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又扔一惊雷|不做这件事情,一人感染,全家遭殃!你这是在害娃!

2020-05-09     CC爸妈

原标题:张文宏又扔一惊雷|不做这件事情,一人感染,全家遭殃!你这是在害娃!

“分餐制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就是要做。”

“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不做就要承担后果。”

张文宏的一句话,真的拯救了无数为分餐制和家里打得鸡飞狗跳的老母亲啊。

都在说分餐制,到底什么是分餐制呢?

分餐制就是: 餐具分开,专人专用。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所有人大多是共同进餐的。

但是共同进餐相互感染病菌的几率确实很大,如果其中一人携带病菌,那么他使用过的餐具很可能会带有病菌,当其他人再使用时,就很可能被感染。

如果全家都配合,吃饭时使用公勺公筷就好了,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的问题。

用张文宏医生的话来说,分餐制就是:

  • 筷子不要混一起,间接混一起也不行;
  • 要有专门的勺子去盘里盛汤;
  • 别给其他人夹菜,也不要吃其他人夹的菜。

1

不分餐,就是在吃病毒

不分餐真的有这么大危害么?

我们来看看疾控专家做的一个实验。

前几天,杭州市疾控中心的11名专家专门做了一场实验,专家们在一家餐馆点了6道大家喜闻乐见的菜,分别是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和香辣牛蛙。

每道菜都分成两份,11 个人一起吃,一盘使用公筷进食,一盘不使用公筷进食。48小时后,对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数进行对比。

“非公筷”组的细菌数,全面超过“公筷组”。 真正令人吃惊的是,“非公筷”组的细菌,比“公筷组”的细菌,最高多达200倍以上。

凉拌黄瓜——“非公筷”组的菌落总数是“公筷”组的将近3倍。

干锅茶树菇——两组菜品的菌落总数相差17倍。

炒芦笋——两组相差将近18倍。

咸菜八爪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0倍!

负责检测的专家说:“如果不使用公筷,一方面,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

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冷知识: 凉菜因为没有经过高温烹调,上面的细菌比高温烹调过的菜要多得多。

凉拌黄瓜的细菌数,比干锅茶树菇高10倍以上,比其他菜的细菌高不止百倍。

所以,张文宏医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我见不得混在一块的吃法,一起吃饭用一个筷子夹菜、喝酒,你看到的是杯子、筷子,我看到的全是病菌。”

但是,混在一起吃,会遇到什么病菌呢?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什么伤害呢?

我们就拿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 (简称HP)来说。

幽门螺旋杆菌 (简称Hp)是唯一能够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生存力非常强大,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杆菌。

它是导致人类慢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会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冠心病等疾病。

根据世界胃肠组织 (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而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感染人数接近7亿人,感染率高达59%,也就是每两个人之中,就可能有一个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其中可能有我,也可能有你。

而且,比起年轻人,孩子和老人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据统计 我国10岁以下的儿童Hp感染率达到40%-60%。

接近59%,这么高的感染率,和大家在一起混着吃饭有直接关系。

研究表明,大多数Hp的感染者是儿童时期感染的,即成年人发现自己感染了Hp,也很可能是在其小时候就已经感染了。

之前就有妈妈说,老公胃总是不舒服,到医院检查,检测出Hp为阳性,后来听说Hp传染性极高,而家里碗筷、饮水杯一直都是共用的,就全家都检测了一下,结果都中招了,连4岁的女儿都没逃过一劫。

幽门螺旋杆菌还只是最常见的细菌,除此之外混在一起吃,还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肺炎病毒、厌氧链球菌、口腔球菌以及最近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等等。

这些病往往一个人得了, 很快就会在餐桌上传染到全家人,危害全家人的健康。

所以,为了宝宝、家人的安全还是施行分餐制的好。

2

分餐制,难在哪?

我知道,其实很多家长都希望分餐制,但是,要做到真的很难。

第一,经常会遇到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被人家说不合群;

第二,餐具准备起来比较麻烦,稍不注意就弄混了,而且难做到分离。

关于第一点,的确很难,我也只能劝你尽量去说服其他人。

好在,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宣传分餐制,前几天我看CC奶奶看电视时,还在看央视一套关于分餐的公益广告片,很多人逐渐也能接受分餐制了。

要说家里最难做工作的大概就是老人了,C妈教你一个好办法, 老年人一般最相信的往往是专家说的话,还有中央电视台的宣传。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用手机多收藏一些专家说的关于分餐制视频。

比如,我手机里就有很多张文宏医生和钟南山医生的视频,经常拿给CC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看。

在对张文宏和吴凡医生的采访中,张文宏就调侃:作为我的领导,吴凡院长给我夹菜,我是吃还是不吃?

二位医界大佬同时说出答案: 谁也别夹菜,夹了也不吃!

一边看,一边劝他们:“妈,您平时不是最相信专家了嘛,您看张文宏都说要进行分餐制,我说的您不信,专家说的总不会出错吧。”

只要不断地给他们“洗脑”,慢慢地他们也就能够接受了。

关于第二点,可以用花色都不一样的筷子,专人专筷,公筷单用一个样式更好区分。

另外,家里的筷子确实难做到根根分离很容易“间接混”,我家是专门准备了一个消毒刀架,这样就不怕混一起了。

我知道很多家庭也准备了消毒柜,也可以放消毒柜里消毒。

3

实在做不到分餐,至少要做这些!

如果实在难以实现分餐,家里有娃的,为了宝宝的健康,也至少做到这几点:

1、 给宝宝准备专门的餐具、水杯、筷子如果没有消毒措施,餐具筷子不要跟大人混放。

2、不要使用大人用过的筷子喂宝宝,也不要用进过自己嘴巴的筷子给宝宝夹菜,最好是成人下筷前把每样菜拨到宝宝餐具中一些。

3、 不要嚼碎了喂宝宝,避免通过唾液传播病菌。若怕孩子咀嚼能力不好,消化不了,可以使用料理机,或用剪刀 (或刀)剪碎。

4、用嘴近距离吹凉食物再喂给孩子,也会有一定的传染风险,建议还是自然放凉再拿给孩子食用比较靠谱。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很矫情?老一辈养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谁出过事。 (不明显的生病不代表没事好吗?)

但时代在进步,如果只需要一点点改变,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宝宝生病,少遭罪,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难道不好吗?

难得新冠肺炎专家组点名说起这件事,前有专家为咱们开路扫障碍,这难道不是推行分餐制的最佳时机?

来吧,一起说服家庭成员走起~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儿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cc-bama)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sC0CHIBfGB4SiUwAP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