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被他人利用的漏洞

2019-06-07     挚情写人生

第二天早上吃早餐的间隙,周晔问霜儿:“霜儿,咱们今天怎么安排啊?”

“一会儿我先领你去华美广场的名典咖啡,昨天约了一位来自云南的女企业家刘雨轩,上午我们聊聊项目的事儿。刘雨轩平时很忙,一是听说你从深圳来,二是她老公也是做企业的,才答应抽出时间与你认识一下。”霜儿解释道。

“哦,那约的是几点呀?”

“九点半,我们提前几分钟到就可以了。”

九点刚过,三个人准备出发,霜儿穿了件白领黑色的职业装,成熟稳重。周晔穿一件紫色的外套,长发飘逸,脚穿一双黝黑发亮的皮鞋,时尚迷人。

三人来到华美广场名典咖啡店,进了提前预定的包厢。

刚坐下,霜儿对周晔说:“你们先聊会儿,我下楼去接刘总。一会儿人家给我们介绍项目的时候,我们最好多听少问,有什么问题,回去后我们再一起探讨。”

过了几分钟,包间门口响起敲门声,响了三下,两长一短。

这是陶金与霜儿提前定好的暗号,“两长一短”,表明是自己人,是安全的。

陶金起身打开房门,和霜儿一同进来一位气质高雅的女士,三十多岁的样子。霜儿向周晔介绍:“刘雨轩,刘总,成功的企业家。”

刘雨轩和周晔及陶金客套几句,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来海滨的经历,便切往入正题,开始导入第一班工作——“洽谈邀约”版块。

她不愧是一位精炼的企业家,本来枯燥无味的第一班工作,被她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讲解得精彩纷呈。

不过,周晔却表现得很冷静,只是很配合地点头,该表示赞许时,说声“很好,是这样呀”等等,陶金从她脸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情绪,心里不禁暗自佩服:看来,周晔可不是不位简单的人物。

约有两个小时,刘雨轩结束讲解。

临走时,她拿出了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对周晔说:“周小姐,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云南昆明公司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你看哪天方便,去云南玩一玩,我肯定好好招待。”这是变相地在向周晔证明着自己身份的真实性。

霜儿起身陪着刘雨轩出了包间。

按照事前的计划,她把二班的讲师又接了上来。

10分钟后,门外再次传来“两长一短”的敲门声,陶金打开门,这次跟在霜儿身的后是一个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孩子。

“周晔,这位是章晓凤,是‘御林军’(从玉森市转移过来的老业务员),不仅项目做得好,人也很付出。”

周晔连忙站起来,与章晓凤握了握手。

打过招呼后,章晓凤挨着周晔坐下,简单问了一下周晔的情况,接着道:“周小姐,你对我们的项目了解没有?”

周晔点了点头。

霜儿在一旁接道:“刚才云南的刘总,已经把项目的来龙去脉等情况都介绍了。”

章晓凤听后,从包里拿出一本书,封面上醒目的标题:《风生水起海滨湾》。

陶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本书,他仔细看了看,发现这本书装帧精美,格式规范,出版社也是正规的,不像是盗版书。

章晓凤就从书上介绍的国家制定的海滨湾大政方针开始,围绕着项目的发展讲起,二十分钟后,进入奖金制度环节。

由于这班工作数字比较多,比较枯燥,讲的过程中,陶金发现周晔走了几次神,不过她还是坚持把工作听完了。

到了最后,章晓凤问周晔有没有听明白,周晔只是机械地点了点头。

陶金明白,其实她听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大兴趣,听没有听懂,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二班奖金制度讲完后,依旧是霜儿送讲师下楼,陶金在包间陪伴周晔。抽空儿,周晔起身去了一趟洗手间,出来后笑着问陶金:“这个项目听上去还不错。陶金,你做没有?”

