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摇了一个小车号,买还是不买,太愁人啦

2019-07-08     挚情写人生

见大家都摇号,同事家里已经有了一辆车,也没有再买车的想法。自己有驾驶证,报着玩儿的心态,也参加了摇号,摇了二年多,前两天无意中登录系统中一看,竟然中签了,而且是半年前中的签。

这事儿压根就没放心上,爱摇上不摇上。同事说。

不过,这次真中了签,倒让她有点儿郁闷起来。

送给别人用,怕出问题。

至亲都有车,都不用买。要想留下这个号,就得自己掏钱买车,可是家里已经有一辆了,平时也不怎么开,再买一辆,实在是多余。不买吧,再有一个多月号就到期了。

同事天天愁,一直在犹豫买还是不买。

说起买车这个事儿,还真值得研究一番。

打车还是养车,这个句式很容易让人想起莎翁那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虽然不是一码事,可我觉得这还真是个有点类似的比较严肃的选择。

不用往远了说,仅仅20多年前,私人拥有一辆小汽车还是多数中国人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到了多数中国人都开始做这个梦并且很多人已经实现了的时候,至少在北京,打车还是养车,就成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往前推十年,私人买车还是一件挺值得炫耀的事。起码,它能说明你比较成功,算是有钱人。就是今天,有房有车也还是成功人士的基本表征。

私家车数量暴增,车多路少的矛盾日益凸显,似乎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在目前北京交通状况的大背景下,买车还值不值?买车好还是打车好?就真成了一个值得考虑的大问题。

年前和朋友小聚,提起买车的事,不少朋友的观点是:只要不是做生意,最好别买车。对此,我也有认同感。

做生意的,买车养车,人家能提高办事效率。效率有了,效益也就来了。也就是说,买车养车都是投资,是可以加倍回收效益的。可是对于上班族来说,汽车就纯粹属于消费品,买了车,您就得养着。尤其是现在,汽油不断涨价,养车成本加大,就显得很不划算了。有位朋友掰开揉碎了算过一笔账:假设您花15万买个车,就算开15年,平均每年先有一万搁那儿了吧?平时的汽油钱,加上保险、加上必须的保养和维修,每年两万能撑下来就算不错。这么算下来,15年您就把45万给扔了。这45万完全都是白扔的,一分也捞不回来,纯消费!

当然了,挣钱就是花的,纯消费就纯消费吧。可是除了这份花销,买了车还等于多了仨爹:开车上路,警察、骑车的、行人,都是你爹,你谁也惹不起。

相比之下,就看出打车的好处来了。您想去哪,招招手,满大街都是你的专车,想坐哪辆坐哪辆。没有开车的担心、堵车的烦恼、停车的艰难,也没那么多爹……当然了,偶尔打不着车,也会觉得不如有车方便,可是这小小的、偶尔的不方便,比之于您花好几十万买回来的那些烦恼和担心,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u7-V20BJleJMoPM-P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