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结婚率,低生育率,谁最应该着急?

2019-09-10   eBOND

一创固收研究观点:“关于人口问题的讨论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一是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否是决定性变量?二是旨在提高人口增长率的政策措施是否会引发其他意料之外的影响?对于第一个问题,经济增长理论表明,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要素,除了人口,土地、技术、资源、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科技进步与日俱增的条件下,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越来越成为决定一国财富增长的核心变量,相比较而言,单纯的人口数量也许没有想像的那么重要。日本虽然作为人口老龄化和低增长的经典案例被广泛引用,但与之相关的日本低利率和货币宽松引发的债务压力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对于第二个问题,低结婚率和低生育率是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的结果,企图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来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也许会带来其他负效应,比如德国不加限制的移民政策引发的尖锐社会矛盾,生育补贴带来的财政压力等。总之,人口、政策和经济是一个互相决定的系统,把人口问题当成机械式的零部件问题去解决,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现在年轻人面临的三大终极问题是:结婚了吗? 为啥不结婚? 为啥还不结婚?

那么,年轻人的婚姻状态,究竟谁最着急?以往都以结婚数据来讨论这事,今天反其道而行之从离婚数据来探讨这个问题。


1、中美离婚率大相径庭

近日,民政部发布了2018年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国内结婚率跌至7.2‰。事实上,自2013年攀至9.9‰以来,结婚率已经连续六年下跌了。但是,国内的离婚率则是连续15年上涨,2017年已经来到3.2‰。不过,自2018年8月出台的离婚冷静期之后,似乎这种情况得到了缓解,2018年离婚率与2017年持平。


数据来源:勾股大数据

虽然国内离婚率不断走高引发了很多关于人口减少的担忧,但这也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号称离婚如同吃快餐的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离婚率也曾一度高达50%,而现在也降低至20-30%的区间。截至2016年,美国的女性离婚率已经降至0.11‰,也就是1000个女性中离婚人数为11人。


数据来源:勾股大数据

现在这代人离婚率降低是因为结婚年龄普遍偏晚。这也就不难理解了,年轻时候积累了丰富的恋爱经验,进入婚姻时更谨慎、也更有判断力,谈恋爱容易,谈婚论嫁难,这才是当代的婚恋常态。


2、发达国家政府不怕离婚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感情是个人的事,但对于国家而言,就需要平衡多个问题。比如离婚率高隐含的人口增长问题。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移民政策还是相对开放和包容的,即使在移民政策收紧的2017年,仍然有超过70万的人选择移民美国,而这占到了当年国家新增人口的30%。移民的基础是有完备的产业链和相对公平的不同种族竞争环境,在这些方面,美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产业造血能力和种族包容程度都有比较优势,因此能够在跌破2.0的低生育率情况下,保持国家的人口竞争力。

另外,美国对非婚生子女同等待遇的态度,也让很多大胆的未婚妈妈生下了非婚生的宝宝。据联合国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有40%新生儿是其父母在没有合法结婚情况下出生的,目前,这一趋势还在稳步上升。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是美国的低结婚率和高离婚率下为什么还能保持人口优势的原因。

尽管也面临人口锐减,相对美国的移民优势,欧洲的办法有点捉襟见肘。

虽然英国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硬脱欧”,但欧盟的核心——德国仍然寄希望于这个飘摇破碎的联盟能够继续走下去。在人口问题上,顶着万般不情愿,德国随着默克尔的大手一挥,已经接收了200万以上的难民,而大部分都来自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

德国联邦统计局网站6月27日发布消息,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第14次人口协调预测结果: 2018年,德国有5180万人处于20岁至66岁的工作年龄。到2035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约400万至600万,达到4580万至4740万。如果没有净移民,到2035年,德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约900万。

长远来看,接收难民还将带来教育、养老、社会稳定等一系列后续问题,而且现在外界依然对德国接受难民的事情褒贬不一,但德国国内生育率低导致劳工缺乏的问题确实得到了改善。


3、韩国,第一个自然灭绝的国度?

作为韩国首都也是最大城市的首尔,2019上半年生育率仅为0.76,完全成了一个人口黑洞。

8月28日,韩国统计厅发布的《2018年出生统计》(确定版)显示:韩国新生儿童数量降低到了1970年以来的最低值,合计生育率更是仅为0.98,即平均一名女子终生生产不足1名子女。

韩国媒体惊呼,韩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生率进入“零时代”的国家。


数据来源:勾股大数据

其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补习率越高,生育率越低。

一般而言,补习率同生育率成反比,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的民众,对补习的热衷程度越高,疯狂指数越高,它的生育率就越低。相比执着子女教育的中国大陆,韩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的大学更难考,学生辛苦程度更高,补习更是早已成为韩国学生的梦魇。

那么,韩国的补习率有多高呢?

来自政府的数据是70%,也就是说七成韩国学生有过补习经历。很自然地,补习在韩国也成为了一个重要产业,去年补习业年总收入更是高达18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家庭总收入的两成。

可能这个大数字,大家看了没感觉,那我们就更加具体一点。韩国小学生每个月花在英语补习上的费用是:800人民币。请注意,这是全国平均数字。

为什么补习如此疯狂?

因为上升通道狭窄,因为成年人生活艰难。

而现今的东亚地区,要么喜欢大政府主导,要么搞土地管制,这些地区的补习之风一个比一个强。相应的,他们的生育率,也是一个比一个低。无论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还是东京、新加坡,都呈现出一幅少子化、老龄化的社会形态。

大家可以对比下东亚地区大城市的生育率水平:

基本没有超过1.2的。一般来说,人口的替代率是2.1,上述大城市倘若没有外来人口补充,早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之城。

更让人担忧的是,能给他们补充人口的广大乡村,原有的人口结构也在崩塌之中——乡村的年轻人,都陆陆续续去了大城市,去了大城市的他们,生育率同样低到惨不忍睹。

这真是一个囚徒困境,不去大城市没前途没发展,去了大城市就不再繁育后代。大城市像一个人口黑洞,不断吞噬着一个国家的人口资源。正所谓,世间哪有双全法,既当工蜂又生娃,目前地球上似乎还没出现这种物种。

人口游戏是一场国家之间的终极博弈。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ID:fcscfixedincome,订阅更多优质原创内容!)