“周晔,我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判断。今天上午你只是听了一下大概,不要急,慢慢了解,了解完了再作判断也不迟。”陶金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一边安抚周晔,一边把话题岔开。

霜儿很快回到包间,坐下喝了一口水后,对周晔说:“累了吧?中午我们就在这里点一些东西吃,然后在简单休息会儿,下午再慢慢了解。”周晔点头称是。

下午两点二十分左右,霜儿接到一个电话——第三位讲师已经到了。

一位中年男士,穿着西服,脖子里系着一根蓝色的领带,在白衬衣上显得格外引人。

霜儿向周晔介绍道:“史东来,史总,来自广东湛江,事业和项目做得都非常成功。”

史东来性格开朗,嘴上老挂着笑,豪放又不失斯文。

他与众人一一握了手,笑哈哈地说了几句开场白,一下子就缓解了午休后的无精打采。

史东来简单地询问了周晔对项目的感受和认识。周晔依然只是回答还好,就没有词了。

见此情景,史东来与霜儿迅速地交换了一下眼神。

随后,他先从自己对项目的认识,自己来行业的经历以及这个项目的特殊性等等,详细为周晔讲解了为什么说这个项目是国家项目、国家行为,项目为什么不能看到红头文件,国家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内容陶金早就已经了解了,不过,他发现与当初给自己讲解的人相比,这位史总似乎有些火候不够。

史东来耐心地讲了两个多小时,再看周晔的反应,与上午一样,也不提什么反对意见,只是很配合地听讲师讲解,对讲师的提问也都是一句话应付过去。

临走时,史总意味深长地对周晔说:“周小姐,不要急于对这个项目下结论,因为这个项目是经得起考察的。考察得越久,自己心里越踏实。所以我希望你多待几天,多走走,多看看,不要因为自己没有看懂,错过了三代人发达的机会。”

“谢谢史总,我会继续考察下去的。”周晔微笑着说。

事情似乎有了微妙的转机。

霜儿没有想到的是,周晔看似对安排的讲解都不是很上心,其实很多她都记在了心里。

晚饭过后,周晔拉住霜儿对问了很多奖金制度的问题。还好,霜儿就是讲这个版块工作的讲师,就又细致地给她讲解一遍。

霜儿一再叮嘱周晔,先把项目了解清楚,不要急于把这些告诉家人,因为项目具有保密性。如果不保密,不仅违反了行业规则,还会害了自己和家人,最后大多都做不了项目。

周晔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上午10点,霜儿让她见的依旧是一位中年男士。她对周晔说:“周晔,今天这位可不是一般人物,很多人想见一面,都没这个机会呢。”

周晔一笑:“霜儿这么有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杨升迁,著名的企业家,是我们行业最知名、最付出的老总之一,是咱们学习的榜样啊!” 在房间的沙发上,霜儿指点一位40多岁的男子对周晔介绍道。

“周小姐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有江浙美女的丽质,不知道您是哪里人?”简单的开场白后,杨升迁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采取了迂回策略,力图从其他方面打开周晔的缺口。

“杨总太厉害了,看得太准了,没错,我是江苏人。”周晔笑笑说。

“谢谢夸奖,我刚才只是感觉而已,可能与我一直在南方有关,见的南方美女比较多,所以才猜对了。我今天过来主要是与周小妹认识一下,不讲行业,主要介绍一下我自己,聊聊天而已。”杨升迁以退为进,为了打消周晔的提防心理,拉近彼此的距离,他讲起了自己的奋斗史:

“我老家在安徽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毕业后就回家务农, 18岁就结了婚。二十岁就有了孩子,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很多农村人追求的目标。可是我呢,总觉得这样的日子缺少些什么。我不甘心就这样混下去,后来,我决定外出闯荡,就只身来到了广州。刚到广州的时候,可真是吃尽了苦头,干了很多行业,都没有成功。”

杨升迁喝了一口茶,看了看周晔,见周晔听入认真,便又继续说道:

“我以为自己要混不下去了,那个时候,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生存的吗?”杨升迁看着周晔问道。

