹股。即使大盘震荡,但是医药100指数却已经连续上涨多日,并且总体上涨的幅度不算小。
据统计,从8月6日最低点10927点上涨到8月23日最高的12394点,指数总计有超过13%的涨幅,远远跑赢大盘。“吃药”强势,凸显场内资金立足防御的思维。
我国第一人口大国的称号很可能在五年内被印度超过,但是我国世界第一大老龄人口大国的地位恐怕要坐实很多年。相较于我国医药企业的规模来说,医药行业空间十分巨大,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二十年我国医药医疗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是有基础与保障的。
其次,从这两年医药政策接连不断的推出我们就已经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国家对于医药行业的需求日益强烈,尤其是鼓励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加速过渡政策,更是让很多企业实实在在的受益。
尤其是医保的财政压力增大后,对于医药行业加速发展的需求还在增强,虽然政策影响有好有坏,但是长期而言对于医药行业的加速发展趋势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