周晔摇了摇头:“太坎坷了,请杨总接着说。”

“我跑到菜市场,买了一个大冬瓜,回到住处,用电饭锅炖冬瓜汤,每顿只吃一碗,一个冬瓜,我竟然吃了三天!”杨升迁不住地摇头,沉浸在不堪的回忆里。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接触到了医药代表这个行当。这个行当有机会,可不好做,做得好的,要么有关系,要么有一定的资金铺路子。但我杨升迁什么都没有,我有的就是不服输的精神,硬是用自己的执著打动了一家部队医院主管采购药品的领导,签下了上百万元的大单。仅仅一年的时间,我的业务就发展起来了,不到三年,我就从一个没饭吃的打工仔成为身价过百万的高层管理者。”杨升迁出了一口气,面带骄傲。

“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很喜欢喜欢这句话,你没有做过是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我有了钱之后,就回到老家,盖了一座三层小洋楼,又为村里修了一条柏油路,解决了大家的出行问题,这样以来,我可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杨百万”。

“我不知道,你们想不想要成名?”杨升迁问。

“成不成名无所谓,只要有钱赚,为家乡做点贡献就好了。”周晔笑着说。

出乎陶金的意料,杨升迁没有与周晔聊一句行业的事情,但周晔却向他问询对资本运作行业的看法。杨升迁还是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不讲对行业的看法,再次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他来行业的曲折经历。

“2006年刚过完春节,我接到一位朋友的邀约电话,说玉森市有一个不错的项目,他想要我去考察考察。我和他的关系没那么密切,也知道他当时的事业正走下坡路,就没有太在意,后来也就忘记了。”

杨升迁又喝了一杯水,松了松脖子里的领带。

“没过三个月后,我的接到好朋友胡小友电话,同样是让我去玉森考察,刚好那时候我有空,胡小友也是我的好朋友,就动了心,想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项目,大家都这用上心。就这样,我就开车到了玉森市,在胡小友的安排下考察了资本运作。刚开始,我也是一百个不相信,天底下会有这么好的项目?”

杨升迁说话的时候,一直在用眼神观察着周晔的神情变化。

周晔听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早上,我自己偷偷到开发区转悠,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田间劳动,就问她开发区建多久了,这些人来这里有多长时间了。老太太见很有礼貌,就告诉我说,那里好多年前就开始开发了,这些人来这里有七八年了。”

“老太太还说,这些人挺好的,很守规矩。他们的到来,带动了玉森的经济消费呢。”

杨升迁讲几句,就喝口水,然后观看一下周晔的情绪。

“通过两次调查,我发现和那些介绍项目给我的人讲的几乎一样,这才打消了顾虑。”杨升迁自豪地说“经过这件事,我总结出,机遇往往都来自于怀疑,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它。如果我们能够不完全排斥它,就一定会取得意向不到的成功和惊喜。”

杨升迁不愧是阅人无数,对于周晔这样的人,没有直接从正面进攻,而是采取欲擒故纵的战术,反而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陶金还发现,杨升迁还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高手,体系里人才济济,看来确实不假。

下午,来自深圳的姚大宝也做了一班跟进。

也许是周晔与姚大宝都是来自深圳,周晔好像很容易地久打开了心门,两个人聊得很开心,还约好回深圳后要相互认认家门。

一天的跟进,效果很明显,这让霜儿十分满意,而陶金则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

晚上吃饭时,周晔对霜儿说:“霜儿,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个行业里的江苏老乡啊,我觉得要是有个一起做项目的老乡的话,我就更放心了。跟你说实话吧,现在我们家的生意都进入了瓶颈期,我是希望把这个项目考察清楚,回头给家族一个重振雄风的机会。”

听到周晔的话,霜儿笑了:“嗨,就这事儿啊,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了,咱们行业里,你们江苏老乡那可多了。”

欢迎加入书架,免费更新推送,精彩不会错过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fBaGWwBmyVoG_1ZBR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